陰冠平
堅持以“V”字模式為路徑,運用系統觀念、系統方法和數字化手段,通過制度重塑,打造“數字賦能、高效協同、整體智治”的法治政府建設監督應用場景。
聚焦特色性,打造人大整體智治新平臺。該應用場景充分體現人大監督工作特性,展示豐富的圖表切換、數據演示、圖文并茂功能,對歷史數據、省市數據進行實時比較分析,為常委會組成人員、人大代表監督法治政府建設提供直觀、精準服務。比如“依法行政”板塊,重點領域指標數分設政府職能轉變、行政決策、行政執法等五個指標。根據指標分析,舟山市行政執法水平逐年提升,重大行政決策目錄化管理實現全覆蓋,重大行政決策出臺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率達100%。
聚焦協同性,打造部門共建共享新模式。建立開放共享、高效協同的場景應用平臺,實現跨層級(市人大常委會、各專工委、縣區人大、鄉鎮人大主席團共享)、跨地域(市、縣區人大同步)、跨系統(市政府、市監委、市中級人民法院、市檢察院等聯動)、跨部門(市政府30 個工作部門協同)、跨業務(市人大機關各委室共建)。
聚焦改革性,打造改革傳統監督模式新抓手。緊盯以往人大法治政府監督的內容不夠全面準確、監督機制不夠完善等堵點難點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路徑,推動人大監督流程再造、制度重塑、改革創新。比如,在“全省排序”模塊,建立綠黃紅“三色清單”考核排序制度,將生成的指標考核或指標完成不理想等信息自動推送給被監督的政府及組成部門負責人。2021年發出黃色預警2 條、紅色預警3 條,倒逼被監督對象加大落實整改力度。
2021年8月,舟山市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三次會議期間,“法治政府一鍵督”應用場景首次上線運行,為常委會組成人員審議市政府關于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提供了數字支撐和科學依據。
監督內容“一覽無余”。突出人大監督特點,把監督的對象、內容、范圍具體化,形成可量化、可監測、可評估的顆粒。應用場景包括監督內容、監督方法、監督依據、場景效果四大方面。具體細化為地方立法、依法行政、守法普法、法治監督、全省排序、部門清單、執行辦理、報告看板8 個模塊,為用戶全景式提供人大監督法治政府工作的具體指標和內容。
監督方法“高效管用”。應用場景共設置了調研視察、執法檢查、代表參與、社會聯動、專題審議、后續監督6 個模塊。其中,“代表參與”模塊全面暢通人大代表線上線下實時監督渠道;“社會聯動”模塊通過民情柱狀圖和輿情雷達圖直觀反映社會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關注情況,構建多維監督格局。
監督效果“全程可溯”。通過“分析評估”“應用服務”“搜索鏈接”3 個欄目,用數字化手段提供數據分析、多維評價,突出應用場景的實用性,實現大數據輔助決策支持,確保監督項目更精準、過程跟蹤更緊密、成效評估更科學。比如在“分析評估”欄目,通過對市政府依法行政考核55 項考核指標扣分項精準分析,形成微報告,指出法治政府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由系統推送給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為審議發言提供精準數據分析。
“以前人大代表實現監督職能,基本都是通過調研、座談聽取匯報的形式,有了這個應用就可以實現實時監督,提高監督效率。”
截至目前,該應用場景收集數據16000多條,數字化展示法治政府建設的成績和問題,自動生成數據分析,使監督內容更加全面、系統、立體;同時又運用數字化手段對傳統的監督方式方法進行綜合性、系統性改革,使監督的方式更加靈活,監督的流程更加科學,建立了人大智治與監督改革相融合的新制度。
此外,該應用場景在多個環節設置了預警監督機制,建立考核排序“三色清單”制度,建立上級評價、人大審議滿意度測評、社會滿意度評價等多維評價機制,使人大監督更加扎實、更具公信力。
該場景的上線讓過去的“一個會”監督轉變為“一張網”監督,讓過去的點到為止監督轉變為窮追深究監督,讓過去的少數人監督轉變為全社會監督,大大增強了監督剛性,提升了監督的效果。

2021年8月,舟山市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三次會議期間,“法治政府一鍵督”應用場景首次上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