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平 金晶
習主席強調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是強國夢,對軍隊來說,也是強軍夢。必須堅持富國和強軍的統一,努力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我們必須深入學習貫徹這一重要論述,加強對廣大官兵思想引領,盡快把備戰打仗能力搞上去,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切實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我軍的新時代使命任務。
目前,通過地方院校對定向培養士官進行人才培養,補充到基層士官隊伍之中。士官生教育培養采用“2.5+0.5” 的地方高校與軍隊聯合培養模式。前2.5 學年在校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堅持軍政訓練不斷線,堅持專業實踐不斷線,實現課堂向崗位遷移、理論向實踐延伸、知識向能力轉化;后0.5 學年的教學環節主要依托部隊,在部隊練兵工程中完成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向軍人的轉變。目前,這些士官已經成為軍隊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并隨著人數的不斷增加構成了一個不可或缺的群體。他們滿懷美好的愿望走進軍營,但由于環境的變化和角色的改變,會產生諸多心理、生理上的不適應。因此如何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從一名準軍人向合格軍人的轉變,一直是我們不斷摸索的一項重要內容,結合七年來對定向培養士官人才培養模式和當前“戰斗力標準”要求,本文提出對于定向培養士官培養質量提升的實踐,并總結取得的成果。
根據定向培養直招士官生任職特點,積極探索多樣化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堅持以學生為本,構建學校、部隊聯合育人平臺,促進士官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協調發展,提高士官生育人質量。處于青春期的定向士官生自律意識較薄弱,民主意識強,個人觀念突出,吃苦精神、犧牲奉獻精神不足,容易受多元化的互聯網信息影響,學員的這些特點在開展相關教育時必須要重點關注,以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從士官生報到后,我們首先要讓他們有從普通學生轉變為士官生的思想,做到管理上再嚴不落淚,訓練上再苦不掉隊,生活上再苦不尤人,時刻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和精力旺盛的干勁。教育他們有意識地把士官學院當成軍校,在學習中不斷攝取知識、鍛煉自己。其次,讓士官生正確認識自我,準確把握自我,全面發展自我。要讓士官生明確自己的責任,認清自己的使命,甩掉“普通學生習氣”,找準“士官生定位”,教育他們踏踏實實干,把好人生“方向盤”,在士官學院里發出金光,照亮自己以后踏上軍旅路。
通過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馬克思主義基礎等政治教育課程,結合部隊實際、社會熱點對學員進行教育,幫助學員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定理想信念。
借鑒部隊經驗做法,通過開展“四有”軍人教育學習活動等主題教育活動,使定向士官生了解部隊使命,形成軍人價值追求,培養軍魂意識。
通過在學生身邊發現典型、樹立模范,通過學員身邊鮮活的事例對其進行熏陶教育,使其自覺向先鋒模范看齊,把先進典型和身邊模范的思想和行動變成廣大學員自覺的思想和行動。通過優秀人才的言傳身教,教會大家如何邁好軍營第一步,堅定大家在部隊建功立業的決心。
“入學教育中的引導宣傳教育是端正士官生入伍決心的極好機會”。《戰狼》《紅海行動》等熱播影片中軍人形象的成功塑造成為吸引士官生參軍入伍的重要因素。要緊密結合士官生的性格特點,積極營造尊崇軍人的氛圍,通過典型人物選樹、宣傳,提高士官生對軍人職業的認可與崇敬,從而提高士官生參軍入伍的積極性,堅定士官生入伍信念。
根據人才培養目標與軍隊高素質士官人才要求,強化士官生的工程實踐能力、交流能力、團隊協調合作能力。在定向士官生學習課程設置方面,學校堅持面向部隊、面向崗位的原則,使學員不僅能夠學到專業技術知識,還要具備過硬的實踐操作能力。一方面,依托學校優良的雙師型教員隊伍,為士官理論知識學習和專業技能培養打下基礎。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術高速發展,部隊武器裝備快速更新換代,教員隊伍也要緊盯部隊發展實際,及時更新教學內容。
我院兩名教師參與“智慧樹”自建《軍事理論》課程資源庫,目前有教學視頻70 多個,教學案例100 多個,文獻資料數十萬字,供學生進行課外拓展學習。此外,我們在“職教云”建有成熟的在線開放平臺,有微課20余個,試題400 多道,教師在課程平臺發送學習任務、學習資料來掌控學生學習進程。
2020 年投資近500 萬元建設了國防教育館,占地面積800 平方米,共有7 個展廳和1 個功能研討廳,展館以圖文、實物、虛擬仿真等方式展示了我國國防的深刻變化,為《軍事理論》課教學提供了絕佳的教學場所。
我們利用與周邊部隊合作的機會,帶領學生走進某空軍部隊,近距離觀摩我軍最新信息化武器裝備,感受軍營文化。
以“學習強國”、頭條號、微博、百家號、Bilibili 等媒體資源來豐富課程內容,其中某教師自建的“某某觀天下”軍事評論節目,在全網播放量超5000 萬次,粉絲50W+。
軍事教學室負責軍事訓練、軍政理論、軍事實踐、素質訓練等課程的教學管理。相關學院負責士官生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教學管理。定向培養士官生因為其定向、委托培養的特點,畢業后可以直接簽約到部隊入職,但需要學員努力學習掌握專業知識和軍事素養,滿足部隊對現代士官人才的素質要求,因此我們通過政策進行引導激勵,激發學員學習動力。
通過對每學期的學習成績軍事素養進行考評,并結合個人綜合表現,對綜合成績排名靠前的學員進行學業獎學金獎勵,這種制度經過多年實施已經得到實際檢驗,效果顯著。
設置專項獎學金進行獎勵,如軍事訓練標兵、內務標兵、隊列標兵等,對軍事訓練單項特別突出的學員進行獎勵并發放榮譽證書,使學員可以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進行突破,收獲成功的喜悅。
圍繞“永遠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的要求,培養“獻身國防、安心基層、愛崗敬業、為民服務”的軍政素質優、專業技能精、身體素質好的技能型士官人才。軍隊是有著嚴格紀律約束的群體,在定向士官的培養過程中,參照軍隊管理方式建章立制,使學員逐漸形成行為習慣,畢業之后更好融人軍營,減少人伍后的“不適應”現象發生。
定向士官生可塑性強,盡早接觸軍事化管理有利于他們快速適應軍事化生活節奏,更好適應未來部隊生活。學校可根據部隊一日生活制度、內務管理制度、請銷假制度等條例規范制訂符合自身特點的規章制度,自定向士官生在校之日就實行準軍事化管理,加強士官生作風養成。堅持身教勝過言傳,帶訓干部骨干,處處身先士卒,做好表率,用榜樣和模范的感召力,為大家定好標準,指明方向。
由于定向士官生未來崗位多面向部隊基層連隊,盡早讓他們熟悉連隊組織管理方式有利于士官生快速融入部隊。學校可根據部隊基層連隊組織管理形式,設立模擬連隊,改班級輔導員為連隊教導員,并讓上一屆士官學長協助管理,提高學員管理的正規化水平。
按照部隊士官軍事技能和素質要求,結合學校設施條件,制訂了準軍事化的訓練方案和計劃,確保定向士官生軍事訓練的科學化、系統化、規范化和專業化。堅持教育、訓練和其他活動合理搭配,各種科目穿插進行,適時開展積極向上、活潑健康的文體活動,使訓練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模擬連干培訓和管理骨干集訓,增強了定向士官生組訓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長期的和平發展致使軍隊和平積習日益嚴重,制約著軍隊戰斗力的提升。地方院校對定向培養士官進行培養,使他們成為謀打贏、敢打贏、能打贏的合格士官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