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遼寧 沈陽 110001)
冠心病監護病房(CCU)是集中收治危重癥患者的場所,醫護人員一旦出現認知偏差極有可能導致診斷、治療錯誤。為了提高臨床護理質量,需選擇適合的臨床教學方案[1]。傳統教學模式雖能夠向護生普及臨床專業知識,但缺乏針對性,無法提高護生學習興趣和專業能力[2]。遵循創新性、層次性、系統性原則的螺旋遞進式實踐教學模式,能夠培養護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提高護生綜合素質[3],將其融入床邊教學有助于護生更快適應臨床[4]。目前,臨床上關于螺旋遞進式教學的研究較少,本文就此展開調查,分析螺旋遞進式的床邊教學在提高護生綜合能力、增強安全意識中的作用,現報告如下。
回顧性分析156名實習護生基本資料,年齡18~22歲,平均(20.56±1.18)歲;實習時間 4~6周,平均(5.13±0.06)周;男10人,女146人。研究時間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根據班級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8人),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納入標準:在校學習時間≥3年,掌握醫學基礎理論知識;理解、溝通能力正常。排除標準:基礎理論考試成績≤20分;長期請假、曠工者。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組別n 年齡(歲)實習時間(周) 性別[n(%)]身高(cm)BMI(kg/m2)男 女觀察組對照組χ2/t P 78 78 20.43±1.29 20.51±1.32 0.383>0.05 5.16±0.07 5.17±0.05 1.027>0.05 163.49±3.71 163.52±3.49 0.052>0.05 24.63±1.45 24.59±1.33 0.180>0.05 6(7.69)4(5.13)72(92.31)74(94.87)0.427>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教學模式,教師收集CCU常見病例,介紹解決方案、護理內容及措施,每周組織一次集體培訓。
觀察組采用螺旋遞進式的床邊教學,由指定教師授課、考核及全程跟蹤評價。具體步驟如下:(1)設置實訓項目:教師與專家共同制訂教學方案,分3個學期授課,按照護理工作流程設置4個大單元綜合實訓項目(包括47個單項實訓項目),即門診、入院、住院、出院護理綜合實訓,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綜合,層層遞進、螺旋式上升。(2)教師集體備課:專職教師與實訓教師共同備課,統一實訓操作標準;綜合實訓前,教師篩選臨床典型案例,統一操作規范,結合案例設置工作任務,確定考核內容。(3)課前準備: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選一名組長以及兩名“小老師”,集體培訓前,單獨對“小老師”和組長進行培訓;結合CCU收治的患者情況對常見護理問題進行描述,重點介紹干預對策和相關理論知識,強調用哪些措施能夠解決當下問題,綜合考慮,盡可能使患者利益最大化。例如,長時間臥床的嚴重心功能不全患者容易出現壓瘡,但活動又會加重心臟負荷,此時教師可提問采取哪些護理措施可解決現存問題,鼓勵護生思考,對于回答正確者,給予肯定,增強護生自信心;對于可能接觸傳染病患者的護生,強調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增強護生安全意識;單項實訓前,組織學生觀看操作視頻,開放實訓室,讓護生提前練習;綜合實訓前,將典型案例發放給護生,要求護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查閱資料、制訂解決方案。(4)課堂學習:課前,鼓勵護生介紹自學經驗,對不足之處進行補充,同時教師示范正確操作方法,組織學生練習;課后,開放實訓室,方便護生鞏固,由“小老師”和組長考核。(5)考核:考核分為3個階段,評估護生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和實踐能力,針對薄弱環節進行強化,循環往復,直至護生完全理解掌握。
(1)護理安全意識。(2)評判性思維特質測量表(CTDI-CV)評分:該量表包括開放性思維、封閉性思維、系統性分析3個維度,采用Likert 6級計分法,封閉性思維維度反向計分,開放性思維和系統性分析維度正向計分。量表滿分為108分,得分越高表示護生評判思維能力越強。(3)綜合能力:①課堂氛圍:包括啟發性、自主性、課堂互動性、輕松性4個維度,共20個項目,滿分80分,得分越高,表示課堂氛圍越好;②臨床思維能力:包括系統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循證思維3個維度,共24個條目,滿分120分,得分越高,表示臨床思維能力越強;③自主學習能力:利用自主學習自評量表(SRSSDL)進行評估,滿分60分,得分越高,表示自主學習積極性和能力越強。(4)期末考試成績不合格率:成績<50分判定為不合格,以此計算不合格率。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率的比較行χ2檢驗,得分比較行t檢驗,對于重復測量的數據,如綜合能力以及CTDI-CV評分,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性。
觀察組護理安全意識明顯強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安全意識比較[n(%)]
重復測量方差分析顯示,兩組CTDI-CV評分在不同時點、交互、組間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或P<0.001)。簡單效應LSD-t成對分析比較,教學前,兩組CTDI-CV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教學后兩周,CTDI-CV總分和開放性思維、系統性分析維度得分較教學前有所升高,封閉性思維維度得分有所降低(P<0.05或P<0.001);教學后4周,觀察組CTDI-CV總分和開放性思維、系統性分析維度得分仍高于對照組,封閉性思維維度得分仍低于對照組(P<0.05或P<0.001),見表3。
表3 教學前后兩組CTDI-CV得分比較(±s)

表3 教學前后兩組CTDI-CV得分比較(±s)
注:*表示與教學前比較;#表示與教學后兩周比較
維度 教學后4周開放性思維F時點教學前F交互F組間觀察組對照組1 278.811308.050143.573 t P封閉性思維觀察組對照組<0.001 809.553<0.001 7.529<0.001 3.491 t P系統性分析觀察組對照組<0.001 1 061.922<0.05 57.260<0.05 24.248 t P CTDI-CV總分觀察組對照組<0.001 248.669<0.001 90.992<0.001 45.590 t P組別 教學后兩周25.19±1.46*22.16±1.24*13.97<0.001 30.36±2.09*31.17±2.03*2.455<0.05 23.63±2.46*21.49±2.53*5.356<0.001 78.89±3.62*74.53±3.61*7.532<0.001 20.26±1.35 20.54±1.19 1.374>0.05 34.48±3.26 34.51±3.41 0.056>0.05 20.13±1.56 20.29±1.49 0.655>0.05 74.46±3.68 74.52±3.71 0.101>0.05 27.96±2.56*#23.17±1.39*#14.522<0.001 28.17±2.26*#29.31±2.44*#3.027<0.05 26.71±2.62*#24.39±2.41*#5.756<0.001 81.65±3.37*#76.29±3.41*#9.874<0.001<0.001<0.001<0.001
教學前,兩組綜合能力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教學后,兩組自主學習能力、臨床思維能力、課堂氛圍維度得分均較教學前有所提高(P<0.05),觀察組各時間段自主學習能力、臨床思維能力、課堂氛圍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01),見表4。
表4 教學前后兩組綜合能力比較(±s,分)

表4 教學前后兩組綜合能力比較(±s,分)
注:*表示與教學前比較;#表示與教學后兩周比較
指標n 教學前 教學后4周F時點F交互F組間自主學習能力觀察組對照組78 78 4 342.030139.03148.375 t P臨床思維能力觀察組對照組78 78<0.001 963.277<0.001 95.829<0.001 47.445 t P課堂氛圍觀察組對照組78 78<0.001 6 161.373<0.001 99.181<0.001 65.690 t P組別 教學后兩周43.69±5.87*40.15±3.33*4.633<0.001 80.41±3.44*76.59±3.27*7.108<0.001 41.65±4.28*36.18±3.62*8.618<0.001 32.96±2.54 32.78±2.41 0.454>0.05 73.44±3.26 73.51±3.32 0.133>0.05 29.69±2.23 29.71±2.45 0.053>0.05 52.33±3.95*#46.27±2.64*#11.265<0.001 86.16±4.58*#80.13±3.39*#9.346<0.001 57.49±4.39*#51.25±4.46*#8.806<0.001<0.001<0.001<0.001
觀察組>70分 49人(62.82%),60~70分 20人(25.64%),50~<60分5人(6.41%),<50分4人,不合格率為5.13%(4/78);對照組>70分 21人 (26.92%),60~70分 15人(19.23%),50~<60分24人(30.77%),<50分18人(23.08%),不合格率為23.08%(18/78),觀察組不合格率低于對照組(χ2=10.372,P=0.001)。
隨著醫院管理機制的不斷完善和護理專業的發展,CCU在現代化醫院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5]。CCU配備先進的醫療器械和設備,可及時對危重癥患者進行治療、搶救,因此對護理人員要求較高,不僅要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術和豐富的醫學知識,還要掌握各類精密儀器的使用方法,對病情進行正確判斷[6-7]。常規教學模式注重理論知識普及,很難調動護生學習積極性,因此,要選擇能夠激發護生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的教學模式[8-9]。
螺旋遞進式教學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理念,借鑒國內外高校成功經驗,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實行分階段教學,為人才培養提供良好的環境,將其融入床邊教學,能夠提高護生溝通交流能力和臨床技能水平[10]。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有手消毒意識、有銳器處理意識、有查對意識、操作使用護具等的比例均高于對照組,說明觀察組護生安全意識更強。CCU護理環境相對危險,護理人員要懂得自我保護,具有較強的安全意識[11]。螺旋遞進式教學能夠加深護生對CCU的認識,使其學會自我保護,而床邊教學也有助于增強護生危險意識,還可以保證患者安全,減少醫療事故[12-13]。
調查結果顯示,實施螺旋遞進式的床邊教學后,觀察組期末考試成績不合格率降低,CTDI-CV總分升高,臨床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明顯增強。這是因為,一方面,螺旋遞進式教學營造了一個積極的學習氛圍,促進護生尋找真理、自我思考、積極學習,提高了護生反思能力和洞察力,增強了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另一方面,床邊教學有助于培養護生實踐能力,調動護生主觀能動性,使護生樂學、學會、會學[14]。觀察組課堂氛圍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說明螺旋遞進式的床邊教學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激發護生學習積極性。這是因為以小組為單位針對典型案例分析探討,不僅能夠提高護生綜合分析能力,還可拉近彼此間的距離,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團隊合作能力[15]。
綜上所述,螺旋遞進式的床邊教學有助于護生形成批判性思維,提高護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護生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運用于CCU臨床教學效果顯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