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紅梅,李 萍*,劉燕敏,高雅萱,杜廣平,牛 珂,許香香,張中斌
(1.石河子大學醫學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2;2.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近年來隨著社交媒體的發展,微信公眾平臺在醫療方面的應用逐漸增多,主要用于醫院宣傳及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此外,醫院也陸續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實現健康知識推送、在線預約掛號、檢查結果查詢等[1-3]。目前,微信在醫學輔助檢查(Medical Auxiliary Examination,MAE)中的應用相對較少,且主要集中在內鏡檢查[4-5]、門診預約及溝通[6]等方面,在健康教育中的應用被忽視。因此,課題組前期基于文獻分析、患者需求調查、檢查醫生訪談、兩輪專家函詢等研究過程,確定醫學輔助檢查健康教育微信公眾號構建方案,注冊并開通此微信公眾號,命名為“MAE知心小微”,并對其進行臨床應用,分析應用效果,為進一步加強微信公眾號建設、拓展臨床應用范圍提供依據。
采用便利抽樣法,于2021年9—11月選取新疆某三甲醫院體檢中心預約檢查者226名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預約醫學輔助檢查者;(2)年齡18~60歲;(3)意識清楚,既往無精神疾患,能夠與醫護人員進行有效溝通交流;(4)擁有智能手機,并且能夠熟練使用微信;(5)知情同意且自愿配合。排除標準:(1)拒絕調查或中途退出者;(2)不會使用智能手機者。
“MAE知心小微”具有健康教育文章推送、關鍵詞回復、個性化答疑等功能,設計了健康教育、聯系我們、相關知識3個一級模塊。其中健康教育模塊下設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心電圖檢查、其他檢查4個二級模塊;聯系我們模塊下設聯系方式、意見反饋2個二級模塊;相關知識模塊下暫時只有腫瘤篩查相關檢查,后期將逐步完善。
“MAE知心小微”微信公眾號提供檢查前、檢查中、檢查后3個階段的健康教育內容,目前共編輯36篇文章,其中30篇為原創文章,采用短文、圖片、漫畫、視頻等多種形式,以供患者根據自己的需要自行選擇查看,部分內容見圖1。

圖1 “MAE知心小微”健康教育內容
對納入的研究對象解釋本研究的目的及意義,介紹“MAE知心小微”相關功能,取得其知情同意,具體應用流程見圖2。

圖2 “MAE知心小微”具體應用流程
(1)醫學輔助檢查健康教育微信公眾號的技術接受度與使用意愿調查問卷:由課題組參照朱艷俠[7]的研究自行設計,包括可用性、易用性、有用性、可信度、使用意愿、使用態度、隱私感、自我效能8個維度25個條目。問卷Cronbach's α系數為0.874,各維度 Cronbach's α 系數在 0.785~0.949,內部一致性較好,KMO值為0.788,信效度檢驗良好。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5分代表非常同意,4分代表比較同意,3分代表不確定,2分代表不太同意,1分代表完全不同意,得分越高說明使用者對“MAE知心小微”的技術接受度越高、使用意愿越強烈。
(2)醫學輔助檢查患者就醫體驗滿意度調查問卷:在Hu、呂惠敏等[8-9]研究基礎上設計,共13個條目。問卷Cronbach's α系數為0.911,內部一致性較好。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5分代表非常滿意,4分代表比較滿意,3分代表一般,2分代表不太滿意,1分代表非常不滿意。
應用Excel 2013建立數據庫,雙人核對并錄入數據,采用SPSS 2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描述,計數資料以頻數、百分比描述,正態分布采用t檢驗、方差分析進行組間比較,非正態分布采用秩和檢驗進行組間比較。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6名研究對象年齡24~48歲,平均(36.13±7.16)歲。性別:男性101人,占44.7%;女性125人,占55.3%。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41人,占18.1%;大專72人,占31.9%;高中或中專34人,占15.0%;初中及以下79人,占35.0%。職業:農民26人,占11.5%;教師20人,占8.8%;公務員47人,占20.8%;醫務人員17人,占7.5%;公司職員89人,占39.4%;自由職業者27人,占11.9%。
結果顯示,預約醫學輔助檢查者對“MAE知心小微”的技術接受度與使用意愿評分較高,平均(4.10±0.52)分。在技術接受度方面,使用者對該微信公眾號的可用性、易用性評價相對較好,其次為有用性,對可信度和隱私感評價較低(見表1)。

表1 研究對象對“MAE知心小微”的技術接受度與使用意愿評分
研究結果表明,預約醫學輔助檢查者就醫體驗滿意度評分較高,平均(4.16±0.38)分。其中預約及檢查的程序維度得分最高,平均(4.28±0.71)分;候診的時間維度得分最低,平均(3.06±0.85)分,具體見表2。
表2 研究對象就醫體驗滿意度評分(±s)

表2 研究對象就醫體驗滿意度評分(±s)
維度 維度醫生的禮貌程度醫生關注您的情緒保護個人隱私醫生的技術水平檢查結果的解釋總體感受評分3.06±0.85 4.28±0.71 4.20±0.90 4.17±0.92 4.04±0.95 4.22±0.94排名 排名候診的時間預約及檢查的程序檢查室的指引標識環境干凈整潔檢查室的安靜程度檢查醫生的指導12 1 6 9 1 1 4評分4.20±1.05 4.24±0.93 4.23±0.93 4.21±0.94 4.18±0.92 4.14±1.00 7 2 3 5 8 1 0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年齡、文化程度、職業的使用者對微信公眾號的技術接受度與使用意愿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文化程度、職業的使用者就醫體驗滿意度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使用者技術接受度與使用意愿、就醫體驗滿意度的單因素分析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預約醫學輔助檢查者對“MAE知心小微”的技術接受度較高,使用意愿較強烈。技術接受度方面,可用性、易用性維度評分較高,說明使用者對模塊設計及內容等方面較為認可;而有用性、可信度維度評分相對較低,可能與現階段該微信公眾號的使用范圍不廣有關,這也降低了用戶的信任度[10]。因此,我們需要提高“MAE知心小微”的信息質量,保證來源的可靠性,滿足醫學輔助檢查者的需求,增強用戶黏性[11]。與此同時,在后續使用過程中,爭取與醫院官方賬號相鏈接,提高可信度,推送更多應用價值高且對患者有用的文章,同時需要注意保護用戶的隱私,提升用戶的信任度[12]。此外,預約醫學輔助檢查者對“MAE知心小微”的使用態度與使用意愿維度評分相對較高,由此可知用戶對該微信公眾號及其提供的健康教育知識認可度較高,使用意愿較強。
單因素分析顯示,年齡<40歲、文化程度在大專及以上者,技術接受度與使用意愿評分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MAE知心小微”的使用者主要是能夠熟練使用智能手機及微信的年輕人,文化程度不高者及老年人可能對微信使用不熟練,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較低,因此使用意愿不強。這與吳慧嫻等[13]的研究結果較為一致。在推廣“MAE知心小微”過程中,可主要針對年輕人和文化程度較高者開展健康教育。此外,不同職業的使用者對“MAE知心小微”的技術接受度與使用意愿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表3可知,教師、公務員、公司職員的技術接受度與使用意愿評分相對較高,這可能與其文化程度較高且主動學習意識較強有關,同時他們在工作中也會接觸不同類型的微信公眾號,因此對“MAE知心小微”的技術接受度相對較高。而醫務人員評分相對較低,可能與其本身對醫學知識了解相對較多有關,另外醫務人員工作繁忙,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查看微信公眾號。“MAE知心小微”在后期應用過程中,將主要推送文字與圖片相結合的文章,以便用戶利用碎片化時間、通過簡單的瀏覽即可快速獲得相關知識[14]。
就醫體驗是指患者對醫院在診療服務中,以患者為中心,根據患者需求(包括就診前、中、后3個時間段的不同層次的需求)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的感受。其中,健康信息獲取的及時性、醫患溝通的順暢性、便捷的醫療措施、多渠道的導診等均可影響患者的就醫體驗感[15]。本研究主要應用“MAE知心小微”為就診者提供便捷、高效、及時的健康指導,加強醫患溝通,以期提高其就醫體驗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使用者就醫體驗滿意度評分較高,但候診的時間維度評分較低,與楊明珠等[16]的研究結果一致,就醫過程中等候時間長是目前三甲醫院普遍存在的問題。有研究表明[17],影響患者就醫體驗感的因素包括醫療效果、護理情況、溝通情況、醫療環境和后勤服務等多個方面,而診療時間短、候診時間長是主要干擾因素[16],本研究主要利用候診這一時間段,應用“MAE知心小微”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給予及時、有效的指導,提高檢查準備度,緩解候診過程中的緊張、焦慮情緒,對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18]。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不同文化程度、職業的使用者就醫體驗滿意度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文化程度較高的公務員及公司職員就醫體驗滿意度較高,原因可能是文化水平較高者,溝通及理解能力相對較強,從“MAE知心小微”中獲取的信息更多,就醫體驗更好。因此,在進行醫學輔助檢查過程中,可利用“MAE知心小微”開展健康教育,不僅可以提高就診者的檢查準備度、改善就醫體驗感,還可以提高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減輕工作負擔,從而促進醫患關系的良性發展[19-20]。
醫學輔助檢查健康教育微信公眾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就診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使用者技術接受度較高,使用意愿較強,就醫體驗感較好。但同時本研究尚存在諸多不足之處:(1)“MAE知心小微”僅提供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在后續開發中,將持續改進,成為集預約、繳費、健康教育、查看結果等于一體的微信公眾平臺。(2)微信公眾號推廣存在困難。在今后的研究中,應關注用戶的使用需求,根據不同年齡、文化程度等推送簡單易懂且質量較高的文章,爭取與醫院官方微信公眾號鏈接,以提高“MAE知心小微”的可信度和使用量,提升就診者對醫學輔助檢查相關知識的認知水平,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減少醫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