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晨,楊如美,海 莉,徐 寅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盧灣分院,上海 200020)
胸痛是急診科常見的重癥疾病,由于病因復雜,且與多種疾病相關,因此影響預后的因素較多。心源性胸痛,尤其是急性冠脈綜合征(ACS)需要盡早識別,以防延誤救治。我國ACS發病率逐年上升,絕大多數患者以胸痛、胸悶就診[1]。對胸痛患者進行準確、快速、有效分診是預檢護士的重要工作[2]。搶救胸痛患者的關鍵在于時間,每分每秒都給患者爭取存活的希望,接診第一時間搶救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思維導圖又稱心智圖,由托尼·巴贊提出,它將文字與圖片聯合,各級主題的關系用層次圖清晰地體現出來,利用色彩和字體的變化使枯燥的信息及流程可視化,充分運用右腦的想象思維、整體思維及左腦的邏輯思維,讓大腦潛能得到開發[3]。本研究應用思維導圖優化預檢分診流程,幫助護士快速分診,做出準確判斷,同時保證患者就診安全,減輕患者痛苦,降低病死率。
選擇2020年2—3月瑞金醫院盧灣分院急診科、發熱門診和普通門診的70名預檢護士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有護士職業資格證;(2)從事預檢分診工作。共納入護士34名,女性,年齡 23~46歲,平均(29.55±5.59)歲;職稱:高級 8名,中級15名,初級11名;學歷:本科及以上23名,大專11名。門診預檢護士26名,年齡36~50歲,平均(41.88±4.09)歲;職稱:高級8名,中級16名,初級2名;學歷:本科及以上10名,大專12名,中專4名。發熱門診預檢護士10名,年齡28~47歲,平均(35.10±6.80)歲;職稱:高級 3名,中級 7名;學歷:本科及以上9名,大專1名。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70名護士分成試驗組與對照組,各35名。對照組按照醫院工作流程開展預檢分診工作,試驗組按照經思維導圖優化的預檢分診工作流程開展工作。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1)學習醫院預檢分診工作流程。學習內容包括胸痛患者的應急預案,胸痛患者的預檢分診流程,預檢護士的接診要求,胸痛的診斷和處理,胸痛患者的健康指導。(2)接受胸痛相關知識培訓。培訓內容為預檢分診工作流程、胸痛常用藥物、胸痛患者的心理護理等。
1.2.2 試驗組(1)成立思維導圖制作小組。由護理部副主任擔任組長,負責調配組員、組織培訓和整體籌備。小組成員包括急診科主任1人、門診辦公室主任1人、急診科和普通門診護士長各1人、急診專科護士2人、門診護士1人,負責思維導圖繪制和人員培訓。小組成員納入標準:本科及以上學歷,中級及以上職稱,掌握思維導圖相關知識并進行過實踐,醫療行業10年以上工作經驗[4]。(2)總結現存問題。組長組織召開會議,針對目前胸痛患者就診流程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即患者就診流程復雜、預檢護士對接診要求不清楚、預檢護士缺乏胸痛急救能力、缺少對胸痛患者的人文護理。(3)繪制思維導圖。查閱相關文獻,確定思維導圖的主題,圍繞主題形成框架,補充內容。思維導圖將一個中心看成樹的中心,多個知識點就是樹枝,每個樹枝由數字、符號及詞匯組成,再由樹枝擴散出關聯知識點,構成樹狀結構圖,用不同顏色和圖像形成記憶鏈[5]。應用Mind Master軟件繪制思維導圖,以胸痛患者就診流程為中心建立框架,分為來院方式、臨床表現、預檢護士、掛號收費、確診ACS、搶救護士、檢查、患者、人文護理9個分支(見圖1)。再針對重點環節繪制思維導圖(見圖2、3)。(4)線上、線下培訓。2020年 2月起,我院對預檢護士進行線上、線下培訓,線下集中培訓1~2次,線上則利用京頤學習系統進行理論培訓與考試。

圖1 “胸痛患者就診流程”思維導圖

圖2 “預檢護士預檢分診胸痛患者”思維導圖

圖3 “胸痛患者的人文護理”思維導圖
1.3.1 預檢分診決策能力量表(TDMI) 該量表包括4個維度,分別為認知行為、直覺、經驗及技術信心、評判性思維,共37個條目,以1~6分評分,滿分222分,得分越高表示預檢分診決策能力越強[6]。該量表重測信度為0.85,總體Cronbach's α系數為 0.96,4 個維度的 Cronbach's α系數分別為 0.89、0.78、0.90、0.90,內容效度(CVI)為 0.88[7]。
1.3.2 理論考試 通過京頤在線學習系統進行培訓及考核,比較兩組胸痛相關知識及預檢分診流程掌握程度,評價結果分為掌握較好、掌握一般、掌握較差。
1.3.3 評判性思維能力問卷 該問卷包括7個維度(尋找真相、開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統化能力、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求知欲、認知成熟度),每個維度10個條目,共70個條目。以“非常贊同”到“非常不贊同”進行評價,正向賦值30個條目,以6~1分評分,負向賦值40個條目,以1~6分評分。量表總分70~420分,≤210分表示明顯缺乏評判性思維能力,>210~<280分表示評判性思維能力較弱,280~<350分表示正性評判性思維能力,≥350分表示評判性思維能力較強。維度滿分為60分,≤30分,表明該維度能力較差;>30~40分,表明該維度能力一般;>40分,表明該維度能力較強。該問卷內容效度為0.89,總體 Cronbach's α系數為 0.90,各維度 Cronbach's α系數為0.54~0.77,有較高信效度。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若呈正態分布則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培訓前,對照組TDMI總分為(78.73±27.47)分,試驗組為(89.39±21.71)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397,P>0.05);培訓后,兩組TDMI總分顯著高于培訓前,試驗組TDMI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培訓后兩組TDMI得分比較(±s)

表1 培訓后兩組TDMI得分比較(±s)
t P認知行為直覺經驗及技術信心評判性思維總分維度 試驗組21.61±5.70 20.04±3.14 35.48±4.83 26.83±3.46 105.13±13.87對照組15.65±6.95 13.87±5.39 29.48±5.21 20.30±6.28 80.39±21.89 3.224 4.283 3.415 4.218 4.156<0.05<0.05<0.05<0.05<0.05
對兩組胸痛相關知識及預檢分診流程掌握程度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胸痛相關知識及預檢分診流程掌握程度比較[n(%)]
培訓前,對照組評判性思維能力問卷總分為(191.64±35.84)分,試驗組為(212.79±35.06)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919,P>0.05);培訓后,兩組評判性思維能力問卷得分均高于培訓前,試驗組問卷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培訓后兩組評判性思維能力問卷得分比較(±s)
t P尋找真相開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統化能力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求知欲認知成熟度總分維度 試驗組40.33±7.27 43.60±4.81 36.60±4.27 38.00±2.48 34.53±7.83 36.93±7.73 45.73±7.33 285.74±18.55對照組31.80±7.61 33.27±5.27 29.67±3.33 29.60±6.10 27.73±5.24 30.13±5.34 36.53±8.15 218.73±21.51-3.634-6.661-4.385-5.653-2.787-3.064-3.726-24.594<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目前,大多數護士依據臨床經驗分診,分診結果存在不確定性和主觀性[8],可能對患者尤其是胸痛患者造成巨大影響。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預檢分診決策能力量表總分及各維度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我院針對胸痛患者設計了預檢分診思維導圖[9],有助于預檢護士正確、規范地預檢分診,縮短分診時間,降低患者病死率。
傳統培訓內容枯燥、耗時、形式單一,影響預檢護士工作積極性,患者對醫院工作也不滿意,進而引發醫療糾紛。比較兩組胸痛相關知識及預檢分診流程掌握程度,試驗組優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培訓中重視思維訓練,有助于護士形成清晰的工作思路[10]。思維導圖是一種有趣的學習方法,有助于提升思維能力,改善記憶力[11]。使用思維導圖能有效激發護士工作積極性,拓展思維,提升自學能力,不僅提升培訓效果,還減少了工作中的差錯率。
護士在預檢分診時經常需要運用評判性思維根據條件不充足、患者含糊不清的表述甚至可能被表象遮蓋的信息進行決策,做出正確的分診結論[12]。評判性思維是護理職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護士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護理服務[13]。本研究中,試驗組評判性思維能力問卷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評判性思維是對一些復雜護理問題進行的有目的、有意義的判斷、反思、推理和決策過程[14]。而思維導圖則有助于護士在分診時抓住重點,把握方向,快速分診。
人文護理就是以患者為中心,尊重患者,體會患者感受,鼓勵患者積極治療[15]。首先,急救過程中關注患者的基本需求,從社會、心理及生理等方面進行人文關懷,以有效減輕胸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維持患者形象[16]。其次,急救過程中,護士與患者的聯系及護士與醫生的配合十分重要,結構合理的護理團隊,較強的溝通能力及熟練的護理技術能夠優化胸痛患者就診流程。思維導圖的應用提升了護士人文護理能力,使預檢護士不僅在短時間內做出判斷,而且能及時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提高患者滿意度;利用思維導圖優化預檢分診流程,不僅能促進護士自身發展,還能使醫護關系更加融洽,提升醫生滿意度,全面提高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的運用使胸痛患者預檢分診流程更清晰、結構更嚴謹,不僅能夠幫助預檢護士理清思路,對就診患者準確預檢分診,而且提升了預檢護士的決策能力,使其能迅速分診,做好搶救工作。我院參加培訓的預檢護士反饋較好,認為能明顯減輕胸痛患者預檢分診壓力[17],提升自身人文修養,可操作性強,值得推廣[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