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琪雅,李夢范,李心怡,王佳妮,劉偉波
(濱州學院 機場學院,山東 濱州 256600)
與其他交通方式相比,機場候機的時間相對較長。現階段國內國外機場座椅大多功能單一,機場座椅功能無法全面滿足乘客需求。但隨著航空運輸快速發展,以及乘客個性化和多樣性的需求日益提升,航空旅客對于機場的服務質量和自身體驗愈加關注。調查結果顯示,人們希望機場候機座椅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能夠更具舒適性與智能性。因此設計一款集應急系統、智能調控于一體的機場候機座椅是非常有必要的[1-2]。本文基于應急指揮系統,利用PDP(等離子顯示屏)、LED(顯示設備)等顯示設備,導入FIDS系統(航班信息顯示系統)[3],可自動進行航班提示與查詢,配置客服熱線及娛樂軟件。座椅裝有簡易醫療設備,能夠儲存簡易醫藥產品,其溫控系統[4-5]可進行智能溫度調節,并配備充電設施和折疊桌,使機場候機座椅設計朝著智能化、多功能和安全性的趨向發展,可有助于機場候機服務升級,符合智慧化機場建設需求。
結合現行乘客候機需求,運用機械設計技術,通過Solid works對座椅進行建模仿真。本座椅由外部結構和內部系統2部分組成。
其中外部結構主要包括應急救援外部裝置、遮光裝置和簡易辦公裝備,如圖1所示。座椅下方配有各種基礎應急醫療物品,由2個多功能收納抽屜儲存,該抽屜在需要情況下可直接抽取使用。座椅底部安置4個滑輪,可以實現獨立驅動。座椅具備基礎按摩功能,可實現定點多維度人體穴位按摩,有效放松旅客為趕行程造成的肌肉酸痛,依據人體工程學原理可隨時調節不同高度,通過座椅下方的橫桿隨意調整座椅的直立程度,同時設定旋轉角,使座椅活動范圍為90°。緊急情況時座椅可放平姿態(如圖2所示),形成簡易擔架,同時座椅兩旁的扶手可充當擔架的圍欄,在運送乘客時可有效防止二次傷害,座椅底部的獨立滑輪可便于快速移動。

圖1 多功能座椅三維簡圖

圖2 多功能座椅展開形式三維簡圖
座椅頂部采用2個57步進電機和12.9級絲桿搭配實現智能遮光(如圖3所示),使用時利用紅外線自動感應裝置,根據不同人頭部大小和躺下的高度,由步進電機配合遮罩,實現自動調節遮罩。當遮罩工作時,步進電機利用所設定的電子電路,將脈沖信號轉換成角位移的電機,帶動遮罩移動,可調整到乘客喜好的位置為其遮擋過亮的光線。扶手上方配置折疊桌、顯示設備,該折疊桌寬度與扶手長度之比為2∶1,符合人體適宜的操作比例,確保方便性與舒適性。同時,扶手上配有升降桿和鎖緊裝置,可根據每個人身高不同將手調節到合適的高度。座椅靠背隱藏充電設施,可進行大容量充電。

圖3 智能遮罩三維簡圖
座椅內部系統主要采用FIDS系統,應急指揮系統(CS),溫控控制系統。將FIDS系統導入座椅,輸入航班信息,可隨時知曉航班實時動態,進行航班信息查詢,提供個性化專屬服務。安裝應急指揮系統與后臺進行高效聯系,可及時應對突發情況,有序快速解決問題。溫控控制系統采用STC89C52單片機,依據周圍環境溫度與前期溫度采集合理范圍進行對比,調控溫度,保證座椅帶給人舒適體感溫度。
該機場候機多功能座椅具有3大主體功能。
1.2.1 應急救援
當遇到突發情況,通過座椅內部配置應急指揮系統(CS)與外部安裝的提示按鈕,乘客可按下應急按鈕,提醒相鄰人員,及時傳達乘客的不適信息。同時應急指揮系統與機場后臺服務人員相聯系,進行信息傳達,實現分級響應、合理指揮調度進行緊急救援。其實現途徑如圖4所示。

圖4 應急救援流程圖
當遇到突發事件,乘客按下按鈕可及時將信息傳達,根據情況的緊急等級運用應急指揮系統進行分級響應,配合救援人員實現緊急救援,最大程度保障乘客安全。且座椅下方安裝有大容量抽屜,用于儲備患者急需的應急救援裝置、藥品等。使立體空間得到充分利用,并有效滿足了簡易醫藥的需求。
1.2.2 溫度控制
智能手機設定溫度,通過藍牙傳輸指令給STC89C52單片機,CU50溫度傳感器將檢測到的座椅溫度傳送給單片機,通過下載到單片機的控制程序對采集到的座椅溫度與設定的溫度進行比較,做出判斷,并對座椅發送指令,從而使座椅的溫度始終處于設定范圍之內,避免大幅度的溫度升降變化。其實現途徑如圖5所示。

圖5 溫控流程圖
通過安裝溫度采集系統,實時檢測周圍溫度,與設定的溫度值進行比較,設定溫度通過數據采集符合人體適宜的體感溫度,當溫度達到下限時,開始加熱;溫度達上限時,降低溫度,停止加熱,以保證乘客休息時溫度舒適。
1.2.3 信息查詢
座椅具備信息查詢,熱線服務功能,座椅扶手上方安裝PDP、LED等顯示設備,導入FIDS系統,可實時響應航班計劃和動態信息,進行航班信息查詢,提醒乘客登機時間,合理規劃等待時間,提供個性化專屬服務。并配備客服熱線,當乘客需要幫助時,可隨時撥打客服熱線。
圖6為該機場候機多功能座椅的實物展示圖。座椅通過壓縮、伸展頂部結構及底部支架,可以實現座椅的折疊、平躺。同時乘客可根據自身需求自由調節座椅腿部支撐位置,實現腿部不同的擺放位置。在座椅左側扶手位置安置多功能折疊桌,可自由取放,滿足部分乘客在長時間候機時的工作與學習需要。右扶手上方安裝LED顯示設備,在設備中導入了FIDS系統、應急救援系統、娛樂APP等,可實現航班信息查詢、緊急救援和休閑娛樂等功能。在座椅頂部安裝智能遮罩,在步進電機和絲桿的共同搭配下實現自由調節遮光位置。經人員反復適用,實驗調整,最終實現座椅性能的優化。

圖6 實物展示圖
在經濟高速發展下,建設智慧機場成為未來機場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機場設施也應隨著人們需求的多樣化而邁向智能化。本文設計了一款應用于機場候機區的集應急系統、智能調控于一體的機場候機多功能座椅,以實現待機乘客突發疾病時的緊急救援,并可以滿足乘客的多樣化需求。本設計將座椅導入應急指揮系統,與后臺實時聯系,并通過座椅外部結構的折疊、滑輪的設計,遇到緊急情況時形成擔架,實現應急救援;通過步進電機與絲桿搭配可自動調節遮罩,實現智能遮光,滿足乘客對光源的不同需求,提供舒適候機環境;將座椅配置LED、PDP等顯示設備,顯示頁面配有客服熱線、娛樂APP等,為乘客提供待機時各項服務,例如餐食提供、機票退改簽和報銷單據獲取等與實現乘客候機時娛樂休閑放松的功能;座椅針對乘客溫度、辦公和充電等需求,導入溫控系統、配置折疊桌和充電設施等,滿足乘客的需求,使其享受便捷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