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宗蓉
(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設備工程系,四川 德陽 618000)
隨著中國“十三五”規劃的推進,建筑行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設備工程作為建筑行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也面臨著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緊缺的問題。實訓室是高職院校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場所,是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基地。機械設備安裝實訓室以典型通用設備ⅠS50-32-125 離心泵為載體,設置了離心泵的拆卸與裝配、離心泵的安裝、離心泵的試車共3 個訓練情景,在安裝離心泵的過程中融入機械制圖、機械基礎、公差與配合、材料力學、工程測量等相關知識,使用安裝工具和量具,使學生掌握工業設備安裝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本文重點介紹了該實訓室的建設方案,通過機械設備的安裝,使學生初步掌握工業設備安裝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以及典型通用和專用工業設備的安裝技術,掌握機械設備安裝工器具和量具的使用方法,了解實際生產中安全環境,增強安全防范意識,提高異常事故處理水平,為現代企業提供一流的“能生產、懂維修”的技術人才。
機械設備安裝實訓室本著“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基本原則,按照實際工程施工真實情景建設實訓室,可以承載建筑設備專業群中工業設備安裝技術專業、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建筑給水排水專業的實踐教學任務,以職業崗位工作為導向,實際任務為驅動的項目教學。將課堂與職業崗位相融合。在實訓室可完成安裝施工、調試、驗收、系統運行、管理維護的整個項目工作流程,培養學生職業崗位必備的實踐操作技能和職業素養,使學生理解機械設備安裝施工的全過程,完成對安裝施工技術員和工長的基本技能的訓練,使學生掌握職業崗位必備的工業設備安裝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分析和解決工業設備安裝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機械設備安裝實訓室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 “動手”能力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職業崗位必備的實踐操作技能和職業素養。
通過機械設備安裝實訓,使學生掌握機械設備的內部結構、工作原理和裝配要求,培養學生具備機械設備的安裝、檢測、調試及修理能力。通過實訓,能正確使用裝配工具和精密儀器,進行零部件的裝配和拆卸,掌握機械設備安裝技術和施工方法,特別注重有關國家、行業標準、規范、法規在機械設備安裝工程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3.1.1 實訓場地及設備平面布置要求
實訓場地采用地面式干室型,矩形布置,所需面積為200 m左右,可同時容納50 名左右學生進行實訓。
實訓室長度可根據實訓室內部布置等因素確定,并滿足機組吊運和泵房內交通的要求。此外需考慮進水管在進水池的布置和水工布置要求。泵房長度標準有6 m、12 m、18 m、24 m、30 m。實訓室寬度可根據實訓室內部布置確定,并結合吊車的標準跨度確定。矩形泵房跨度標準有6 m、9 m、12 m、15 m。此外確定配電間、值班室尺寸為3.6~6 m。實訓室高度可根據設備安裝檢修起吊高度、吊車尺寸和門窗尺寸確定。
3.1.2 實訓設備及機具
實訓設備如表1 所示。實訓工具如表2 所示。實訓量具如表3 所示。

表1 實訓設備

表2 實訓工具

表3 實訓量具
3.1.3 實訓內容
完成離心泵的拆裝、離心泵的安裝、離心泵的試車工作等。
3.1.3.1 離心泵的拆卸與裝配
離心泵的拆卸包括聯軸器、軸承、軸封、尾蓋及平衡盤、泵的緊固長螺釘、葉輪的拆卸。調整離心泵葉輪與泵殼周向間隙;調整平衡盤和平衡環使之保持平行,并在規定的間隙內;調整葉輪進口端和泵殼密封圈的間隙;調整軸端密封裝置的間隙和填料的松緊。
3.1.3.2 離心泵的安裝
離心泵機座的安裝:檢查基礎的外形尺寸、強度和地腳螺栓孔情況;基礎表面鏟麻,彈縱橫中心墨線,放置墊板;將機座抬至墊板上,按墨線就位;機座找正。
離心泵泵體的安裝:泵體就位,泵體找正、找平、找標高。
電動機的安裝:電動機就位在機座上,以泵體為基準。為聯軸器找中心時,應使兩半聯軸器斷面間保持一定的軸向間隙。
二次灌漿:為泵和電動機聯軸器找正中心后,即可擰緊地腳螺栓,墊鐵點焊,并重新檢查聯軸器的同心度和平行度,符合要求后進行二次灌漿;待水泥砂漿硬化后再校正一次聯軸器中心。
3.1.3.3 離心泵的試車
離心泵單機試運前的檢查:檢查地腳螺栓與泵體和電動機的緊固情況,檢查聯軸器的連接情況,檢查軸承潤滑油是否充足以及軸承螺栓緊固情況,檢查軸向密封是否良好,檢查軸承水冷夾套水管是否暢通,檢查泵的旋轉方向是否正確、出口閥門是否靈活。
離心泵單機試車:離心泵電動機單獨試車2 h,復驗聯軸器對中情況,裝上防護罩;關閉離心泵排出口閥門,全開入口閥門;打開離心泵的排氣閥,向離心泵充水、排氣;起動電動機,再次檢查轉向是否正確;待電動機運轉正常、儀表參數正常,即可正式輸液;負荷試車結束后,應先關閉出口閥再停車。
虛擬仿真實訓室可設置300 m的信息化綜合教學區,如圖1 所示,能同時容納50 名學生。將BⅠM 及VR 引入到教學實踐中,利用信息化、虛擬現實等新興技術手段,有效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具體如下。

圖1 虛擬仿真實訓室
配置51 臺高端電腦,通過服務器連接,搭建起BⅠM 云課堂,并配套高清投影儀及多個虛擬仿真頭盔,可同時滿足信息化及虛擬現實教學的需要。
配置12 臺高性能電腦,通過信號基站、三維可視化頭盔、無線操作手柄等VR 設備,搭建起12 個完全獨立的VR 實操區。
BⅠM 云課堂及VR 通過單機與網絡整合,為學生提供一個交互協作、共同完成項目的平臺。通過操作三維模型對設備進行拆卸和組裝,模擬各種實際工作場景,可快速提升學生專業素養和實踐操作技能。
建設機械設備安裝實訓室,以崗位工作為導向,實際任務為驅動,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可完成基礎預埋與處理工作、放線就位與找平找正工作、設備的固定和二次灌漿工作、設備的拆卸清洗與裝配調整工作、設備的安裝試車工作,完成建筑設備安裝施工、調試驗收、系統運行、管理維護的整個項目工作流程;掌握安裝機具的正確使用,培養學生良好的實踐操作技能和職業素養。
建設機械設備安裝實訓室,可承攬企業設計、加工、安裝調試等工作委托,開展“1+X”證書服務。建設機械設備安裝實訓室,可協助企業培訓技術員工,開展社會服務,為現代企業提供一流的“能生產、懂維修”的技術人才。建設機械設備安裝實訓室,可同時兼顧教學、科研、生產和技術服務。
實訓室的建設,需結合崗位能力分析和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的實際情況,離不開設備的選型、機具的配備、實訓內容及要求、場地的選擇,離不開綜合性、多功能的建設。通過實訓培養學生扎實的崗位技能,從根本上將課堂與崗位相融合、學校與企業相融合,為教學、科研、生產和技術服務,為現代企業提供一流的“能生產、懂維修”的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