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麗英
我和孩子們的暑假剛剛結束了,那些或是太陽酷烈,或是臺風過境的日子里,在家陪孩子就是一件最幸福的事。我家有一對龍鳳胎兄妹,他們一個叫小哥,一個叫小妹。今天,我想談一談雙胞胎孩子的成長教育故事。
雙胞胎孩子不同于獨生子女,兩個孩子從小每天都在一起,有時好得不得了,一會兒看不到對方就會時不時互相問起,有時也會因為一點小事而發生矛盾,最大的問題通常是爭搶東西,小到一張紙片,大到父母的寵愛。因此,父母首先要做到公平對待,讓他們知道爸爸媽媽對他們的愛是一樣的,如給他們買一樣的玩具,買一樣的食物,給予一樣的關愛等,還要讓他們懂得關心、關愛他人。
去年夏季,河南省鄭州市遭遇大洪災,我和先生每天關注災情,也經常讓兩個孩子一起觀看視頻,告訴他們視頻里的人正在遭遇洪水災難,他們的家被沖毀,有的人甚至失去了家人。告訴他們有很多叔叔、阿姨當志愿者去幫助他們,有人民解放軍去前線抗洪搶險,有很多的英雄救了被洪水淹沒的人,大家勇敢而善良。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應該施以援手,我們可以給他們捐錢捐物,使他們渡過難關。所以我帶著孩子們捐了款,我要讓他們懂得關心、關愛他人,懂得去幫助有困難的人。
家務勞動從收拾自己的玩具開始。一個孩子的“破壞”能力有限,兩個孩子的“破壞”能力足以使我崩潰,每天看著滿地的玩具,心情好不起來。怎么辦?我決定從收拾玩具開始,讓孩子們參加家務勞動。我制定了規則和獎勵積分制度——根據每次收拾玩具的情況給他們發小紅星積分,全程陪同并給予指導。剛開始推行效果并不好,解決了這樣那樣的小問題后慢慢進入正軌,就這樣堅持了一個月。現在我再也不用跟在他們屁股后面收拾玩具了。其他家務也在慢慢推行。比如,讓他們自己收拾衣柜,雖然,剛開始他們收拾之后還是需要我重新再收拾一遍,但是經過幾天練習之后,他們也能收拾得有模有樣。再如,掃地、拖地、擇菜、洗襪子。
孩子干家務不僅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還讓他們懂得了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做的就是制定好規則,讓孩子有規則意識。家長還要具備足夠的耐心,培養孩子做家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不要急,循序漸進。給孩子安排家務后,還要全程陪伴,不幫助做,但要督促過程,等孩子做完后要有評價,指導孩子哪些地方需要怎么改進,該表揚要及時表揚,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干家務的小能手。
為了讓兩個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參考了學校的區角活動,專門把書柜挪到了客廳,設置專門的玩具區和讀書區。小哥喜歡玩玩具車,小妹喜歡讀書,有時候小哥也和妹妹一起讀書,或者小妹會給哥哥講故事。讓孩子讀繪本,孩子大多是讀畫面,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語言描述,孩子也愿在孩子的世界里交流、表達著。所以,閱讀帶給孩子的發展是全方位的。
父母對孩子閱讀的影響很大,每天上午我都會拿本書自己看,并且告訴孩子們不要打擾我讀書。剛開始,他們只顧玩耍,過一會兒,他們倆也會悄悄地選一本書坐在我旁邊認真地看,或者會挑一本書讓我講給他們聽,就這樣邊看邊講地讀書,時間可以持續一個小時,以至于整個7月每天上午都有一個小時成了我們家庭的讀書時間。晚上睡覺前,我們也一直保持著親子閱讀習慣。閱讀是帶孩子一路高飛的翅膀!父母每天花點時間,讓孩子和自己都能在書的海洋里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凈土。
每個孩子都應該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每個孩子都應該擁有一個溫暖的家庭,每個孩子都應該擁有受益終身的家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懂得陪伴孩子、教育孩子,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一個溫暖的家庭,才是為人父母應該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