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瑞紅
日前,一段某短視頻平臺美食博主拍攝、制作并發布的香辣鯊魚和燒烤鯊魚的視頻引發了網友的關注。據專業的相關領域科普博主反映,這位美食博主吃的這條鯊魚是國際瀕危野生動物大白鯊,學名“噬人鯊”,屬于保護動物范疇。這位博主食用大白鯊的行為,已踩到了法律紅線,構成違法。事情在網上持續發酵后,四川南充警方隨后介入調查。
資料顯示,噬人鯊早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相當于我國二級保護動物。2017年3月,我國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曾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公約禁止或者限制貿易的野生動物或者其制品名錄》,噬人鯊也名列其中。
在日常生活中,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由于很多人對相關法律法規關注不夠,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的意識淡薄,常常會發生違法行為。因此,保護野生動物、認識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非常重要,需要從青少年開始普及。
法律課堂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
第六十四條 [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一款)]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應予立案追訴。
本條和本規定第六十五條規定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包括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國家一、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附錄二的野生動物以及馴養繁殖的上述物種。
第六十五條[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品案(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一款)]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應予立案追訴。
本條規定的“收購”,包括以營利、自用等為目的的購買行為;“運輸”,包括采用攜帶、郵寄、利用他人、使用交通工具等方法進行運送的行為;“出售”,包括出賣和以營利為目的的加工利用行為。
第六十六條 [非法狩獵案(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二款)]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非法狩獵野生動物二十只以上的;
(二)在禁獵區內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禁用的方法狩獵的;
(三)在禁獵期內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禁用的方法狩獵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四十一條: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案例介紹
2020年9月17日,王某駕駛越野車,從貴州省凱里市到廣西壯族自治區南丹縣鄉鎮收購鳥類動物,次日返程途經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麻尾鎮高速收費站入口處時,被黔南州公安局交警支隊高速交警三大隊二中隊執勤民警發現,王某駕車掉頭逃避檢查,被民警攔截抓獲。經檢查,民警從其駕駛的車輛后備廂查獲53只疑似畫眉鳥。后經華南動物物種環境損害司法鑒定中心鑒定,送檢疑似畫眉鳥均為鳥綱雀形目畫眉科畫眉。
根據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規定,畫眉屬于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法院認為,被告人王某違反國家有關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在未取得許可的情況下非法收購、運輸珍貴、瀕危野生鳥類,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的規定,構成非法收購、運輸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根據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及對社會的危害程度,貴州省荔波縣人民法院依法判處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千元。
青少年須知
青少年要從小樹立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認識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并以實際行動加入動物保護行列;積極宣傳保護相關條例和法規,普及動物保護知識;與全社會一起保護珍稀野生動物,共同守護我們的家園,自覺維護地球的自然生態環境。
家長必讀
家長要以身作則,積極樹立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熟知有關法律法規,不食用、不販賣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以身作則,不觸碰法律紅線,堅決與傷害野生動物的違法行為作斗爭,發現有關違法行為立即上報。同時,要對自己的孩子做好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知識科普、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及講解,幫助孩子認識保護野生動物,在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從自身做起,從自己的家庭做起。
學校知曉
學校要將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相關知識及法律法規引入課堂,聯合動物保護組織和相關保護機構,舉辦保護野生動物的拓展活動,將野生動物保護專家請進課堂,為學生授課,在讓學生學習野生動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同時,充分認識保護野生動物、了解為何要保護動物,鼓勵更多的學生加入野生動物保護行列,為保護生態環境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奉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