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正:沈陽廣播電視臺首席主持人、公益人、禮儀文化傳播者;遼寧省孤兒學校名譽副校長;沈陽市文史研究館研究員;沈陽市慈善總會副會長;中國成人教育協會禮儀專委會專家組專家;《禮儀培訓師培訓服務規范》標準起草委員會顧問;中華慈善突出貢獻(個人)獎獲得者;遼寧省及沈陽市慈善大使;沈陽市禮儀文化推廣大使;正儀正行公益發起人。
禮之箴言:敬人
孟子曰:“敬人者,人恒敬之。”意即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尊敬他。敬人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道德準則,同時也是現代社會人與人交往的基本禮儀。
和而不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求同存異,更要有敬人之心。尊重別人即是尊重自己——
主動與他人建立起和諧友善的關系,獲得彼此的信賴和喜歡,是社交禮儀的基礎。
要與人為善,切忌惡語傷人,要有利他心。對別人發表的見解要認真聆聽、真誠鼓勵,不苛責、不譏諷、不排擠,營造和諧安然的社交氛圍。
感恩即禮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培養自己感受生活、感受自然的能力,懂得尊重生命,感恩每一份饋贈——
懂得長幼有序的孝親之禮,感恩父母、親人對自己的悉心關懷。相互尊重、相互關心。
培養感恩的心其實就是培養自己感同身受的能力。當你理解了一種事物,并且愿意給予它更多的關注與關懷時,你才會有同樣的感受和接受它的愿望。
心懷善意
“良言一句三冬暖。”善良的心就像太陽,可以照到任何陰暗的角落,讓鮮花盛開,讓生命綻放——
只有善良才可以架起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當你心懷善意地對待身邊的人與事時,你會收獲更多快樂和更多友情。
要學會換位思考,懂得從對方的角度去感受和體會他們的所思所想,真正地去理解、去包容、去接受。
禮之箴言:至誠
真誠是消除人與人之間摩擦的潤滑劑。一個待人真誠有禮的人,總是會贏得別人的尊重與認可,值得信任和交往。至誠者,才能真正解讀禮儀,呈現禮儀。
誠心以待
真誠待人、表里如一,剔除虛偽的言行,是有禮儀的——
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時,對方能夠感受到你的誠意與友善,你也會獲得對方的認可與善意的回饋。
當你以真誠之心對人時,一定是帶著謙虛的態度和彬彬有禮的舉止。禮儀之美也在內心的滋養之下,花開滿樹。
誠意贊美
贊美具有強大的力量,它能使人的心靈得到滋養,使人的精神得到撫慰——
要善于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和長處,虛心學習他人所長,以彌補自己身上的不足。還要有糾正自己缺點的能力,通過不斷向他人學習,來提高自身的素養和能力。
要懂得贊美別人,發自內心的贊美是與對方拉近距離最直接的方式。適時的肯定也是你真誠待人最好的表達方式。要記住贊美必須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情感表達。
誠懇自律
自律是以真誠的態度規范自己的言行,直接反映了我們的外在形象和內在修養,亦是他人評價我們的重要依據——
愛護公共設施,要保持干凈整潔的出行環境。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要排隊等候,先下后上,要主動購票或刷卡。如果不小心碰到別人,要主動向對方道歉。不在車上吃東西。要主動為老弱病殘孕乘客讓座。下雨天要把雨具收好,不要弄濕別人的衣服。下車請別人讓路時,要使用敬語。
秩序與平衡,是我們出行時的禮儀,需要以自律維系、堅持。
編輯/閔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