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艷,董文龍*
(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0)
按照全國教育大會部署和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要求,2019年,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了《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的通知(教職成〔2019〕6號),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簡稱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此項工作是國家推出的教育教學重大改革制度,旨在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以社會化機制招募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開發若干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證書,有關院校將1+X證書制度試點與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等緊密結合,推進“1”和“X”的有機銜接,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和學生就業能力。
目前,1+X證書《污水處理》是高職環境工程技術專業首批實施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水污染控制技術》課程是高職環境工程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是畢業生從事工業廢水處理、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水再生利用等崗位必備的核心知識與技能的集合,是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準確定位、合理設計、精心打造的一門重點課程,為培養水污染防治領域技術技能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持。根據1+X證書實施情況,為進一步有效推進1+X證書實施工作,實現課證融通,加強課程建設,改善試點效果,亟須對《水污染控制技術》課程進行課程改革研究。目前,基于1+X證書制度的《水污染控制技術》課程改革的研究還未見報道,本文擬從以下方面進行改革分析,以期實現課證融通,促進學生職業技能水平的提升。
《污水處理》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規定了“污水處理”職業技能等級對應的工作領域、工作任務及職業技能要求。《污水處理》職業技能等級分為初級、中級、高級3個等級,包括操作準備、運行與監控、故障判斷與處理、設備維護與保養等4個工作領域。職業技能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具體見表1。

表1 《污水處理》職業技能要求
根據環境工程技術專業已經開展的《污水處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實施情況,結合我校開展情況,分析總結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通過組織首批1+X證書《污水處理》考試,重點分析未通過考試的學生成績,發現這些學生主要是因為理論知識模塊不過關,知識點掌握不足。
《污水處理》理論知識題庫量大,且涵蓋面廣,主要包括環境保護基礎知識、化學分析、環境工程制圖、環境管理體系、勞動合同、職業安全風險、儀器分析、流體力學、污水廠運行管理等多個內容。進行1+X證書考試前,部分課程還沒有開設,涉及的知識點沒有講授;也存在已經開設的課程中,部分知識點講解不夠深入,學生沒有完全掌握。
虛擬仿真軟件操作部分重點考核學生對A2O、SBR、UASB等污水處理工藝的理解、熟練操作情況。從首批考試情況分析看出,學生對污水處理工藝理論知識點理解不足,對于部分工藝運行流程等環節沒有領會,導致仿真操作不熟練,出現很多扣分點,整個模塊考核不理想。
而且,前期虛擬仿真軟件等教學資源配置不足,未能實現考點全覆蓋,且也不是專門針對試點考試的虛擬仿真軟件,導致學生培訓學習針對性不足,一定程度上受軟件限制,難以達到良好的培訓效果。
1+X證書制度是近兩年國家關于職業教育改革推出的重大舉措,目前各職業院校還處于摸索階段,對于如何合理有效地開展工作,思路不夠清晰,方法措施不夠具體,政策支持不夠落地,同時,社會對X證書的認可度不高,這些都導致了學生對于獲得X證書的熱情不高,參與考試不積極,從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考試成績不夠理想。
3.1.1 課程標準未融入X證書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全部相關內容
課程標準是規定課程性質、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實施建議和評價建議等的教學指導性文件。目前,《水污染控制技術》課程標準教學內容分為生活污水處理、工業廢水處理和污水再生利用等3個項目。包含認識污水、懸浮物的去除、有機污染物的去除、酸堿廢水的處理、含油廢水的處理、醫藥廢水的處理、電鍍廢水的處理、污水再生利用等8個任務。
課程標準沒有根據職業技能考核要求對課程內容、課程目標、考核方式等進行修訂。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要求的污水處理工藝圖紙識讀,虛擬仿真操作等重點內容在課程標準中涉及不多,污水處理工藝原理、流程、運行管理等介紹不夠全面,污水處理工藝講授環節沒有結合虛擬仿真軟件開展教學,導致學生對虛擬仿真操作掌握不夠深入,對工藝原理的理解不足。
3.1.2 教學手段有待改進,實訓環節有待加強
本課程的教學手段主要采用多媒體+課堂板書+實訓的教學模式,結合圖片、微課資源、仿真動畫、技能操作視頻等信息化資源開展信息化教學,促進學生掌握課程內容。
針對職業技能等級考試中理論知識模塊涉及《水污染控制技術》課程的內容,涵蓋知識點多而廣,缺乏有效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掌握程度。污水處理工藝圖紙識讀,虛擬仿真操作沒有安排實訓環節進行實訓操作,學生對操作模塊掌握程度較差,急需加強課堂實訓環節,促進課證融通。
3.1.3 課程考核方式存在不足
本課程目前的考核模式為過程考核+期末考核,過程考核包括平時考勤、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等,期末考核主要是指期末試卷考試。這種考核方式缺乏實訓操作環節的考核,不能很好地檢驗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情況,存在明顯的不足。
結合課程標準中的教學設計理念,需要根據項目式,任務驅動的課程教學設計,對每個教學任務設計對應的任務單,增加任務單考核環節。同時期末考核增設實訓操作考核環節,檢驗學生操作動手能力。
3.2.1 完善課程標準,優化技能要求和課程內容
根據目前1+X證書實施情況,部分職業技能考核內容沒有融入課程標準中,《水污染控制技術》課程標準對污水處理工藝圖紙識讀,虛擬仿真操作等重點內容涉及不多,對污水處理工藝運行管理,故障分析等內容設計課時較少,導致學生對技能點的掌握不足,考試通過率不高,需要進一步完善課程標準。
將課程標準對接X證書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實施“課證融通”。一是將污水處理工藝圖紙識讀,虛擬仿真操作等重點內容融入課程標準,課程實施中增設圖紙識讀教學環節,增設虛擬仿真實訓操作教學內容。二是強化污水處理工藝運行管理,故障分析等教學內容,課程實施環節增加一定量的教學課時。

表2 《水污染控制技術》“課證融通”教學內容
3.2.2 重構教學模式,提高實訓操作效果
目前正在實施的《污水處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中提出的職業技能要求,包含污水處理理論知識模塊、污水處理工藝虛擬仿真操作模塊、水質分析和受限空間安全操作模塊。進行培訓、學習、考試過程中涉及“理虛實”三種模式,需要進行理實一體、虛實融合的“理虛實”一體化設計。“理虛實”一體化是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與虛擬仿真教學相結合的產物,是指在理實一體化教學過程中,將應用計算機技術開發的虛擬仿真訓練項目與真實的設備操作項目相結合,以虛擬訓練項目與真實操作項目為載體,將理論知識與操作訓練有機融合,通過虛擬仿真實訓室及專業實訓室實施教學的教學模式[1]。
針對實施情況,一是強化理論知識學習,對理論知識題庫進行梳理,提取《水污染控制技術》課程相關知識點,融入平時的課程教學中,同時,設計成學習任務清單,每個任務學習完成后,學生通過完成學習任務清單,鞏固學習成效。二是增設虛擬仿真操作模塊,對污水處理工藝A2O、SBR、UASB等進行虛擬仿真操作訓練,進一步理解污水處理工藝原理、流程、運行管理、維護等各環節,提高虛擬仿真操作熟練程度。三是優化實訓操作內容,借助污水處理演示教學裝置和“水處理技術”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改革試點賽實訓平臺,加強對單一污水處理工藝和不同組合污水處理工藝的運行操作。通過技能訓練,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知識點的理解。

表3 《水污染控制技術》“理虛實”一體化教學模式重構
3.2.3 完善考核方式,對接證書考核
課程考核方式改革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考核方式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課程教學任務的完成質量以及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度[2]。根據《污水處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實施情況,結合1+X證書制度指導思想,強化過程考核+期末考核,弱化傳統的終結性考核,完善考核方式,對接職業技能等級考核要求,加大實訓考核在課程考核中的比重。

圖1 《水污染控制技術》課程考核方式
過程考核中,增加平時8個教學任務對應的任務單考核環節,對接1+X證書考核,將理論知識模塊相應的知識點、虛擬仿真操作、實訓操作等對應內容設置為單項任務單。同時優化期末考核,將平時任務單考核內容進行提煉,科學設計期末考核,從而實現課程考核與1+X證書考核有效融通。
1+X證書制度試點是按照全國教育大會部署和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要求,提出的教育教學重大改革制度。職業院校是1+X證書制度試點的實施主體,試點院校在實施過程中,根據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專業教學標準要求,必將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統籌教學組織與實施,深化教學方式方法改革。《水污染控制技術》課程是高職環境工程技術專業《污水處理》等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實施的核心課程,通過分析實施過程中存在的理論知識掌握不足,虛擬仿真操作不熟練,學生參加考試熱情不高等問題,需要從完善課程標準,優化技能要求和課程內容;重構教學模式,提高實訓操作效果;完善考核方式,對接證書考評等方面著手,進行有效的課證融通,從而提高環保類人才培養的靈活性、適應性、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