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意見》指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支撐和內在要求。主要目標是持續推動國內市場高效暢通和規模拓展,加快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進一步降低市場交易成本,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培育參與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
《意見》重點從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進一步規范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組織實施保障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
《意見》指出,要加快推動商品市場數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級,鼓勵打造綜合性商品交易平臺。加快推進大宗商品期現貨市場建設,不斷完善交易規則,建設全國統一的能源市場,在有效保障能源安全供應的前提下,結合實現“雙碳”目標任務,有序推進全國能源市場建設;健全多層次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研究推動適時組建全國電力交易中心;進一步發揮全國煤炭交易中心作用,推動完善全國統一的煤炭交易市場;培育發展全國統一的生態環境市場,依托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用水權交易市場,實行統一規范的行業標準、交易監管機制;推進排污權、用能權市場化交易,探索建立初始分配、有償使用、市場交易、糾紛解決、配套服務等制度;推動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體系建設,促進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健全商品質量體系,建立健全質量分級制度,廣泛開展質量管理體系升級行動,加強全供應鏈、全產業鏈、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標準和計量體系,開展標準、計量等國際交流合作。加強標準必要專利國際化建設,積極參與并推動國際知識產權規則形成;全面提升消費服務質量,改善消費環境,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
《意見》指出,要健全統一市場監管規則,強化重要工業產品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查,督促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用,建立有效的政企溝通機制,形成政府監管、平臺自律、行業自治、社會監督的多元治理新模式;要強化統一市場監管執法,推進維護統一市場綜合執法能力建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力量;全面提升市場監管能力,建立健全跨行政區域網絡監管協作機制,鼓勵行業協會商會、新聞媒體、消費者和公眾共同開展監督評議。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尾礦污染環境防治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防治尾礦污染環境管理規定》(國家環境保護局令第11號)同時廢止。
據介紹,近三年甕福農資公司將甕福新品成功推廣至神州大地,“DAP+”、磷酸二氫鉀、聚磷酸銨等新型肥料在江蘇、新疆、內蒙古等15個省(自治區),針對小麥、棉花、馬鈴薯、葵花、蘋果等30多種作物開展了試驗示范,試驗總面積上萬畝。秉著認真科學的態度,每個試驗示范均進行了全過程跟蹤。測產結果顯示,甕福新品在作物上的表現都超出預期,在廣大農民朋友心目中建立了一流的口碑,同時也更加堅定了廣大合作伙伴與甕福一起做新品的信心。
《辦法》從涵蓋具體環節和整體防治措施的8個方面,細化了尾礦污染防治和環境管理要求:新建、改建、擴建尾礦庫的建設要求;尾礦庫防滲要求;大氣、尾礦水排放等污染防治要求;地下水水質監測井建設要求;環境監測要求;環境應急管理及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理要求;發現污染跡象后的調查治理要求;封場期間及封場后的污染防治要求。
《辦法》分為總則、污染防治、監督管理、罰則和附則五個章節,明確了尾礦產生、貯存、運輸和綜合利用全過程污染防治要求,建立了尾礦庫分類分級環境監督管理制度,將尾礦庫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環境監督管理尾礦庫,重點管控一級和二級環境監督管理尾礦庫;建立了尾礦庫污染隱患排查治理制度,要求每年汛期前至少開展一次全面的污染隱患排查,發現污染隱患的,制定整改方案,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患。
所有患者的中位PFS為8.3(7.9~8.7)個月,1年PFS生存率為12.6%,2年PFS為1.9%。CT+SBRT組、SBRT+CT組、CT+SBRT+CT組患者PFS分別為6.4(5.9~6.9)、8.3(7.8~8.8)、8.2(7.2~9.2)個月(圖1B),CT+SBRT組顯著短于SBRT+CT組及CT+SBRT+CT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SBRT+CT組與CT+SBRT+CT組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104)。
此外,《辦法》對相關法律法規已規定法律責任的部分典型情形進行了銜接細化;對本辦法新創設的未按時通過全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信息平臺填報上一年度產生的相關信息的、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置污染物排放口標志的、未按要求組織開展污染隱患排查治理的違法行為設置了明確的罰則。
近日,國務院安委會制定部署安全生產十五條措施,其中明確要求深入扎實開展全國安全生產大檢查,對排查整治不認真,未列入清單、經查實屬于重大隱患的,要當作事故對待,引發事故的要從嚴從重追究責任。
TAE表示制造任務的任務特征集合。制造任務特征主要描述該任務中主要區別于其他任務的典型特征信息,TAE=(tae1,tae2,,taet),其中taet表示制造任務的第i個任務特征屬性值。
安全生產十五條措施重申了黨委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進一步強化黨委政府的領導責任、部門的監管責任、企業的主體責任及追責問責。明確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依法依規抓緊編制安全生產權力和責任清單。對職能交叉和新業態新風險,按照“誰主管誰牽頭、誰為主誰牽頭、誰靠近誰牽頭”的原則及時明確監管責任。企業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實際負責人,要嚴格履行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責任,對本單位安全生產負總責。
安全生產十五條措施還要求,統籌做好經濟發展、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注意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提倡互相協助、相互尊重、齊心合力,共同解決好面對的復雜問題。各級監管部門要注意從實際出發,處理好“紅燈”“綠燈”“黃燈”之間的關系,使各項工作協調有序推進,引導形成良好的市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