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艷虹
529600 廣東省陽春市醫(yī)院急診科,廣東陽江
急診科是醫(yī)院病種最多、重癥患者最多的科室,其管理與搶救任務均非常繁重,是醫(yī)院較為特殊的科室,也是搶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科室。在急診科就診的大部分患者病情嚴重,如中風、孕婦早產(chǎn)及嚴重交通事故等,患者病情急,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患者經(jīng)過搶救治療后,體征指標往往不穩(wěn)定,因此,護理措施對這些患者非常重要。良好的護理干預可提升療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并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相關報告顯示,舒適護理對急診門診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自護能力、護理滿意度等方面均有積極意義[1]。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舒適護理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21年1-4月廣東省陽春市醫(yī)院收治的門診急診患者12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男38 例,女22 例;年齡15~69 歲,平均(32.21±1.21)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8 例,初中及高中12例,大專及以上30例。觀察組男37例,女23 例;年齡16~69 歲,平均(32.35±1.22)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7 例,初中及高中12 例,大專及以上31 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患者及家屬均同意加入本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②患者原發(fā)疾病均得到確診;③患者均可自行完成問卷調查;④患者病歷資料齊全。
排除標準:①溝通障礙者;②精神及智力異常者;③中途脫離研究者。
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為患者講解疾病知識,協(xié)助其進行各項檢查,檢查中注意動作輕柔,重視其主訴,若有異常,及時告知醫(yī)生。觀察組實施舒適護理:①心理舒適:a.為患者實施心理干預,向患者介紹醫(yī)護人員、儀器設備及治療室環(huán)境等,緩解其內心緊張感及焦慮感。b.重視自身儀表規(guī)范,實施輸液等操作前,護士需保持衣著得體,用規(guī)范的操作和親切的語言提升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感。c.與患者溝通交流,積極與患者溝通,掌握其真實感受及想法。與病情嚴重者交流溝通時,需以有效詢問和嚴謹工作表現(xiàn)來了解患者狀況;同時需做好護患溝通,增進護患感情,確保護患關系良好,提升患者依從性和信任度,積極配合各項護理和治療操作,提升療效。此過程中,護士除全面觀察患者的具體狀況,還需用和藹態(tài)度和親切語氣與之交流,并安撫其負性情緒,以免出現(xiàn)護患糾紛。②生理舒適:a.對患者實施靜脈輸液等穿刺性操作,穿刺前,護士需為其講解輸液注意事項。穿刺時,注意安撫患者情緒,使其感受到舒適、安全,減輕其心理壓力。b.針刺時需快速進針,針對老年和體弱者,需緩慢針刺至血管,減輕其疼痛感。針對依從性差、年齡較小者,需快速刺入,輕輕挑動靜脈,緩慢進入,分離血管上下壁。拔針時,輕輕拔出針頭,指導其用手按壓穿刺口3~5 min,避免發(fā)生血腫和出血癥狀。③引入柔性管理:定期培訓各護士工作技能,建立柔性管理互動平臺,高度尊重患者個性化需求和特征,讓護士與患者之間形成亦師亦友、互助平等的關系。
觀察指標:①使用我院自行設計護理滿意度問卷表調查護理滿意度,問卷設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3 個選項,讓患者自行選擇一項即可。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②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③使用我院自行設計急診門診患者自護能力問卷表評估患者自護能力,量表包含自我護理技能、自我責任感及健康知識,各項分值為100 分,評分越高表其自護能力越強。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應用SPSS 22.0 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兩組SAS、SDS 評分比較:干預前,兩組SDS、SA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SDS、S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SAS、SDS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SAS、SDS評分比較(±s,分)
組別n干預前干預后SASSDSSASSDS觀察組6059.35±1.2161.32±1.3230.35±1.2131.06±1.36對照組6059.36±1.2261.34±1.3342.35±2.3243.68±1.21 t 0.045 10.082 735.524 153.700 5 P 0.964 10.934 30.000 10.000 1
兩組自護能力評分比較:干預前,兩組各項自護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各項自護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自護能力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自護能力評分比較(±s,分)
組別n干預前干預后自我護理技能 自我責任感 健康知識自我概念自我護理技能 自我責任感健康知識 自我概念研究組6045.32±1.2135.65±2.32 49.68±1.32 41.21±1.0275.68±1.2178.69±2.3271.02±1.21 75.32±1.21對照組6045.36±1.2235.61±1.24 49.58±1.31 41.32±1.0359.35±1.3261.21±1.2158.69±1.02 61.25±1.32 t 0.180 30.117 70.416 50.458 270.639 051.746 760.350 160.861 2 P 0.857 20.906 40.677 80.647 70.000 10.000 10.000 10.000 1
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逐步發(fā)展,各種新型護理模式應用于疾病治療中,新型人性化護理模式符合患者在疾病治療過程中的需求。實施護理干預的目的是滿足患者精神及身體的護理需求,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2]。但目前各醫(yī)院門診急診中均普遍存在患者多、病情危重急、護士人力缺乏及護理工作量大等問題,影響護理質量。因此,不少學者倡導轉變護理服務觀念[3]。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觀察組SDS、SAS 評分低于對照組,自護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表明舒適護理干預在門診急診中,明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自護能力,并提高其護理滿意度。舒適護理屬于新型護理模式,指讓患者在心理、生理等方面達到最愉悅的狀態(tài),降低或縮短讓其不愉快的護理操作,護士根據(jù)患者實際狀況,針對多個影響因子,給予解決問題的措施,讓患者各方面處于最為舒適的狀態(tài)。此護理模式具有有效性、創(chuàng)造性、個性化、整體性,可最大限度地滿足患者各項需求,多角度實施護理干預,確保護理全面性,提高患者生理、心理舒適性。在此次舒適護理干預過程中,確保患者治療環(huán)境的舒適性,同時規(guī)范治療及護理操作。舒適護理對患者實施個性化、個體化護理,重視對患者開展心理護理,尊重患者主觀意愿,滿足患者合理范圍內愿望與需求,使其感受到關懷和照顧,促進和諧的醫(yī)患關系[4-5]。同時,在護理中引入柔性管理,此為新型干預模式之一,指讓患者自身行為和心理具有一定規(guī)律的狀況下,實施非強直性干預方式,使干預具有內在說服力。干預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核心,按照患者行為和心理進行合理評估,進而實施針對性管理,滿足門急診疾病救治需求。吳雯雯[6]在報告中分析了100 例急診輸液患者,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SDS、SAS 評分低于對照組,且自我護理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證實了急診輸液患者接受舒適護理干預對其心理狀態(tài)、自護能力均有明顯改善效果。與本研究結果相符。且本研究中的研究對象具有多樣性,對此后急診門診各疾病護理均有一定指導意義。
綜上所述,門診急診中引入舒適護理,可顯著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提升其自護能力和護理滿意度,有利于疾病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