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偉 孫廣勇 岳林煒 劉海生 趙覺珵 楊升 白云怡 萬琳 陳欣

“黨用偉大奮斗創造了百年偉業,也一定能用新的偉大奮斗創造新的偉業。”習近平總書記堅定而振奮人心的話語16日在人民大會堂引發經久不息的掌聲。當天,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會上,他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的報告。習近平闡述十九大以來“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五年,以及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外媒從報告中出現的高頻詞匯和“金句”中尋找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取得舉世睛目成就的成功密碼。《香港經濟導報》駐京記者邢寶華對《環球時報》記者形容說,二十大就是一扇窗,讓世界看到中國過去十年的輝煌以及必將更加精彩的未來。習近平表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深受中國共產黨引領中華民族走上高質量國家治理和社會經濟發展之路的遠見卓識所鼓舞。”特意為二卜大開幕發來祝賀的巴基斯坦外長比拉瓦爾發出由衷的贊嘆。
“中國式現代化”備受關注
《環球時報》記者16日看到,9時左右,設在人民大會堂會場二樓的媒體區已基本坐滿。除了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的記者外,還有阿聯西、阿塞拜疆、哥倫比亞等國媒體記者,成為世界對中共二十大高度關注的生動寫照。當天,約2500名中外記者采訪報道開幕會盛況,《紐約時報》、CNN等媒體以圖文方式進行直播。
法新社稱,2300多名代表聆聽習近平向大會作報告。在這之前,全場為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云等已故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先烈默哀。在時長100多分鐘的報告中,習近平聚焦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他表示:“十年來,我們經歷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一是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阿塞拜疆里海國際廣播電視公司記者阿卜杜拉赫曼諾娃?阿爾賓娜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通過報告,我了解到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做出的一切,這個有101年歷史的大黨給中國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英國《金融時報》稱,習近平表示,黨的“責任無比重大,使命無上光榮”。他指出,經過不懈努力,黨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
一些外媒通過報告中的高頻詞進行解讀。韓國《亞細亞經濟》說,習近平在報告中29次提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表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CNN稱,“發展”這個詞在報告中出現100多次,習近平強調國家和思想理論的發展,以及經濟、軍事和文化等具體領域的發展。他還在講話中約50次提及“安全”,包括人民安全、政治安全、經濟安全等方面,強調“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在報告中,習近平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的全新提法并進行闡釋。他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日本共同社報道說,報告稱,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
東帝汶民主黨主席馬里亞諾?薩比諾?洛佩斯不止一次來過中國。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中國共產黨100多年來之所以能夠完成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在同各種政治力量和困難挑戰的較量中取得一次又一次勝利,根本在于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并善于用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其他國家發展帶來了一種不同于歐美發展模式的啟發。
一句話引發長達25秒掌聲
報告中有關香港和臺灣的內容受到境外媒體特別關注。美國《紐約時報》報道說,當習近平談到“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和“展示了我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臺獨的堅強決心和強大能力”時,現場響起熱烈掌聲。香港《南華早報》稱,習近平在講話中描繪了未來五年及更長時間的國家治理藍圖,強調“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
環球時報202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