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平
投身課改挑重擔。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就是遇見。走進中山學校之后,承蒙校領導的信任,讓我擔起了英語課改的領頭雁。課改的核心是構建高效課堂,打造高效小組,在共同學習中,實現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沒有師傅指引,我們只能在摸索中前進,既要保持住英語語言學習的本色,又要實現高效學習的目標,在那段拼搏的日子里,我常常因為自己專業知識匱乏而夜不能寐,是英語組姐妹們對我的信任,支撐我不斷前進。校領導大力支持我們參加專業培訓學習,并激勵我們不斷精進。這個過程中,我得到了市、縣兩級教研室領導的關心和指導。有了這些領航人,我才有決心、有力量一路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堅守課堂勇創新。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歷經數年的探索、追求,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已然在蛻變中升華,我也在這個過程中成長起來。好課需要磨礪,名師需要錘煉。磨課已成為我校常態化教研形式之一,我珍惜每一次聽課、評課的機會,帶領英語組的教師共同成長。教研中,我們精細打磨各類課型的教學流程,形成對話課、詞匯課、語音課和閱讀課的基本教學模式,規范課堂教學,幫助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步入正軌;同時,探索如何發揮教師自身優勢,創新課堂教學,形成各自的教學風格。每年我都會通過示范課或主題講座,為老師們作引領,有力推動了我校英語教師團隊整體素質的提升。我有幸在唐山市閱讀教研活動中作了Ways to go to school的示范課,通過磨課,我對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了更深層的認識。備課之初,我確立了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目標,但是,第一次試課失敗。通過查閱資料,與組內老師研討,與教研員進行溝通,我找到了癥結所在:本課生詞多,理解難度大;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忽視了對文本意義的建構,沒能在關鍵點給學生搭梯子,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跟不上。我調整了教學思路,最終收獲了成功。
求索之路書為伴。作為一名教師,唯有堅持持續學習,才能滿足時代對于教育發展的需要。繁忙瑣碎的工作,曾一度打破我的讀書計劃,可是,沒多久,我在工作中便感到缺少后勁兒,思路打不開,教學沒新意,我才意識到必須要換一種心態讀書,于平凡與匆匆之中積蓄能量。我把閱讀重點轉向教學雜志,利用零碎時間翻閱,課標是我反復研讀的理論書籍,偶爾也讀一些教育著作。聽書是在家學習的好途徑,我主要聽一些提升英語口語的講座。日積月累,書本的精華不知不覺滲入我的思維,指引我的工作,我的課堂越加靈動、豐富,深受學生歡迎。我也積極練筆,先后在國家級核心期刊、省級期刊發表論文七篇。
成長之路有力量。我始終以課改先鋒的標準要求自己,時刻不忘個人專業素質的提升。讀書、培訓、聽課、反思是我學習的主旋律,學生、課堂是我檢驗自己的試卷,把每一節課都打出一個高分,是我每日孜孜追求的目標和堅定不移的信念。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在成長之路上,我將始終堅守一顆赤子之心,忠于三尺講臺,為家鄉的教育事業貢獻我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