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 肖長安
住有所居,安居樂業。這是老百姓對美好生活最本真的訴求和最深切的渴望。住房公積金制度作為國家保障職工住房權利的重要制度性安排,在保障民生、服務群眾、促進房地產業市場健康平穩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今年以來,宜昌住房公積金中心深入開展“獻禮二十大,奮進新征程”系列活動,充分發揮住房公積金在穩經濟大盤、保基本民生中的積極作用,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多措并舉、多點發力,及時調整公積金繳存使用政策,持續提升有溫度的住房公積金服務,真正做到為民、便民、利民、惠民,保障繳存職工的切身利益,寫好群眾滿意“大文章”。

2018年入職宜昌人福藥業的職工崔女士,繳存公積金不足5年,月繳存額1000元(賬戶余額8500元),通過自主補繳25000元,其公積金可貸額度由12.7萬元提升至50萬元,順利購買了總價88.4萬元商品房1套。
在宜昌,像崔女士這樣受益于公積金的群眾比比皆是。據悉,宜昌住房公積金中心推行自主補繳政策,即允許職工自主一次性補繳公積金,解決“額度低”問題。截至9月底,宜昌市共有16533名職工補繳公積金,通過補繳申請貸款7309筆、30.89億元。中心根據職工貸款需求及資金使用狀況,將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由50萬元調整至60萬元。中心還出臺了人才貸款政策,按照人才分類,貸款額度分別為最高限額的1.2~1.5倍,新政策出臺后,如博士生由最高只能貸75萬元提升到最高可貸90萬元。
該市積極推進歸集擴面,解決“貸不了”問題。堅持從實際出發,強化措施,讓更多的職工平等享受到公積金制度的“惠民甘露”。一方面加大政策宣傳,通過向企業法人代表精準推送政策調整短信、進企面對面宣講等多種形式,督促企業為職工依法建繳住房公積金。另一方面,加強部門聯動,形成工作合力。積極爭取市政府和市管委會分別出臺《關于切實做好住房公積金歸集擴面工作的意見》和《宜昌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分配辦法》,將公積金歸集擴面納入縣市區年度目標管理綜合考評,并與增值收益分配掛鉤,進一步調動縣市區參與歸集擴面的積極性。中心一把手帶隊深入9個縣市區,與當地政府對接,組織所有規上企業參會,巡回宣講公積金優惠政策,在全市范圍內初步形成了依法繳存的氛圍。在此基礎上,中心啟動新一輪“雙隨機一公開”行政執法,開門受理職工投訴舉報。抽取執法檢查對象125家,全部完成實地檢查。督促33家單位完成全員建繳,40家未開戶單位開戶繳存住房公積金,新增繳存職工4492人。1—9月,全市共新增住房公積金實繳人數52886人,同比增長8.7%;新增住房公積金歸集額58.11億元,同比增長24.06%。
放寬二套房限制,解決“需求弱”問題。進一步挖掘購房消費潛力,滿足人民群眾第二套改善型住房需求,放寬二套房公積金使用限制,將過去購買二套房提、貸“二選一”,改為允許又提又貸,并將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從50%下調至30%。1—8月,全市使用公積金貸款購房量占商品住房總銷量的24.17%,較2021年上升5.07個百分點。
大力推進“商轉公”業務,解決“還不起”問題。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于商業銀行貸款利率高、還貸壓力大的問題,擴大“商轉公”業務范圍和增加直轉銀行數量。創新“商轉公”擔保模式,繳存職工辦理的商貸銀行不支持直轉業務的,可通過擔保公司擔保的方式進行轉換。1—9月,全市共發放“商轉公”貸款3529筆13.09億元,戶均節約利息支出550元/月;按貸款年限累計計算,可為貸款職工戶均節約利息17萬元。

如何讓事業取得高質量發展?如何為群眾提供高品質服務?在宜昌住房公積金中心,問題的答案簡單明了:依靠黨建引領。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今年以來,宜昌住房公積金中心堅持黨的領導,以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為突破口,以抓黨建工作實效推動公積金工作高質量發展,以公積金事業的發展檢驗黨建工作的成效,實現了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
突出黨建引領。以加強政治建設為統領,旗幟鮮明講政治,通過加強黨員干部思想教育、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等方式,進一步明晰住房公積金的初心和使命,堅定黨員干部政治立場。領導班子及成員率先垂范,強化創新理論,自覺當好“火車頭”“發動機”,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帶頭堅持從嚴治黨,主動落實“走在前列、做好表率”的要求,把新時期加強黨的建設要求貫徹到領導班子建設、發揮核心凝聚作用和住房公積金運行管理各個環節。
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提高政治站位,不斷增強政治領悟力政治判斷力政治執行力。堅持把政治要求融入每一項業務工作中,為公積金中心高質量發展固本培元。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持續增強,黨員和干部職工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黨組織和黨員在促進社會和諧、服務人民群眾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形成勇于擔責任、主動領任務、積極攻難關的濃厚氛圍。新變化帶來新體驗,辦事群眾的滿意度大幅度提升。辦事群眾普遍點贊:到宜昌公積金中心辦事,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樣親切、溫暖、踏實、放心。
支部引領寫擔當。黨建工作為該市公積金事業注入了強大的正能量,中心黨組的凝聚力、創造力、戰斗力顯著增強。在黨建引領下,中心全體干部職工正以飽滿的熱情和良好的精神狀態,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立足民生服務,創新工作舉措,努力推進宜昌公積金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宜昌加快建設高質量發展提供公積金堅強保障。
在高樓村益農果園,小燈籠似的血桃密密麻麻墜在枝頭,還有黃桃、李子、獼猴桃、金桔……果樹成蔭,初現規模,宜昌住房公積金中心黨組書記、主任熊相軍對高樓村鄉村振興工作取得的成效倍感欣慰。“我過來不是觀光旅游的,是來和你們一起干農活的!”熊相軍戴上草帽,擼起袖子,一頭就扎進了桃樹林。
據悉,來到田間地頭擼起袖子“干一次農活”是宜昌住房公積金中心落實“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的一次重要體驗,身入心到、貼地行走、腳踩大地,換位體驗,同地方實際情況來一次“親密接觸”。
不忘初心不能有口無心,牢記使命不能有氣無力。今年以來,中心以推進“筑堡工程”為載體,聚焦群眾訴求需求,共商共建辦實事,全面開展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為更好服務群眾奠定了堅實基礎。宜昌住房公積金中心積極落實“三個一批”,即推出一批惠民政策,化解一批矛盾問題,辦理一批為民實事。扎實推進“筑堡工程”,組建以“一把手”為隊長,6名班子成員及29名中青年干部為主體的“筑堡工程”工作隊,深入社區開展共商共建,為聯系小區解決實際問題。今年以來,中心黨員干部共下基層走訪調研230余人次,收集問題53個,納入問題清單28個,為群眾解決難點堵點問題25個。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新時代、新要求,新跨越、新發展,廣大繳存職工對美好生活尤其是改善住房條件的向往與日俱增,宜昌住房公積金中心將以時不我待的創新意識和擔當精神,持之以恒地推行住房公積金制度,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為宜昌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