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薄弱領域設備更新改造。這已是“設備更新改造”連續兩次出現在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部署要求中,且均被定位成拉動消費的主要動力。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的相關決策部署,央行日前宣布設立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圍繞相關話題,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薄弱領域進行設備更新改造,有利于擴大制造業市場需求,推動消費恢復成為經濟拉動主力,增強發展后勁。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議定事項,人民銀行設立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向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引導金融機構在自主決策、自擔風險的前提下,向制造業等領域發放貸款支持設備更新改造。在方式上,均由金融機構先對特定領域和行業提供信貸支持,中國人民銀行再根據金融機構的信貸發放量的一定比例予以再貸款資金支持。
一年以來,在涉及設備更新改造領域之前,央行已經陸續推出了包括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科技創新再貸款、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等階段性工具,精準滴灌實體經濟。
專項再貸款政策支持領域為教育、衛生健康、文旅體育、實訓基地、充電樁、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新型基礎設施、產業數字化轉型、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等10個領域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
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額度為2000億元以上,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發放對象包括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21家金融機構,按照金融機構發放符合要求的貸款本金100%提供資金支持。
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實行名單制管理。發改委依托推進有效投資重要項目協調機制,會同各地方、中央有關部門和中央企業形成分領域備選項目清單。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自主決策、自擔風險,向清單內項目發放貸款。專項再貸款采取“先貸后借”的直達機制,按月發放。對于金融機構2022年9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清單內項目發放的合格貸款,人民銀行按貸款本金等額提供資金支持。
業內人士表示,設備更新再貸款主要指向社會領域、新基建和制造業轉型升級等,直接作用是促進這些領域設備更新投資。這意味著四季度社會領域投資將保持兩位數高增勢頭,繼續為促投資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