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常國
說話,是表達自己內心思想、感受、感情的一種方式,也是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交往交際的重要渠道之一。說話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話能夠體現一個人品德修養、文化素養、自身涵養。
說話如炒菜燒飯,同樣講究“味道”。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需要在怎樣說話上多下功夫,要把握好說話的三種“口味”。
對群眾說話要保持“土味”。“語必關情方入腦,話須通俗才傳遠。”人民群眾是我們的力量源泉。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始終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與群眾打交道、密切聯系和服務群眾是每名黨員的工作常態和工作重點。密切聯系群眾和服務群眾,就要動嘴,就要學會說帶有“泥土味”、“地方言”的群眾話、“家常呱”,以讓人民群眾聽得懂、聽得順、聽得暖的“方言”、“俗話”,產生思想共振、情感共鳴,從而更好地拉近與群眾距離。同群眾相處要克服官架官態、官腔官調,放低身段、放平語調,用關心關愛、關切體貼的溫暖溫情之話語同群眾交流,如此才能更好地讓群眾吐露真言實情,領導干部才能了解到基層的真情、群眾的實意,從而有的放矢為基層辦實事好事,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對組織說話要保持“原味”。“一言不實,百事皆虛。”講真話、說實話是做人的根本,是共產黨人的本色。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做人要實,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襟懷坦白,公道正派。”黨員和領導干部都是組織精心教育培養起來的、為人民服務的先進分子、優秀人才,他們需要對組織忠誠老實,對人民真心實意。對組織忠誠首先就是要說實話、講真話,保持總結的真憑實據、匯報的原汁原味。堅持用事實說話,不戴“有色眼鏡”看人待事,既不能添油加醋虛構、夸大甚至歪曲事實,也不能降質縮水、短斤缺兩,甚至隱藏不報,報喜藏憂、以對掩錯。對組織講真話、說實話,保持反映匯報問題的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有利于組織更精準地謀劃決策,更準確地認識和評價干部,因人制宜、量才用才,更好地服務群眾、推動發展。
對部屬說話要保持“情味”。“動人心者莫先乎情”。言為心聲,行為心表。人是最有感情,也是最講感情的。為人民情、國家情可以赴湯蹈火,為同志情、戰友情可以榮辱與共。對此,領導干部要學會以情處事,用情管理,發揮非權力性因素影響力、感動力。成熟的人、成功的人,越處高位要職越要懂得謙恭下士的道理。作為領導干部,對部屬而言本身就有一種尊嚴、敬畏感,如何贏得部屬的尊重和支持,怎么說話至關重要。要多用商量的語氣、少用命令口氣安排工作;要多用談心的方式、少用教訓的語氣批評教育;要多用關心的語氣、少用冷淡的語言對待下屬的工作生活,言語之中盡顯情感味、人情味,做到用情待人、以情化人,激發部屬的工作熱情和奮進精神。
領導干部的話風反映著領導的情商,連著作風,關系黨風,關系工作成效,影響事業發展。當好領導干部務必做好說話這篇大文章,通過下好學習之功、實踐之功、思考之功、擔當之功,說話才有底氣、聚人氣, 才能推動各項工作和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