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濟寧市鴻翔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韓康
某道路橋梁工程,設計路段全長是110.235km,路線內設計速度為20km/h,路基寬度7.5m,路段內含有大橋3 座,中橋5 座,大橋長度為76.73m,中橋長度55.21m,該項目的計劃工期為3 個月,工程建設等級為三級公路。
但由于該道路橋梁工程建設中,道路、橋梁過渡段處于軟土地基范圍內,所以在設計橋梁、道路連接點時,要求設計方注意預防“橋頭跳車”現象,提前做好路橋連接點路基的施工處理。目前,該道路橋梁已如期竣工,且整體使用情況良好,符合三級高度公路安全、質量要求。
在道路橋梁工程中,路橋的連接點是影響工程質量的重要因子,其設計、施工質量會對道路橋梁工程的安全性能、整體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究其原因,道路橋梁連接處會對道路上車輛行駛平穩性產生作用力,若連接點設計不合理則會誘發車輛行駛中的安全隱患,造成不可控制的損失。
除此之外,道路橋梁正式運行中,其所處的環境較為特殊,天氣、溫度均會對路橋連接點安全性能產生沖擊。因此,在設計路橋連接處時,需要提前考慮該路段的“抗風壓值”“抗高溫性”“耐腐蝕性”,科學的設計路橋過渡段,保障道路橋梁施工的整體質量。
正是由于道路橋梁連接點的特殊性與質量要求,在設計該路段時,工程設計人員還應注意以下問題:道路橋梁工程中,橋頭引道的設計會是引起路段內“橋頭跳車”現象的主要因素,會直接損害車輛、行人的生命及財產安全。
若設計人員沒有重視連接點道路的平整性,以及路橋過渡段的實際剛度,則會導致路橋連接點的安全性能減弱。
根據銜接點道路橋梁連接點設計方案可知,多數設計人員在設計該路段時,會忽視該路段的獨立設計,沒有單讀規劃道路橋梁工程中的“橋頭引道”,繼而使得路面平整性不高,橋梁承壓能力不符合工程的質量要求。
針對路橋連接處施工設計中的“橋頭跳車”風險,在設計道路橋梁連接處時,需要優化橋頭引道設計。
首先,結合道路橋梁連接處的地質特點,選擇恰當的填料,利用高強度、透水性強、摩擦角大的填料,應對該區域的路面沉降,避免出現“橋頭跳車”問題。
其次,設計人員可在路橋連接點布設“水泥的穩定層”,借此改變該路段的“路堤剛度”,加固路堤,預防路橋連接點的變形隱患。
道路橋梁工程中,橋頭搭板同樣會影響路橋連接點的安全性能,可以起到避免路段沉降差較大的問題,保證路面行車的平穩性。對此,設計路橋連接點時,需要重視橋頭搭板的設計。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臨床上病死率極高的心臟疾病,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抓住搶救時間做好急救和護理有助于贏得下一步治療時間,提高恢復效果[3] 。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模式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疾病治療護理需要有著密切關聯,是整體護理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夠使各項護理工作井然有序,減少資源浪費,提升護理質量。此次研究表明,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方案有著以下優勢:搶救流程設置合理,能夠提升搶救成功率,具備預見性和有序性特征;醫護合作效率高,可提升醫療安全;護理流程規范合理,可減少護理差錯,提升護理完整性與延續性;縮短住院時間,降低醫療費用;提升患者及其家屬滿意度,優化護患關系。
具體來說,橋頭搭板的實際長度應依據道路工程行車時的荷載值,確定行車荷載后,可在橋臺處坡度為5%的區域計算搭板長度。
為保證道路橋梁工程質量,路橋連接處施工時,還需科學選用填充材料。填充材料是道路、橋梁銜接的核心材料,材料強度、粘合度、透水性、壓縮性均會對路橋銜接效果產生影響。所以在道路橋梁施工中,還應選擇符合路橋連接處設計方案的填充材料。
一方面,施工人員可選用輕質的EPS材料,該類材料的承載力較大,符合路橋連接處的質量要求,能夠起到預防路橋連接處沉降,防范該區域斷裂等安全問題。
另一方面,施工人員應選用高強度、透水性能較好的填充材料,如粉煤灰。道路橋梁工程中,相較于其他施工材料,粉煤灰壓縮性小、自重輕,將其用于填筑粉煤灰,可進一步的控制路橋連接點的沉降量。
此外,合理選用施工材料的基礎上,還應科學地計算道路橋梁連接處的路堤寬度,以及橋頭填方時的實際高度,借此發揮填充材料的最大優勢,確保該區域的施工質量。
具體的施工技術要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內容中:首先,確定道路橋梁連接處耳墻一側的高程,然后使用“全站儀”確定該路段的道路中心線,以及橋頭搭板的位置;檢測橋頭搭板布設區域的基底密實度,基層地基密實度高于95%后,根據道路橋梁連接處的搭板設計方案,處理該路段的軟土地基,控制路段沉降值。
其次,采用規范的鋼筋綁扎技術,嚴格的綁扎道路橋梁連接處的鋼筋結構。正式綁扎鋼筋時,需提前清理路段基層項面,隨后布設5 個以上的塑料墊塊,在橋頭搭板邊線部位調整鋼筋結構的綁扎距離。
最后,結合設計圖紙連接鋼筋結構,且采用不同綁扎方法時,還應適當的控制鋼筋結構上的搭接長度。
具體來說,路橋連接處壓實處理時,其施工要點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其一,施工方法。對于路橋連接處的橫向結構物,填筑材料時應該對稱地進行施工作業,同時使用壓路機碾壓橋梁涵洞可以進行機械碾壓的部分,對于橫向橋梁結構物,則可使用“橫向碾壓”施工工藝。碾壓過程中,路橋連接處的橫向結構物頂端填充材料厚度需應不高于1m,碾壓機械應選用中小型振動式壓路機。其他區域碾壓方式為大型、小型壓路機聯合分層碾壓,壓實過程中各個路段中施工填料松浦厚度應低于20cm。
其二,正式施工時,施工人員還應重視路橋連接處橫向結構物的排水處理,提前預防水流對填充材料的沖刷。對此,施工人員可通過“基坑邊坡整形”的方式,保證結構物順利排水。連接處基地平整處理后,應使用碾壓機壓實處理路面基地,同時在橫向結構物實際強度符合設計值后,分層填筑混凝土。
其三,路橋連接處路堤與橋梁結構物的垂直距離不宜太小,若二者間距小于1.5m 時,需要用碎石填筑結構物頂面,并使用水泥級配碎石將連接處的填充材料壓實,壓實后根據材料特性,定期的進行養護。
在道路橋梁連接處的質量指標中,路橋銜接點的排水性同樣重要,所以在道路橋梁連接處施工時,還應注意連接處的排水工作。道路橋梁工程投入使用后,降雨量、路基含水量均會對路橋連接質量產生影響,確保連接處路基路面排水處理,可以有效的增強道路橋梁連接路段的安全性、穩定性,避免路面出現沉降、裂縫問題。
首先,施工人員應根據路橋連接處的地理環境、地質條件、氣候變化、施工設計方案,對比不同施工材料的透水性,選出最恰當的施工材料。隨后按照路橋連接處的整體設計,規劃排水路徑,用透水性較強的施工材料將排水管布設在路基結構中,同時設置“急流槽”,增強該路段的排水效果。
其次,若路段內存在軟土地基,在排水處理時,還應提前處理軟土地基,或通過保護軟土層的方式,維持路橋連接處的穩定性,避免雨水滲入。
最后,及時清理路橋過渡路段中砂石、塵土等廢棄物,以免廢棄物積聚后導致排水通道受阻,影響路橋排水效率。
為建設高質量的道路橋梁工程,在路橋連接處施工時,還應加強連接點施工質量管理,做好施工質量檢驗工作。
具體來說,首先,路橋連接處施工時,需提前將橋臺區域的積水排除干凈,并將高強度的碎石材料、混凝土材料填充到橋臺基坑處,確?;用軐嵍群?,開始施工作業。施工期間,路基、橋梁橋臺的結合部位還應布設厚度為0.15m 的排水槽,以及設有排水槽的滲水墻。墻面可使用混凝土鋪筑,同時將透水性較強的水管設置在墻體底部,使其能夠將雨水排出路基。
其次,施工人員應嚴格按照路橋連接處設計方案進行施工作業,科學地配置填筑材料、級配碎石厚度。橋臺施工時,應避免使用大型壓實機械行駛,以免擠壓橋臺后影響橋梁結構穩定性。最后,路橋連接處的基坑、路基、路面施工時,均需加強排水施工作業,碾壓過程中填料厚度需小于20cm。道路橋梁連接處的各區域施工結束后,施工人員應加強質量管理,針對性的測量該路段內檢驗項目的質量參數,并按照檢驗項目的允許偏差,評估路橋連接處的施工質量。
綜上所述,為確保道路橋梁工程的整體質量,增強道路行車的安全性與平穩性。相關人員應優化道路橋梁工程中的路橋連接點設計,重視連接點施工中的碾壓、壓實處理,科學的計算路橋連接點處橋臺、路堤、邊坡的施工參數,合理控制連接處施工項目的允許偏差,保障該路段的施工質量,有效的防控路橋過渡段的安全風險,提升道路橋梁工程的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