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張虎飛 周文佳
1 山西清宇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2 山西中瑋環能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山西省污染防治2018年行動 計劃的通知》晉政辦發[2018]55號:汾河、桑干河流域現有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全部按照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三項主要污染物指標穩定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標準》(GB3838-2002)中的V類標準的要求,采取提標提效措施。
位于晉中地區的甲乙兩污水廠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的號召,將甲乙兩座污水處理廠進行提標改造設計,將現有的污水廠出水水質中COD、氨氮、總磷三項標準由一級A提高至地表V類標準,同時考慮綜合利用污水廠的現有土地。
甲生活污水處理站原設計規模為3000m3/d,采用AAO+過濾+次氯酸納+紫外線聯合消毒工藝,具體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出水水質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
圖1 甲生活污水處理站工藝流程圖
原甲生活污水處理站設計進水水質見表1。
表1 現狀甲污水處理廠設計進出水水質(mg/L)
甲生活污水處理站現日進水量為700~800m3,小于總規模的30%。根據山西省地方標準《山西省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報批稿)與《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報批稿)中水質要求,該污水處理站出水排入地表Ⅴ類水體,COD、NH3-N、TP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V類水標準限值,TN≤10mg/L,其余指標執行一級A標準。
乙生活污水處理站設計處理規模為1600m3/d,主要處理河東生活區、學校、飯店排放的沖廁、洗浴、廚房等生活污水,出水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A排放標準。具體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乙生活污水處理站工藝流程圖
原乙生活污水處理站設計進水水質見表2。
表2 現狀乙污水處理廠設計進出水水質(mg/L)
乙生活污水處理站運行至今,各單體建、構筑物建設良好,現實際日處理能力為 500~600m3,現狀污水處理站出水水質指標可達原設計出水要求,但無法滿足省、市環保部門的最新要求(出水水質COD、NH3-N、TP 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V 類標準限值要求,其余執行《GB18918-2002》中一級標準的A標準)。
甲站現狀出水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無法滿足當前環保要求;現狀污水處理站進水量少,不到設計規模的30%,調節池水泵一天啟用兩次,不能連續運行;現狀AA/O池內彈性填料散落、污泥淤堵,部分曝氣盤堵塞,曝氣不充分;纖維球過濾器長時間未用,內部纖維球填料板結無法正常使用。
乙站現狀進水COD、NH3-N、TP濃度值高于原設計值,現狀污水處理站無深度處理工藝,缺少化學除磷功能;原CAST池對COD、NH3-N、TP等去除效果不能達到出水要求;現狀出水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排放標準中的一級標準, 無法滿足當前環保要求。
通過對甲乙兩座污水處理站現狀進出水水質、現狀工藝流程以及實際運行中存在問題的分析,若要考慮出水COD、NH3-N、TP三項穩定的地表V類標準且同時考慮綜合利用現有土地,現有工藝很難實現這一目標。在現有建(構)筑物挖潛的基礎上,需尋求新的深度處理工藝來實現真正的出水水質穩定達標。
本次提標改造工程主要分為2部分:對現有構筑物的改造;新增深度處理設施及配套的預處理構筑物。
2.1.1 甲污水處理站
根據《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50013-2006)綜合生活用水定額平均日110~180L/cap·d,并參考污水站所在地翠峰鎮現狀實際人均用水量,確定本次工程處理規模由原設計規模3000m3/d降低為1500m3/d,較為實際合理,同時改善該站進水量不到設計規模的30%的問題。改造內容:
污水處理站現有AA/O池1座,是本工程污水處理的核心構筑物,用于生物脫氮除磷。為提高生物處理段脫氮除磷效果,將AA/O改造為改良AAO。按計算結果重新分配各池容積,原有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有效容積分別為361m3、361m3、1106m3,通過增加廊道間隔墻更改各池容積,改造后Ⅰ段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有效容積分別為125m3、735m3、80m3,停留時間分別為2h、11.8h、13h,Ⅱ段缺氧池、好氧池有效容積分別為125m3、34.6m3,停留時間分別為2h、0.5h,更換池底老舊曝氣盤,更換攪拌機、推流器、內回流泵,加蓋保溫,于缺氧池前端投加碳源。
2.1.2 乙污水處理站
現有CAST池脫氮除磷效果較差,本次改造向原CAST池內投加懸浮式填料,將CAST池內攪拌器更換為填料專用攪拌器,同時更換池底曝氣系統,配套填料專用曝氣器。填料投加比約為30%,可根據水質情況分批投加。
2.2.1 甲污水處理站
為了保證出水穩定新增深度處理設施,包括中間水池、混凝沉淀池、過濾間、清水池等。主要功能是進一步去除有機物、SS、TP等。
新建一座中間水池,新建尺寸為L×B×H=7.5×6.0×4.0m,1座,有效水深H=3.5m。配套主要設備如表3。
表3
新建一體化凈水設備。新建尺寸:L×B×H=7.0×3.0×3.5m。新增一體化凈水設備2套,包括混凝池及斜板沉淀池,用以去除污水中的COD、TP等污染物質。主要設備見表4。
表4
2.2.2 乙污水處理站
本次工程新建 1 座深度處理間,內設反硝化設備、混凝沉淀設備、中間水池2#設備及加藥設備,用以進一步去除原水中的總磷、總氮等污染物質。內設反硝化設備、混凝沉淀設備、中間水池2#均為鋼制一體化設備,處理量Q=1600m3/d,鋼制防腐。
主要設計參數:反硝化負荷:0.52m3/m2·h;PAC 混合時間:t=2.0min;混凝時間:t=25.0min;斜板沉淀池表面負荷:8.0m3/m2·h;加藥量:PAC加藥量為167mg/L(濃度10%液體),碳源加藥量為281mg/L(濃度58%工業級粉末)。
深度處理間的主要設備見表5。
表5
甲污水處理站投資概算總額為981.07萬元 ,乙污水處理站投資概算總額為1088.74萬元,設計出水水質COD、NH3-N、TP 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V類水標準限值,TN≤10mg/L,其余指標執行一級A標準。部分出水指標可優于上述排放標準。
目前,甲乙污水處理站已建成且正常運行,出水水質穩定。運行期間,甲污水處理站實際進水量 700~1000m3/d,乙污水處理站的實際進水量,600~800m3/d,甲污水處理站主要進出水質指標如表6所示,乙污水處理站如表7所示。
表6 甲污水處理站主要進出水質指標
表7 甲污水處理站主要進出水質指標
運行期間,污水廠水質監測結果顯示,出水水質雖在一定范圍內有波動,但各項指標均能穩定達到設計要求的水質標準。
北方小城鎮有諸多類似的污水處理廠,因出水水質標準要求僅為一級 A,且對脫氮、除磷要求較低,生物池厭缺氧段水力停留時間分配不合理。若需進行提標改造,本工程的實施具有典型的借鑒意義。
本工程在綜合利用原有占地的基礎上實現了生活污水出水水質中COD、NH3-N、TP 三項由一級A排放標準提升至地表V類水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