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利君,許澤寧,王海紅
(1.安徽云路交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88;2.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88)
高速公路信息化可實現對其全壽命期的精細化、流程化管理。計量支付是高速公路建設中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施工成本控制的關鍵,也是質量管理與進度管理的基礎,實現其信息化至關重要。安徽省滁天(滁州—天長)高速公路建設中在傳統計量系統的基礎上加以創新,以工程量數量表為橋梁實現資料系統與計量系統的一體化管理。施工單位的基礎數據填報人員對每道工序下資料表格進行填寫,并形成審核意見,工序對應的所有表格數據經審核合格后才能填報工程量數量表,待相關人員對數量表進行認可簽字后方能進行計量。通過資料系統與計量系統的無縫銜接,既保證施工完成情況,又保證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從而規范計量支付。
計量支付過程的復雜性和系統性決定了需在源頭保障計量數據的準確性,若由于源頭數據錯誤造成后期反復計算則得不償失,保證數據準確是基礎亦是重點。而采用人工填寫方式,不僅填寫量大,而且出錯率較高。因此,亟須運用互聯網技術將計量支付進行流程化控制。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利用軟件處理高速公路管理中的業務信息已成共識。國外在高速公路項目管理方面的軟件有Microsoft Project、PMIS(Proj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等,這些系統根據本國的結算方式研發而成,為計量支付提供了極大便利。由于中國不同的計量模式及項目運作機制,國外的系統并不適用。
近年來中國高速公路建設環境的逐步改善為高速公路信息化提供了載體,信息化觀念的逐步深入及技術的逐步發展為高速公路信息化提供了技術支撐。在技術和環境的雙重加持下,國內出現了成熟的項目管理和工程結算管理軟件,如長沙理工大學先后研發了廣東廣深(廣州—深圳)高速公路、湖北宜黃(宜昌—黃石)高速公路管理軟件,長沙全程迅通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開發了邵懷(邵陽—懷化)高速公路計量支付系統。雖然這些系統可進行計量數據的審核審批,但若涉及重要資料的存檔,還需進行重復簽名。
內業資料是對施工原始資料的統稱。記錄內業資料時應確保每一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工序記錄準確、具體施工工序的施工時間和過程記錄準確,即填報完整且準確的資料。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內業資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很難得到保證,主要表現在:1)重外業、輕內業。大多數項目建設中存在重外業、輕內業現象,不及時整理內業資料,導致資料整理滯后于工程進度。由于工程建設項目的流動性強,人員經常變動,一旦任務交接不及時,加上工程進度持續推進,內業資料將不斷積壓,資料的準確性很難得到保障。2)標準不統一。隨著建筑行業管理手段的信息化,內業資料的完整性、內容的真實性及填寫的及時性等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在宏觀層面依然沒有統一的管理標準可依。標準不統一,導致各建筑單位各行其是,給工程建設檢查帶來麻煩,對工程結束后的檔案工作不利。3)資料不真實。項目上對資料只整不理的處理方式造成內業資料的整理進度未與施工進度同步,后期可能遺忘相關資料數據,只能通過臨時補齊資料的方式應付檢查,加上時間緊迫,很難保證資料的真實性。這些未能體現施工真實情況的資料不僅很難保障施工質量,而且在以后出現工程質量問題時很難找到依據。
為解決內業資料填報不統一及無序的問題,滁天高速公路建設中通過統一用表并將工序與工序用表對應,提高資料填報的統一性、資料填報過程的有序性。具體做法是在工程開工時就進行分部分項工程劃分,確定各分項工程的工序,在檢驗批用表中配置好每道工序需要的表格。資料填報人員只需在分項工程下選擇添加相應的檢驗批用表,對應的表格就會按照設定的順序自動鏈接過去,根據表格順序及填報要素進行相關內容填報即可。
為解決以往計量過程中資料填報不完整的問題,滁天高速公路建設中引入工程量數量表,實現“資料未完成不計量”。具體做法是在每道工序開工前填寫對應檢驗申請批復單,監理人員認定具備開工條件后方可進行對應工序的開工。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需根據具體情況填寫工序下對應測量表、檢測表、試驗用表等,只有當這道工序所有資料都填報完成并經相關人員簽字后才能填寫工程量數量表。而一個完整的工程量數量表是計量的前提,只有在填好數量表并經審核人簽字后,在計量系統中才能導入相應數量表,形成工程量清單,進而進行計量支付。
以滁天高速公路1標段YK6+169.6中央大道分離立交工程為例,其中一個分部工程為0-2#墩臺基礎與下部構造,該分部工程下的一個子分部工程為2#墩樁基,該子分部工程下的分項工程2-2#樁基澆筑由4個工序組成,分別為2-2#樁基放樣、2-2#樁基成孔、2-2#樁基澆筑、2-2#樁基評定。下面以2-2#樁基澆筑這道工序為例闡述資料系統與計量系統的一體化管理。
(1)通過統一用表保證資料填報的統一性。在后臺的檢驗批用表中設置好樁基澆筑工序需要用到的表格,包括檢驗申請批復單、鉆孔樁灌注混凝土施工前檢查表、混凝土和砂漿施工配合比通知單、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試驗檢測報告、硬化后水泥混凝土性能試驗檢測報告、水下混凝土灌注原始記錄表、工程量數量表(見圖1)。

圖1 樁基澆筑檢驗批用表
(2)通過工序及工序用表保障資料填報過程的完整性和有序性。設置好樁基澆筑工序需要用到的表格后,在分部分項工程劃分下即可看到對應的表格(即工序及工序用表對應),施工單位的基礎數據填報人員在施工記錄臺賬中按表格順序及每個表格的要素填寫相應內容(見圖2、圖3)。

圖2 分部分項工程劃分

圖3 填寫資料
滁天高速公路建設中通過引入工程量數量表實現“資料未完成不計量”。工程量數量表的填報以完成每道工序的資料為基礎,即只有當2-2#樁基澆筑工序的檢驗申請批復單、鉆孔樁灌注混凝土施工前檢查表、混凝土和砂漿施工配合比通知單、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試驗檢測報告、硬化后水泥混凝土性能試驗檢測報告、水下混凝土灌注原始記錄表全部填寫完成并經審核人簽字后,才能進行工程量數量表填報。工程量數量表填報完成(包括簽字)才代表這道工序完成(見圖4)。

圖4 工程量數量表
工程量數量表經審核人簽字后,才可通過施工主體計量中的分項單元清單導入2-2#樁基澆筑工序下工程量數量表的數據,計量數據與資料數據完成掛接(見圖5)。

圖5 計量數據與資料數據的掛接
導入工程量數量表中的數據后,在工程量清單中可查看所有材料的計量數據,包括合同工程量、復核工程量、變更后工程量、已計量工程量及金額等關鍵信息。圖6方框中數據為2-2#樁基澆筑工序下φ1.7 m(清單編號為405-1-1-6)的工程量數據。

圖6 2-2#樁基澆筑工序下φ1.7 m工程量清單
雙擊工程量清單中對應的清單編號,可查看具體工序下某項材料的計量數據。圖7方框中數據為2-2#樁基澆筑工序下工程量數量表中φ1.7 m(清單編號為405-1-1-6)的計量數據。

圖7 2-2#樁基澆筑φ1.7 m計量數據
(1)引入電子簽名,保障資料的合法性。內業資料需合法,而資料合法與否首先要判斷是否按規定對其進行簽認。推進資料系統信息化的首要問題是解決資料的簽名問題。滁天高速公路建設中使用的資料系統和計量系統均支持兩種數字簽名方式:第一種是實時手簽,通過觸屏手機或直接拖動鼠標進行實時姓名簽署;第二種是簽章簽名,通過用戶名密碼調用存取的唯一電子簽名章加蓋簽名。兩種簽名方式均支持客戶端、移動端,并對印章、簽名用戶信息數據進行加密,確保其安全性。系統自動記錄印章、簽名背景信息,如人員IP地址、簽字(章)時間、簽字(章)性質、簽名類型等,通過印章簽名與手簽體也能進行痕跡分析,確認簽名的真實性。
(2)資料線上審批,方便流轉。系統按照數據填寫→表單流轉→工程量數量表填報→導入數量表完成整個流程。在系統中提前設置好每道工序需要填報的表格,這些表格都事先經過專家評審,確保樣式、流程的規范化及公式計算自動化。由施工單位填表人在權限范圍內填報數據,表單自動從該標段的工程劃分中讀取工程部位、所屬單位工程、所屬分部工程、分項工程編號等基本信息,數據填報后系統自動提交下一審核人簽字。這些表格全部完成簽字后,再填報相應工序下的工程量數量表,待審核人簽字后才能對這道工序進行計量支付,確保工序的完成情況及資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3)與電子檔案系統協同管理,方便后續組卷。通過引入電子簽名,省去了資料填報后再打印出來簽字蓋章的流程,在線即可查看資料填報情況及與之相關的計量文件審批進度,資料完整的電子文件可直接自動組卷至檔案系統,實現電子檔案與計量支付、資料系統的協同管理(見圖8)。

圖8 自動組卷
(4)二維碼驗證,方便查看資料。所有資料均支持打印功能且每份資料可生成獨立的二維碼。通過手機端掃描二維碼,可直接查看資料中的數據,辨別該資料是否與平臺數據一致,解決識別防偽驗證的問題(見圖9)。

圖9 二維碼驗證
滁天高速公路建設中以資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為基礎,輔以電子簽名技術,以工程量數量表為橋梁,嚴格把控資料填報過程,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通過資料系統與計量系統的無縫銜接,實現兩者的一體化管理。資料系統與計量系統的一體化管理改變了建設項目重外業、輕內業的現狀,規范了資料填報過程,嚴格把控資料填報質量,提高了資料填報的準確性、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而從源頭上提高計量數據的可靠性,使項目的計量支付取得量的突變、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