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滕飛
山西省運城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所 山西省運城市 044000
汽車事件記錄系統(EDR)是由一個或多個車載電子模塊構成,具有監測、采集并記錄碰撞事件發生前、發生時和發生后車輛和乘員保護系統的數據功能的裝置或系統。EDR 記錄的數據主要包括車輛速度、最大縱向(橫向)速度變化量、發動機轉速、油門踏板位置(或節氣門開度)、制動踏板操作情況、轉向輸入角度、ABS狀態、ESP(ESC)狀態、安全帶狀態及安全氣囊狀態等。
2021 年3 月5 日19 時44 分許,一輛某號牌電動兩輪車沿金山區松衛南路由南向北行駛到后崗一號路路口處向西實施左轉彎行駛過程中,遇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沿松衛南路由北向南行經路口,發生兩車碰撞,造成某號牌電動兩輪車駕駛人受傷及兩車損壞的道路交通事故。要求對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事發時的行駛速度進行鑒定。
1、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EDR 資料檢驗所見主要內容

表1 CDR 讀取文件信息
2、車輛檢驗所見主要內容
(1)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車輛識別代碼為LSVAF40C0Lxxxxxxx。(2)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左前翼子板向后發生變形(受力偏小);前保險杠脫落,左側部有刮擦痕跡;左前輪輞有刮擦痕跡;前牌照左側部自左向右翹起;前擋風玻璃左側呈放射狀破裂;發動機艙蓋向后發生彎折,中部向后發生凹陷;散熱器中部向后發生凹陷;進氣格柵中部向后發生凹陷;發動機艙蓋、進氣格柵及散熱器中部凹陷變形整體近似圓柱形狀(受力偏大)。(3)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裝備的輪胎胎壓正常、輪胎磨損在正常范圍及與出廠規格、型號一致。(4)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車輛總行駛里程為4416km;方向盤下方的OBD 接口、加速踏板及制動踏板完好;駕駛員及前排乘員的安全帶未鎖止、安全氣囊未打開。(5)某號牌電動兩輪車防護杠右側向左發生變形;右前中部飾板罩局部破損;前擋泥飾板罩及右前減震器固定螺栓表面附著有藍色異物。

表2 記錄事件1 系統狀態相關數據

表3 記錄事件1 碰撞前5s 數據

表4 記錄事件2 系統狀態相關數據
3、事故現場圖及事故現場照片檢驗所見主要內容
(1)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在路面未留下制動時車輪抱死拖印及側滑印。(2)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正面中部與路緣外一棵樹相互接觸發生碰撞(受力較大)。

表5 記錄事件2 碰撞前5s 數據
4、事發路段視頻檢驗所見主要內容
(1)畫面逐幀播放時出現幀率不穩現象,無法確定幀率。(2)畫面顯示左前部與某號牌電動兩輪車右側部相互接觸發生碰撞。(3)畫面顯示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車輛輪廓模糊,不具備選取或設定參照物條件。(4)畫面顯示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未在路面留下制動時車輪抱死拖印及側滑印。(5)畫面顯示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左前部與某號牌電動兩輪車右側部相互接觸發生碰撞。

圖1 車輛檢驗照片

圖2 事故現場照片及事故現場圖

圖3 事發路段視頻截圖
根據車輛、事發路段視頻、事故現場圖及事故現場照片檢驗所見主要內容分析: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左前部先與某號牌電動兩輪車右側部相互接觸發生碰撞,約幾秒后,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正面中部與路緣外一棵樹相互接觸發生碰撞后停置。
1、EDR 記錄信息與本次事故的關聯性
經分析:EDR 的兩次記錄事件均為本次事故產生,且事件1 為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左前部與某號牌電動兩輪車右側部相碰撞產生(側面碰撞),事件2 為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正面中部與路緣外一棵樹相碰撞產生(正面碰撞)。
主要依據:(1)現場檢驗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識別代碼與EDR 讀取信息中的車輛識別代碼一致;(2)現場檢驗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總行駛里程數與EDR 數據中的車輛總行駛里程數基本相符;(3)事故發生時間與EDR 數據中的車輛時鐘內容基本相符;現場檢驗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駕乘人員安全帶及安全氣囊狀況與EDR 安全帶及安全氣囊部署的命令相吻合;(4)現場檢驗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碰撞部位(左前部、正面中部)的受力方向及大小分析得出的橫向速度變化量方向及大小、縱向速度變化量方向及大小,分別能與EDR 記錄事件2、1 相互吻合;(5)通過對比EDR 兩次記錄事件中的車輛時鐘、事件編號、碰撞類型信息,確定事件1(側面碰撞)在前,事件2(正面碰撞)在后;(6)事故形態與EDR 的兩次記錄事件相互吻合。
2、EDR 記錄信息的完整性分析
EDR 兩次記錄事件狀態均顯示為完整狀態,因此可將EDR 兩次記錄事件進行對比并銜接,得出以下表6 內容(陰影部分為兩次記錄事件重疊部分):
3、EDR 記錄車速數據的有效性分析
經分析:EDR 記錄的車速數據具備有效性。
主要依據:(1)現場檢驗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輪胎胎壓正常、輪胎磨損在正常范圍及裝備的輪胎與出廠規格、型號一致,可排除因輪胎規格與出廠設置輪胎規格、型號不一致、輪胎胎壓過低造成對EDR 車速準確性的影響;(2)事故現場路面未留下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車輪抱死拖印、側滑印,結合表6 制動踏板打開前數據,可排除因車輪抱死或滑動對EDR 車速準確性的影響。

表6
由于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在事故現場路面未留下制動時車輪抱死拖印及側滑印,故無法利用制動痕跡根據功能轉換原理計算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事發時的行駛速度。
由于事發路段視頻監控畫面出現幀率不穩現象,無法確定幀率,同時因畫面顯示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車輛輪廓模糊,不具備選取或設定參照物條件,故無法利用視頻根據運動學公式計算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事發時的行駛速度。
利用EDR 記錄信息,結合事故形態分析: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事發時(制動時)的行駛速度約為84km/h。
主要依據:分析表6 數據內容可得出,某號牌大眾汽車牌小型轎車在與某號牌電動兩輪車相互接觸碰撞前0.5s 之后(即-3s~0s),車速逐漸降低,加速踏板開度變為0%,制動踏板狀態變為打開,方向盤先向右轉,約2s 后又向左轉,約1s 后與路緣外一棵樹發生碰撞。
通過采集、分析汽車事件記錄系統(EDR)所記錄車輛狀態、駕駛人反應動作等數據,結合對道路交通事故現場人、車、路面等客體的勘查及檢驗信息,能夠為道路交通事故車速鑒定提供真實、客觀、準確的車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