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8月16日至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遼寧考察。這是1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錦州市考察遼沈戰役紀念館時,親切會見老戰士老同志和革命烈士親屬代表。圖:鞠鵬/新華社
遼沈戰役的勝利,充分體現了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高超的戰略眼光和戰略謀劃。解放戰爭時期我們黨同國民黨的大決戰,既是兵力火力之戰,更是民心向背之爭。遼沈戰役勝利是東北人民全力支援拼出來的,淮海戰役勝利是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來的,渡江戰役勝利是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決定事業興衰成敗。只要我們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就能擁有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強大力量。學習黨史是每一位黨員的義務。要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把學習黨史作為必修課和常修課。
中小企業聯系千家萬戶,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希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聚焦主業,精耕細作,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為中小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加大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堅定企業發展信心,著力在推動企業創新上下功夫,加強產權保護,激發涌現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20年來,非盟引領非洲國家在聯合自強、發展振興和一體化建設的道路上闊步前行,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維護多邊主義、捍衛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的征程中展現非洲力量。中國和非洲歷來是休戚與共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中國同非盟關系歷經國際風云變幻的考驗,合作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為傳承中非傳統友好和加強新時代團結合作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我高度重視中非盟關系發展,愿同薩勒總統和非盟成員國其他元首一道努力,以中國非盟建立外交關系20周年為新起點,弘揚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全面落實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成果,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堅定相互支持,不斷增強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為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
中朝兩國山水相連,傳統友誼歷久彌堅。我同總書記同志就規劃兩黨兩國關系發展藍圖、充實中朝友誼時代內涵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中朝友好更加深入人心,兩國交流合作持續推進,雙方在彼此重大關切問題上相互支持,彰顯了中朝傳統友誼的蓬勃生機。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中方愿同朝方保持戰略溝通,加強協調合作,共同維護好、鞏固好、發展好中朝關系,更好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為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作出貢獻。
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強化黨和國家對重大科技創新的領導,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優化配置創新資源,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大幅提升科技攻關體系化能力,在若干重要領域形成競爭優勢、贏得戰略主動。要以完善制度、解決突出問題為重點,提高院士遴選質量,更好發揮院士作用,讓院士稱號進一步回歸榮譽性、學術性。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把節約資源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領域,推進資源總量管理、科學配置、全面節約、循環利用,提高能源、水、糧食、土地、礦產、原材料等資源利用效率,加快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要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工作,嚴格條件、規范程序,探索解決改革中的深層次問題。要健全適應鄉村特點、優質高效的鄉村醫療衛生體系,讓廣大農民群眾能夠就近獲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醫療衛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