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麗 逯 陽 (大連外國語大學(xué) 116044)
很多時候,羅塞蒂的愛情詩與宗教詩不能畫出截然的界限,正如她的愛情觀與宗教信仰交織裹縛難解難分,這與她的個人經(jīng)歷不無關(guān)系。她16歲的時候父親重病,隨之而來的家庭經(jīng)濟狀況拮據(jù)更使生活雪上加霜,從此死亡的陰影不斷籠罩在詩人心頭。母親和姐姐對宗教的篤信對她產(chǎn)生深刻影響,加之自己的身體也出現(xiàn)嚴重狀況,宗教在她的生命里越來越舉足輕重,她也越來越關(guān)注死亡。然而,死亡的陰影不能阻擋詩人對生活的熱忱,尤其是對愛情的向往,雖然終身未婚,卻有兩次深刻的戀愛經(jīng)歷,據(jù)說皆因信仰不同而分手。詩人將愛情失落后內(nèi)心的震動及憶念落在筆尖,化為詩行,讀來格外動人。
眾人猜測詩人對愛情的止步皆因?qū)ψ诮痰尿\,真實的原因是個秘密,詩人至死都未吐露。或許,她的一切堅持和抉擇,都是源于那顆浪漫的靈魂,這一點可以從她的詩歌中得到印證。
詩人早期的代表作《小妖精的集市》講述了兩姐妹被小妖精引誘吃禁果的故事。妹妹蘿拉沒能抵制住誘惑,用金發(fā)換來果子,一口氣吃了個夠。她有所不知,這是有魔力的果子,吃過一次就會時時渴望,然而卻沒有人能再次吃到。在強烈的渴望中蘿拉的生命轉(zhuǎn)向枯竭,姐姐莉姬為了解救妹妹尋到小妖們乞求他們賣給她一些果子讓她帶回去給妹妹吃。只有她先嘗過之后小妖才肯賣給她,她拒絕,一動不動站在那兒,“好像水流中一枝百合花/…… 像一座莊嚴的處女城/高揚起鍍金的尖塔和圓頂”。1小妖們把果汁抹在她臉上,她咬緊牙齒就是不吃,最后帶著滿臉的果醬回家。蘿拉如饑似渴得允吸她的面頰,終于對自己的姿態(tài)生出厭惡并暈倒,醒來之后又恢復(fù)之前的勃勃生機。
顯然,這首詩有著強烈的宗教色彩,它諷喻了情欲的誘惑,將其視為禁果。蘿拉的欲望和墮落是丑惡而應(yīng)受鄙夷的,莉姬堅貞清純才是女性的榜樣。同時,莉姬也代表了詩人對愛情的信念,它應(yīng)該是完全純潔的,不摻雜任何肉欲的。人們應(yīng)該像信奉宗教般信仰愛情,對身體欲望的迷戀只會將它玷污。詩人對愛情充滿了這種浪漫而圣潔的期待,也許正是這一點阻止她走入婚姻。
詩人在與戀人順利交往的日子里寫下的大部分是愛情詩,文字里有著抑制不住的渴望與喜悅,例如,《在那兒,要么在別處》:“在那兒,要么在別處,一定有/一張臉我不曾見過,一種聲音我不曾聽到/一顆心還不曾—從來不曾(呵,可憐我!)/回答我的話語……”2山這邊海那邊,或近或遠或遠或近,你的愛人一定在等你。對愛的渴望總是如少女的熱忱,熱切而真摯。
又如,《生日》:“我的心像一只歡唱的鳥/窩兒在雨潤露滋的嫩芽間/我的心如同一棵蘋果樹/累累的果子把樹枝兒掛彎/我的心好似斑斕的海螺/浮游在波浪不興的水面上/我的心比所有這些都歡/因為我的情人來到了我身旁/備好我錦緞羽絨的高座/用毛皮和紫料子把它裝點/刻上帶著百翎斑的孔雀/刻上野鴿子和石榴的圖案/再做上鍍金嵌銀的葡萄/做上葉瓣和純銀的百合花/我的生活也有了個生日/因為 ,我的心上人兒來啦。”3心上人到來之前詩人心情如此激動,并且還要錦緞羽絨、鍍金嵌銀的隆重接待,可見對于羅塞蒂,她的情人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可以耳鬢廝磨唇齒交錯的情人,而是要莊重迎接盛禮相待的貴賓,她的愛情充滿了中世紀(jì)貴族小姐的優(yōu)雅與浪漫。同時這里又提到了百合花,它與莉姬的百合花源出一處,圣潔高雅,不容玷污。詩人的愛情一定要像百合花一樣純潔無暇,容不得半點俗世的塵埃,這是何其浪漫而天真的感情。
值得注意的是,“要么在那兒,要么在別處”,這兩個“要么”無形中道出了人世機緣的無常。即使你堅定地相信愛情的存在,也只能被動地等待命運的安排,你不知道該向何方去找尋。嫩芽間的鳥窩、掛滿果子的樹枝、浮在海面的海螺,也許是詩人無心的比喻,但是所有這些意象都不是能夠持久存在的,在羅塞蒂的潛意識里,歡樂背面永遠暗藏危機。
羅塞蒂的敘事長詩《王子的歷程》告訴人們愛為時已晚,歡亦已太晚。公主被巫婆的咒語鎖住無法動彈,在深林深處的木屋里等待王子前來為她接觸詛咒。王子在途中受到種種誘惑一再耽擱,終于到達時一切已是太晚4。
《歌》這首短詩用樸實無華的語言描寫對已逝情感的淡淡憂傷。愛終究是不能持久,所以詩人說愛人哪,你愿惦記就惦記,你愿忘記就忘記;而詩人自己,也許會記得,又或許會忘記。記得還是忘記,與詩人似乎都不會在意,但是這段愛情如若不是留下深入骨髓的痛,又何必選擇忘記?
《愛情三重奏》描述了三種女性追求愛情的三種悲劇命運。第一個女人妖艷浪蕩,在戀愛中倍感羞恥;第二個女人愛慕虛榮、精于算計,婚姻中缺乏真愛而漸漸變成粗俗愚鈍的主婦;第三個女人尋死覓活也無法追求到理想的愛情,在無奈和失望中死去。詩人失望地宣告,不論如何作為,理想的愛情終是無法得到的。
羅塞蒂詩作中透出來對愛的渴望很難讓人相信宗教是她孤身面對后半生的真實理由。她一定是在尋找什么,一定不僅僅是一種穩(wěn)定的關(guān)系,凡庸的愛情只是俗不可耐的把戲。或許她終身在追求極致的美,美與愛情不可兼得的情況下,她做出了一個詩人最為理智的抉擇。馮驥才先生說過,行為的浪漫不過是表面的浪漫,真正的浪漫是靈魂的浪漫。而克里斯蒂娜·羅塞蒂,她有一顆浪漫的靈魂。
注釋:
1.飛白. 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詩選[M].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208-232.
2.朱云奇. 世界名詩精選·朝圣者的靈魂[M]. 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1994:17.
3.黃杲炘. 英美愛情詩萃[M].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2:52-53
4.胡宇.“墮落的夏娃”與愛情——克里斯蒂娜·羅塞蒂詩歌探析[J].赤峰學(xué)院學(xué)報(漢文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