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謙剛
中國人愛存錢的習慣自古有之。綜合《中國統計年鑒2021》,以及國家統計局數據,對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在內的36 座重點城市2020 年的住戶存款余額、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費支出等進行統計,顯示有11 座城市的住戶存款余額超萬億元,他們全部來自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北京以4.29 萬億的住戶存款余額排在第一位,上海、廣州分列第二、第三位。
由于不同城市經濟規模及人口的差別較大,單純看住戶存款余額不一定能真切反映城市的儲蓄水平。引入常住人口指標計算之后,北京住戶人均存款余額19.59 萬元領跑榜首,上海緊隨其后,浙江省會城市杭州住戶人均存款余額排在第三位。
二線城市太原、大連在前十位之列,其中太原住戶人均存款余額11.12 萬元,超過一線城市深圳以及江蘇省會城市南京。GDP 萬億級城市合肥排名靠后,住戶人均存款余額不足6 萬元。
對一個普通居民來說,日常開支之后,可以拿來儲蓄的錢畢竟是少數。2020 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達到65.89%,這意味著近三分之二的收入都用于消費上。
分地區看,甘肅、青海、四川、云南、湖南、重慶等6 個地區消費支出占比超過七成。北京、上海、浙江3 個發達省份消費支出占比均不到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