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指明了黨和國家事業的前進方向。在報告中,“團結奮斗”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關鍵詞。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當我國發展進入一個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尤其需要把團結奮斗作為我們攻堅克難的力量來源。
在當今世界尤其是西方的政治舞臺上,團結奮斗是一種稀缺品。在英國,特拉斯剛剛宣布結束其英國歷史上最短的首相任期,她所在的保守黨的議員就開始爭相站隊押注新首相人選。有西方媒體斷言,受內部分裂困擾,特拉斯的接替者將面臨一個“充斥著不滿的漫長冬季”。在美國,雖然一些美國媒體還有心情帶著幾分嘲笑隔洋看“鐵哥們”的戲,但這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相關調查顯示,超過2/3的美國成年人都擔心今年的中期選舉會進一步撕裂美國。《時代》周刊在近期題為“如何避免美國走向第二次內戰”的文章中稱,由于政見不同,大約有2000萬美國人準備在1個擁有4億多支槍的國家里戰斗。'
這正是當前包括歐美發達國家在內很多國家面臨的一個共性問題,政黨對抗、社會分裂、政治內耗在經濟增長乏力或俺滯萎縮的催化下,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福死結,并出現危險的民粹主義極化傾向。這使得“團結能力”成為至關重要的國家競爭力,團結越來越難,也越來越有價值。可以說,不同國家都面臨著各自的挑戰,但唯獨有一樣是所有社會都需要的,那就是團結和奮斗。沒有團結,社會必將在內耗中撕裂;沒有奮斗,再好的家底也遲早敗光。
“團結就是力量”,自近代以來,中國人對團結的領悟實在太深刻了。“一盤散沙”這個詞曾經對應著中華民族一段屈辱、苦難、動蕩和戰亂的集體記憶。正是中國共產黨把中國人民團結起來,組織起來,才為結束這段噩夢般的經歷徹底畫上了一個句號。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讓中華民族實現最大范圍、最大程度同時也是正能量的團結成為可能,“用偉大奮斗創造了百年偉業”,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之一。中國人民的團結,是緊緊圍繞中國共產黨這根主心骨的團結。
今天,團結奮斗更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加速演進,讓全球進入了新的動蕩變革期。值得我們高度警惕的是,把中國視為零和競爭對手或敵人的外部勢力,正拿著放大鏡在中國社會和黨組織中尋找裂縫,伺機利用。但只要中國內部萬眾一心,沒有任何力量能在外部撼動中國。外部打壓只會增強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讓中國社會更進一步地團結奮斗,從而挫敗一切來“挑事的”,打退一切來“壞事的”。
還需要強調的是,不同于美國通過制造出一個“敵人”、用增加對外攻擊性來加強內部四處漏風的“團結”,中國的團結奮斗,歸根到底是為了“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因為我們深知,對于中國這樣一個體量巨大、向上發展的國家來說,外部環境的不穩定、不確定、不安全因素歸根結底屬于外因,不起決定性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遭遇過很多外部風險沖擊,最終都能化險為夷,靠的就是辦好自己的事、把發晨立足點放在國內。“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過去如此,將來同樣如此。同時,我們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本身就是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貢獻。
團結奮斗,團結起來一起奮斗,這是對中華民族強大共識的精準提煉與生動表達。中國人對舒舒服服地實現民族復興從來沒抱有過幻想,對外部一些勢力永遠不找中國麻煩、樂呵呵地來給中國“抬轎子”從來不抱有幻想。越是爬坡過坎、闖關奪隘的時候,中國人的團結奮斗精神就愈加昂揚。我們要“一仗接著一仗打”,在團結中走向新的勝利,在奮斗中取得新的成功!▲
環球時報2022-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