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柴仁緣 文:滿江紅和一枝花
講究儀式感和審美的 90 后,在選擇婚慶專業服務時會更加慎重,對婚禮服務的期望也很高。除了拍婚紗照,更多新人還會請攝影師在婚禮當日進行一系列的拍攝,記錄下美好難忘的婚禮瞬間。但是因為行業不規范、雙方溝通不夠、從業人員技術良莠不齊等原因,“翻車”情況時有發生。為此,本期我們采訪了幾位行業資深人士,分享一些真金白銀砸出來的經驗教訓。




現在年輕人期待什么樣的婚禮照片?這種審美和需求從何而來?
每個人對婚禮照片的期待都是不一樣的,但終究有一點是統一的,那就是把人拍美,除此之外,如果既能記錄情感又能把人拍美就更好了。婚禮是人生一個重要的時刻,大家的審美和需求其實和自己生活的環境息息相關,在意社交的可能拍時尚雜志風格更多一些,因為看起來“大氣”“上檔次”,能通過婚禮及婚禮照片彰顯自己家族的“實力”;另一方面喜歡小眾、情感的也很多,這部分群體不在意社交,只想通過一種記錄方式把自己和身邊的家人朋友的情感進行留存。
婚禮前客戶和攝影師有哪些溝通?客戶通常會提出哪些要求?攝影師如何回應?
首先是確定檔期和照片風格,最重要的是確認客戶是否認可自己的作品。之后要和客戶溝通婚禮當天的流程、出席人物、重點儀式和環節等等。通常新郎更希望攝影師多拍有氛圍感的照片,新娘則會要求攝影師把自己拍得好看一點,抓拍的表情動作盡量大方得體,對修圖的要求也很高。對于這些要求我們都會盡量滿足。
網上有很多婚禮跟拍“翻車”的帖子,如何看待這種現象?這些“翻車”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跟拍翻車大多是因為新人與攝影師沒有充分溝通或者沒有溝通造成的。有很多新人把婚禮的大小事務都交給婚慶公司操辦,婚慶公司會向新人展示大氣的跟拍樣片,以此來承接婚禮跟拍的業務。但是想拍出好的片子不只是攝影師的工作,每場婚禮的現場場布、燈光、化妝都不同,效果也不能保證一模一樣,而且有很多婚慶公司怕攝影師“撬”單,并沒有拉群溝通,新人的想法和婚禮現場攝影師無從得知,自然會有“翻車”的風險。還有一些婚慶公司吃回扣較多,給到攝影師手里只有很少的費用,部分攝影師本著“拿多少錢辦多少事”的心態并沒有全力以赴拍攝,也是“翻車”的主要原因。
如何盡量避免“翻車”發生?
除了確實“貨不對板”外,翻車的主要原因更多的是由于雙方認知不同沒有提前溝通。攝影師不是萬能的,習慣擺拍的老師抓拍不一定能拍好,如果覺得作品確實符合客戶的喜好,就再談拍攝,千萬不要互相勉強!





你是如何理解婚禮跟拍的?
我理解的婚禮跟拍,第一是紀實,第二是擺拍。大多數是新人完全被市場審美洗腦,只有極少數的新人會去花時間思考婚禮。被市場帶偏的新人、被同化的婚禮攝影師、被寫真占據大多數時間的婚禮日,都是虛構的模式商業產物,看似溫暖,其實乏味。婚禮跟拍最應該突出記錄的可貴。我們不建議新人把全部時間用來拍照,而是建議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家人朋友,享受歡聚一堂的喜悅。好的攝影師并不是帶著新人拍多少照片,這些在擺拍婚紗照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在合適的時間去合適的地點,給予更多對婚禮有幫助的建議。去享受婚禮,去感受婚禮,去和家人擁抱,和朋友一起大笑。
在你看來,是什么原因導致的跟拍“翻車”?
貪圖便宜,和攝影師缺少溝通。
不可否認的是,市場上充斥著大量技術和審美不過關的團隊招搖撞騙,拍出來的照片毫無美感,甚至令人大跌眼鏡。所以選擇靠譜專業的攝影團隊尤為重要,不能只看樣片和價格,更要考察他們的名聲和專業度。



你的客戶大概是什么群體?
我們的客戶大多是文藝范的年輕人,他們選擇按照自己的方式操刀婚禮,只保留自己想要的環節,砍掉了不喜歡的環節,比如繁瑣的擺拍、煽情的婚禮誓詞等等。而我們主張把婚禮還給新人與親友,用膠片抓拍的方式記錄美好瞬間。兩者一拍即合,互相信任,最終彼此成就。
作為職業攝影師,對當下的婚禮策劃有哪些感悟或吐槽?
有太多老派的婚禮主持人和攝影師用老舊的觀念對待工作。每個環節就像在做任務,看似忙前忙后十分認真,實則都是毫無意義的形式主義。其實二位新人才是婚禮的主角,其他人不能喧賓奪主,工作人員應該不去打擾,盡力為他們營造一個屬于他們的舞臺。

婚禮跟拍市場在國內目前處于什么狀態?是有專職獨立攝影師,還是婚慶公司打包?
目前市場上專職獨立攝影和工作室都很多,但絕大多數市場還是被婚慶公司所掌控的,畢竟愿意把控全程的新人要比交給婚慶包辦的新人少得多。
如何盡量避免“翻車”發生?
首先想清楚自己婚禮的風格定位。在看到大量成熟作品的情況下挑選自己喜歡的風格。
一場婚禮跟拍會有幾位攝影師?出幾張照片?怎么收費?
一般兩位攝影師起步,分別負責女方和男方的婚禮流程記錄。雙機位一般是100 到 120 張精修,有些一線城市也會有80 張左右的精修。
收費會根據新人需求的配置來決定,機位數量、是否拍攝膠片、拍攝時長的不同對應的價格都不同。一般常規雙機位的婚禮在一二線城市的價格從 4000 多元到12000 多元不等,具體就看實際情況。
婚禮前客戶和攝影師有哪些溝通?客戶通常會提出哪些要求?攝影師如何回應?
客戶下定金后通常溝通婚禮一整天的安排是如何,有無和別人不一樣的特殊環節安排需要攝影師特別注意。另外,像我們山間照相館主打膠片比較多的話,通常還會問一下現場布置的色系安排以及室內環境是否透亮,因為膠片攝影本身需要更好的光線環境。



有人說“三分拍七分修”。修圖師被視為“挽救照片”最后的希望,對此你怎么看?
前期決定后期,前期拍好是十分重要的。一家好的攝影工作室不會指望靠后期來拯救那個“七分” ,如果需要通過后期來提升作品質量的話,那前期拍攝的質量可能也會堪憂。
作為攝影師/修圖師,工作中有哪些無奈?
婚禮攝影中絕大部分攝影師是同時兼顧攝影和修圖的,而婚禮攝影一般都是根據攝影師自選圖修完直接給到客戶的。比較無奈的是極少部分強烈要求自己選片的客戶。一般他們只會按照自己的理解選一些前期看著就比較好看的圖給你進一步美化。而他們看不到很多圖片經過攝影師的二次調整后其實可以變廢為寶甚至十分精彩。相當一部分“精彩”被客戶忽略了,是偶爾比較無奈的一點吧。
婚禮跟拍到底“擺拍”好還是“抓拍”好?
個人認為審美和紀實都很重要。婚禮中完全不擺拍個人是不贊同的。大部分客人都是普通人,婚禮那天新娘都希望自己是最美的。而舉手投足形體儀態十分到位的客人確實占少數,所以不擺拍是不可能的。當然,擺拍安排合理的話完全可以擺出自然好看的效果。全程無干預全抓拍的婚禮只有極少數客人可以接受。個人認為所謂紀實,更多的是從攝影師的角度用相機抓取一些真實有趣的畫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