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星
“今年,我擴大了水稻種植面積,賣糧價格好,收入翻了番,生活是越過越有滋味。”剛剛賣完稻谷的余有釬,看著上漲的銀行卡余額,慶幸自己當初貸款擴大種植面積的決定做對了。余有釬拿到的貸款來自中國農業銀行,這筆貸款解決了購置化肥、農藥、新機械設備的資金問題,讓他得以順利完成春耕備耕。
余有釬是江西省樂平市的種糧大戶。在樂平市,如余有釬一般以種糧為生的農戶不在少數,大規模的種植讓農業與產業融合發展成為可能,并催生出依托農業發展起來的上下游企業。其中,收購余有釬糧食的嘉龍米業,是江西的省級龍頭企業,也是集糧食加工、收購、銷售于一體的典型企業代表。
“我們從來都不打白條,糧農的糧一出手,錢就到手。”嘉龍米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羅英香表示,這樣的底氣來自農業銀行的支持。農業銀行通過“農業龍頭貸”,為嘉龍米業夏糧收購提供了充足的信貸資金,帶動了當地糧食產業發展,致富了一方百姓。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5 年來,農業銀行始終把服務好鄉村產業發展作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重點任務來推動,持續加大信貸投放,優先給予資源保障,不斷加強產品和服務創新,努力為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取得了積極的成效。截至2022年6月末,農業銀行鄉村產業貸款余額達13569.1億元,較年初增加2176.9億元,增速19.1%,較全行貸款平均增速高9.3個百分點。
資金不足是限制鄉村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鄉村地區的企業普遍存在財務信息不透明、經營規范性差、缺乏有效的抵質押擔保等問題,往往無法通過傳統信貸方式融資。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希望六和”)上下游的供應商,就長期受到貸款難、擔保難的困擾。
新希望六和是飼料產業鏈的核心企業,其上游中小供應商較多,多為玉米、豆粕等原材料供應商,下游多為小規模經銷商或生豬水產等養殖客戶,受限于融資條件,無法獲取充足資金實現擴大再生產、滿足市場發展需求,制約了整個飼料產業的健康發展。
農業銀行了解到這一情況,專門研發“鏈捷貸”產業鏈金融服務平臺,與新希望六和“產融平臺”對接,通過平臺互通收集供應商經營數據,實現了產業鏈上下游客戶貸款審批、授信、投放全線上化操作。如今,通過該類模式已累計發放貸款超7.6億元,為飼料行業的健康發展注入了生機活力。
新希望六和的例子是農業銀行服務農業產業鏈、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的一個縮影。針對鄉村產業發展的骨干力量——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銀行出臺了專項支持政策,加大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對優質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逐戶制定金融服務方案,全力滿足企業多渠道融資、支付結算、投融資需求;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產品,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規模化、集約化、特色化發展;著力做好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金融服務,重點支持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高素質農民、返鄉創業人員發展適度規模經營;與農業農村部、國家農擔公司等合作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活動。自活動開始以來,累計通過直通車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4.2萬戶,授信金額92.3億元,服務主體數量和信貸投放量均居同業前列。
截至 2022年6月末,農業銀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余額2186.4億元,比年初增加322.4億元,增速17.3%,較全行貸款平均增速高7.5個百分點;國家級、省級龍頭企業服務覆蓋率分別超過75%和50%,支持縣域重點產業鏈超過500條。

農行加大信貸投放助力鄉村旅游發展。
經濟發展離不開消費,要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同樣需要激活鄉村消費潛力。當前階段,我國縣域常住人口約7.4億人。龐大的人口體量蘊藏著巨大的消費潛力,鄉鎮和村兩級消費市場占全國總體消費市場的38%。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鄉村的消費市場還未被完全激活。這與鄉村消費市場商業體系發展不完善、商業設施比較薄弱、供給不足等問題有關。發展縣域商業體系及特色經濟,對實現鄉村消費提質擴容有著積極作用。基于此,農業銀行積極推進農村流通體系建設,助力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建成農產品批發市場、產地低溫直銷配送中心等商業體,助力當地消費經濟發展。
縣域商業體系的完善為鄉鎮發展特色經濟提供了基礎條件,不少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的鄉村地區大力培育旅游經濟,農民群體也積極響應,通過自建農家樂、賓館等方式攬客創收,極大地提高了鄉村旅游經濟的活躍度。不少峨眉山附近的農戶就因搭乘了旅游經濟的發展快車獲益。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農家樂設施陳舊,接待游客能力下降,制約了鄉鎮旅游經濟的持續發展。
為扭轉這一局面,農業銀行因勢利導,創新擔保方式,將農村個人生產經營貸款與峨眉山景區商戶經營權對接,推出峨眉山景區商戶經營權擔保貸款,幫助農戶裝修擴建農家樂,提升接待能力和檔次,助力當地旅游經濟健康發展。
不只在峨眉山,農業銀行在1199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提供了高質量的金融服務。截至2022年6月末,農業銀行縣域旅游貸款余額為1115.1億元,較年初增加85.6億元,增速8.3%,為鄉村經濟的崛起打下堅實的基礎。
正如《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所指出的:“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化推進,鄉村的多元價值正在被持續發掘,鄉村產業已成為農民就業增收的重要支撐,也成為促進鄉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因農而生、伴農成長的農業銀行,始終將服務“三農”作為安身立命之本、發展壯大之基。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農業銀行充分發揮綜合服務能力,多措并舉,努力加強金融科技、產品、渠道、人才等服務能力建設,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的深度、廣度和溫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在更長遠的未來,農業銀行還將繼續堅守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為助力農民群體過上美好新生活貢獻應有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