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陳思亮 鄧梓健

符堅強帶領輔警到轄區走訪群眾
7月21日一大早,廣東湛江經開區東簡街道東簡村委警務室來了幾名群眾,他們親熱地拉著社區民警魏金成問長問短,熱鬧而和諧。
“之前社區民警是一警多能的‘萬金油’,標準化警務室提檔升級后,我們成為了專職社區民警,大部分的時間都能沉在社區,跟群眾打交道的時間多了,掌握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糾紛也更順利。”處理完手頭的事務,東簡村警務室專職社區民警魏金成和駐村輔警隨即動身前往轄區巡邏。
這是湛江經開區創新和加強派出所工作改革后社區民警的鮮活日常。今年以來,湛江經開區公安分局全力推進“兩隊一室”改革、警務室標準化建設、“一區一警兩輔”“一村一輔警”等重點工作,合理布局、升級改造警務室21個,采取選派民警下社區、入職新警在社區、聘任輔警到社區等措施,以實招守護轄區平安、百姓安寧。
“出發!”6月24日,隨著湛江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區公安分局局長江浩明在“社區民警下社區”活動啟動儀式上一聲令下,首批24名專職民輔警駕駛著嶄新的警用摩托車整裝出發,奔赴社區一線。
據經開區公安分局治安一大隊教導員黃耿介紹,早在今年3月,分局就已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工作推進以來,該局“強所辦”共深入派出所實地調研8次,召開推進會議10余次,研究出臺8項機制措施,并將梳理的89項工作任務制成進度表,掛圖作戰,推動派出所工作改革走深走實。
一套職能科學、事權清晰、指揮順暢、運行高效的“規范化機制”,是決定改革成功的關鍵“變量”。以深化新時代公安派出所建設為契機,經開區公安將做實社區警務和“兩隊一室”改革同步推進,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帶動基層基礎、執法辦案等工作提檔升級。
“兩隊一室”,即社區警務隊、案件辦理隊和綜合指揮室。社區警務隊主要承擔掌握社情民意、維護社區秩序、服務轄區群眾等職責任務;案件辦理隊負責處置刑事、治安警情,辦理案件;被譽為“最強大腦”的綜合指揮室則專注于內勤內務和指揮調度等工作。
人口管理、場所管理、信息采集、治安防范、服務群眾……社區警務機制改革之后,社區民警實行彈性工作制,除了完成派出所相關工作任務外,工作日80%的時間要求全程在社區巡邏、值守,就地開展警務服務、就近接警處警。社區民警專職化模式實行后,群眾辦事更加方便。
湛江經開區公安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莊小川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明確各部門職責定位、角色定位、運行定位,重塑警務流程,將考核任務系統分解、層層壓實到室隊和民警個人,制定專業警種、派出所考核和雙向激勵約束機制,出臺社區民警考核辦法,通過獎懲掛鉤有效激發民警工作活力。
“現在辦事不用到派出所排隊了,直接到警務室找強哥就行。”近日,前來蔚葎村警務室咨詢身份證業務的村民陳力揚說道,“現在很多事在警務室都能解決。需要到鎮上辦理的業務,強哥也會先介紹流程,讓我們備好材料,這樣就不用跑幾趟了。”
陳力揚口中的“強哥”,正是蔚葎村警務室專職社區民警符堅強。每天在派出所報到后,他便前往位于東簡街道辦蔚葎村委會黨群服務中心內的警務室上崗。巡邏、檢查、宣傳、幫助群眾解決難題等成了他的工作日常。

魏金成熱情接待群眾
“把辦公桌直接搬進社區,面對面與群眾交流,可以隨時掌握轄區的大事小情。針對他們反映的問題,我也可以進行詳細了解,靠警力前移讓矛盾化解在萌芽階段,社區的安全也更有保障。”符堅強說。
公安機關的“情報站”、治安工作的“協調辦”、矛盾糾紛的“化解場”、法律政策的“宣傳臺”、警民關系的“連心橋”……眼下,經開區的警務室身兼多職,公安機關與鎮街、社區、村(居)委決策共謀,共同治理,形成繪就平安答卷的工作合力。
東簡派出所是經開區先行先試創新社區警務工作和“兩隊一室”運作模式的示范所。“社區民警、輔警從群眾的‘門外客’變為‘自家人’,真正成為了社區的一分子。”東簡派出所所長黃華土表示,警務改革推行以來,派出所將警力放到群眾身邊,把服務送到群眾身邊,把問題解決在群眾身邊,警情明顯下降。
社區民警在與群眾打交道的過程中,不經意間就會掌握到很多情況。談起近期破獲的一宗電動車電池盜竊案,東簡街道龍水村警務室專職社區民警李冠杰感受頗深。線索就是在一次例行巡邏中他和群眾聊天聊出來的。在聊天中,他掌握到該村某居民家放置了很多個電動車電池。

符堅強在警務室自助辦證服務區引導群眾有序辦理身份證
普通居民家中怎么會有那么多電動車電池?李冠杰覺得事有蹊蹺,于是將線索反饋給與警務室捆綁協作的案件辦理隊和綜合指揮室民警。經過綜合研判,發現這間民宅的居住人有盜竊電動車電池的重大嫌疑。根據進一步偵查,民警抓獲了3名涉案嫌疑人,帶破電動車電池被盜案件多起。“群眾的線索是這次破案的關鍵。他們比我們更了解身邊的情況。貼近群眾就是貼近案情。”李冠杰說。
派發資料、講解流程、協助操作……炎炎夏日,驕陽似火,連日來,泉莊派出所老桂警務室專職社區民警桂平原帶著輔警奔走于轄區的每家每戶,走街串巷忙碌著。
“這幾天我們都忙著推廣‘粵居碼’。9天來已經走訪了137棟房屋和2200多戶居民,完成了231人的‘粵居碼’登記。”桂平原一邊擦拭著額頭的汗珠一邊說。
桂平原現場向轄區的一戶居民展示了“粵居碼”的注冊流程。持碼人通過使用手機實現“一鍵領碼、掃碼登記、持碼查詢、亮碼服務”,將可享受免證辦理政府事務,“零材料、零跑腿”辦理居住登記和居住證服務。流動人口持同一地址“粵居碼”滿半年,系統自動推送電子居住證,居住證到期一年自動續簽電子居住證。
“我能在短短9天內推廣注冊這么多‘粵居碼’,得益于我們分局今年推動的標準化警務室建設。為了讓我們專職社區民警在社區坐得下、待得住,分局、派出所多次跟社區協調,專門騰出這間房做警務室。跟社區合署辦公,群眾辦事也更方便。”桂平原感慨道。
據了解,湛江經開區公安分局運用集中培訓、現場跟班學習方式,組織各派出所民警輔警多次學習“粵居碼”的相關情況。社區民警通過上門服務、走村莊、進企業,動員社區“一村一輔警”、村干部網格員、企業物業管理員積極配合等方式,大力推進了“粵居碼”的推廣應用。目前,已完成實有房屋申報5981套,領碼人數3445人。
“警務工作一定要貼近群眾的生活,才能真正安民惠民。”泉莊派出所所長周海僑介紹道,“老桂在社區工作了二十多年,群眾基礎非常好。多方商議后,決定將平樂上社區的警務室命名為‘老桂警務室’,讓警務室更接地氣,讓警務服務更貼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