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陸晗 蘇海城

劉安冒雪巡護林場
7月的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山巒疊翠,草長鶯飛。額爾古納河畔,132號界碑莊嚴矗立。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公安局恩和哈達派出所教導員劉安與往常一樣,將界碑擦得干干凈凈。他默默地望著這片土地,望著無邊無際的林海,心頭涌動的是一種無法言說的平靜與心安。
23年來,劉安的心早已與這片廣袤的林海相連。護綠一生,成為他不改的初心。
內蒙古額爾古納市恩和哈達鎮地處偏遠,極端最低氣溫-58℃,全年有9個月是冬天,無水、無電、無常住人口。恩和哈達派出所是中國最北端的森林公安派出所,轄區面積50萬公頃,有142公里邊境線,與俄羅斯隔江相望。派出所承擔著保衛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安全的重要職責。
1999年,34歲的劉安申請調入剛剛組建的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公安局北部原始林區分局,并主動要求去恩和哈達派出所工作。生于林區又當過兵的他自然知道工作在原始林區的艱難。可他卻說,這是我退伍之后一身戎裝夢想的延續。
50萬公頃的轄區,巡邏一次需要10多天。23年來,他的足跡踏遍了轄區的每一個角落,對每一片山林、每一處溝壑都了然于心。他從不抱怨工作苦累,從不提及生活艱辛。在艱苦的條件下,劉安終日與樹木動物相伴,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寂寞,始終無悔地守衛著這片廣袤的林海。
今年是恩和哈達派出所搬遷新建所址的第4年。如今,劉安仍能想起剛剛踏進這片森林的場景。

劉安和民警趟河巡邏
初到內蒙古北部原始林區,劉安只能借住在與派出所同期成立的森林管護局的管護站內。沒有通電,每天用發電機發電2個小時,喝水要到附近一公里左右的恩和哈達鎮上去取水。每次上山,都需要備足一個月的給養。
2015年以前,劉安的生活都是:夏天,背上水桶馱水;冬天,去河里刨冰做飯。如今能搬進新所,用上電源,喝上自來水,生活條件有了極大改善。這些對劉安來說,曾經是想都不敢想的。他時常跟同事們說:“咱們派出所能有這么大的變化,與黨和國家對公安工作的重視、對內蒙古生態建設的關注密不可分。”
作為一同在這里堅守數十載的戰友,恩和哈達派出所所長李樹森十分清楚劉安是什么樣的人。兢兢業業、默默奉獻、不求回報,一直是刻在劉安身上的烙印。
“我在這里守了二十多年,年復一年,與這片林子相伴。我知道從派出所到界碑有多少步;知道這片林子哪里有花,哪里有鳥,哪里有鹿;知道什么時候看到的星星最亮;更知道這里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多,植物越來越多。這都是讓我特別自豪的事兒。”說到最高興的事兒,劉安語氣中帶著驕傲,眼睛里仿佛閃著光。
今年4月,劉安被任命為恩和哈達派出所教導員。從此,除了參加派出所的日常巡查管控等工作外,劉安還負責全所的黨建工作。
“現在是教導員了,管的事兒要比之前多了。我對自己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因為我必須要做到以身作則。”劉安邊整理派出所的內部檔案邊笑著說:“派出所地處深山,工作生活條件比不上鎮里,年輕民警很容易在這樣的條件下產生心理問題,經常和他們談談心,聊聊天,了解了解年輕人的想法,挺有必要的。”
民警于洋在2019年考錄到北部原始林區分局。他想象中的警察,就像電影電視中的那樣,沖鋒在打擊犯罪最前沿,似乎與“荒無人煙”沒有一點關系。到了恩和哈達派出所之后,他的情緒一度十分低落。劉安主動找到于洋,領他去132號界碑,去額爾古納河畔,去吹江風,登上山頂眺望整個北部原始林區。
劉安對他說:“這里的工作內容就是這樣,可能與你理解的警察不一樣,但其實與所有穿上這身警服的人都一樣,我們有各自的工作和使命。今天的你,選擇從事這份看上去枯燥、無聊的工作,但一定要相信,在今后的某一天,當你看到這片郁郁蔥蔥的森林,看見各種野生動物無憂無慮地到處奔跑,你一定會感覺到你從事這份工作的價值所在……”
于洋順著劉安的目光看著遠處的森林,薄霧環繞在山間,風吹著鳥兒盤旋,大自然的美麗,充滿了他的視野,也慢慢映入他的腦海。
這兩年,恩和哈達派出所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劉安開始琢磨怎么豐富派出所的“文化內涵”。他和同事們一起動手,打造一個原始森林里的警營“精神高地”。

劉安在采集林場數據
他們在派出所里騰出了一個最大的辦公室,設計墻面,量尺寸,選照片,這些看似簡單的工作在派出所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了。看著煥然一新的黨員活動室,劉安和同事們高興壞了。重溫入黨入警誓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開展豐富多彩的黨建活動,一樁樁一件件有意義的活動在這個20多平米的黨員活動室內連番開展。所里民警的“精氣神”比以往更足了。
今年5月的一天,劉安和往常一樣,站在派出所的門前,不時地向派出所的北面看一下。
于洋問劉安:“劉叔,你在等啥呢?”
劉安笑了笑說:“等黑子它們呢。”
看著一臉懵的于洋,劉安笑彎了腰。沒過半個小時,只見從派出所東北方向出現了一只棕熊,身邊還有兩只小熊。劉安對身邊的于洋說:“你看,黑子它們來了。”這是恩和哈達的常客。劉安也會在距離派出所2公里左右的地方放上吃剩下的飯菜。劉安說,這在早些時候,想要這么近距離地看到野生動物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2019年以來,北部原始林區生態資源保護力度持續加強,越來越多的國家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馬鹿、駝鹿、棕熊、猞貍等野生動物數量明顯增加。在巡查路上、在民警們工作生活的場所,時常可以看到這些野生動物。它們的不時到訪,也讓劉安更加堅定了自己這一生所從事的這份事業的選擇。
23年如一日扎根艱苦的基層一線,忘我工作,默默奉獻,讓劉安獲得了很多榮譽。2019年,他榮獲全國公安機關“最美基層民警”提名獎,同年被評為“感動北疆·最美警察”。2021年11月被自治區授予 “北疆楷模”榮譽稱號。2021年獲得“平安中國建設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22年5月,被評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
“在劉安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堅持,更看到了擔當”。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分局局長郭立志說:“他數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地工作。無論榮獲多少榮譽,在什么樣的崗位上仍不忘初心,深遠地影響了派出所、北部原始林區分局甚至林業公安這支隊伍。”
自2021年以來,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公安局每年都會開展“劉安式民警”的典型選樹活動。一個個與劉安一樣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的優秀典型不斷涌現,薪火相傳的英模精神也不斷地引領著這支隊伍向著新征程不斷邁進。
劉安說:“我堅守在這片森林中,一直就只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讓山更青水更綠,讓野生動物能自由自在地在林間奔跑,我會為這個夢想一直努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