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向好發展,群眾生活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于食品需求及要求都在提升。規模化生產養殖越來越受到廣大養殖戶的歡迎,并且規模化養殖方式已經成為當前養殖業重要發展方向。新疆作為羊養殖重要區域,推廣應用規模化肉羊養殖技術,提升肉羊養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中國肉羊養殖規模化發展及其相關技術都受個人養殖模式轉變及金融供給等情況的影響。一方面,牧區部分群眾使用傳統的個人散養模式進行肉羊養殖,抗風險能力及實際生產能力較低,很難達到中國養殖業相關政策規定要求,規模化發展難度較大。另一方面,傳統肉羊養殖模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給各大牧區養殖戶帶來較多經濟收益,貿然轉變養殖模式會導致個人養殖戶利益受損,給規模化肉羊養殖模式技術推廣帶來了較大困難。首先需處理好個人養殖及中小規模養殖戶資金短缺的問題,保證群眾利益,有效應對肉羊產業市場波動劇烈的情況,改變養殖戶思想觀念,推廣規模化養殖模式和技術。
當前,中國實行鄉村振興戰略、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對各個地區養殖生產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著重提升產品質量及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實行規模化養殖已經成為未來生產有利趨勢,為了改善牧區肉羊出欄率及肉羊價格,就需要利用規模化養殖技術。養殖業規模化發展能夠帶來一定紅利,但是也意味著產業本身將面臨更加嚴格的政策規制。這些規制確實能幫助養殖戶提升生產標準及質量、生產技術水平,但因為人員、資金、物力等因素,無法開展徹底的監督檢測工作,會使得政策力度減弱,無法滿足規模化發展需求。
規模化養殖業發展局面逐漸形成,但是這種養殖生產模式卻給牧區帶來了環境污染問題及防疫問題,如果缺乏有效處理,就無法展現出規模化養殖業的優勢。首先,隨著肉羊養殖規模進一步擴大,養殖戶因思想觀念保守及管理技術欠缺,導致牧區肉羊養殖質量不佳,不合理的污染物處理管理辦法及不科學的飼養管理技術,致使養殖場周邊空氣、水源、土壤污染物逐漸增加,最終破壞生態環境,影響周邊居民生活。其次,隨著肉羊養殖規模逐漸擴大,肉羊防疫難度提升,個別牧區動物疫病防治能力不足,相關設備都無法滿足規模化肉羊養殖的防疫工作需求。
規模化肉羊養殖中需要使用先進、科學的飼養技術。首先,養殖戶要科學選擇飼料,利用專業的飼料檢測技術進行飼料抽查,在購買飼料時要認真核查飼料出售廠家的相關合格證明,只有在合格證明齊全并且抽查情況良好的情況下才可以購買飼料。其次,不管是大型養殖場還是小型個人養殖場,都要利用好養殖場建設技術,完善飼料存放地點通風設備,并且定期派專人檢查飼料情況,確保飼料沒有變質。需要結合養殖專業意見制定專門的喂食時間,合理規劃喂食數量及添加劑含量,利用現代羊飼料配比技術提升飼料質量,滿足規模化肉羊養殖需求。
防疫工作是規模化肉羊養殖中十分重要的一項工作。首先,養殖戶要積極學習防疫技術知識,掌握一定的肉羊疾病診斷知識,學會利用專業技術進行患病羊隔離及患病初期治理,避免疫病的不良影響。牧區動物疫病防治中心需不斷提升防疫技術能力,在當地政府支持下積極開展培訓活動,積極與各地企業進行合作,解決設備不齊全、不先進的問題,提升牧區肉羊養殖規模化發展程度。
養殖戶需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及消毒殺菌技術完成日常管理工作。首先,有能力的個人養殖戶或大型肉羊養殖場需通過網絡平臺上傳管理數據,建立養殖場養殖信息檔案,包含日常羊群疾病排查數據、肉羊疫苗接種數據、飼料數據等,為牧區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及肉羊養殖技術發展提供重要資料。其次,養殖人員需要掌握一定的消毒技術,學會挑選消毒藥劑及正確使用消毒設備,除了進行羊圈及羊運動場地清理消毒工作外,還需進行羊的排泄物無害化處理及對進出養殖場的人員和車輛進行消毒,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首先,牧區相關政府部門需要安排好肉羊養殖模式及其技術推廣工作,開展思想宣傳活動,利用網絡形式進行知識內容宣傳。對于無法進行網絡學習培訓的養殖戶,相關工作人員需下發規模化養殖知識手冊進行規模化養殖技術宣傳,以多種形式來幫助群眾樹立良好的養殖思想觀念,落實好規模化肉羊養殖技術。
規模化肉羊養殖模式離不開基層監督管理工作。牧區需要成立并且完善專門的相關工作監督管理小組,負責考察各個肉羊養殖場規模化發展情況及綠色生態養殖情況,在養殖戶遇到養殖問題時能夠第一時間為其提供正確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