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強強 孫曉東 周曼 蔡興來 張文
快菜,又稱速生白菜、苗用型大白菜,是海南夏秋季栽培的主要綠葉類蔬菜之一,深受廣大消費者和種植戶喜愛[1~3]。因其生長速度快,在蔬菜供應淡季發揮著重要作用。海南夏秋季對快菜需求量大而穩定,且復種指數高,但易受高溫、臺風、暴雨等不良天氣影響造成減產[4,5]。采取適當的育苗方式可有效降低夏秋快菜生產風險,利于災后迅速恢復生產。相比茄果類、瓜類蔬菜,快菜育苗時間較短,因而對育苗品種要求更高。目前,海南省市場上的快菜品種多用于直播,育苗專用品種相對缺乏。為此,本試驗引進和收集12個快菜品種進行育苗效果和產量比較,以期篩選出適合本地夏秋季育苗用的優質快菜品種,為快菜育苗技術推廣應用提供技術參考。
試驗于2021年6~8月在海南省農業科學院澄邁永發科研基地進行,所用育苗棚為連棟塑料大棚。供試快菜品種共12個,分別為德高536白菜(德州市德高蔬菜種苗研究所)、潮州快大夏皇白(汕頭市金軒種業有限公司)、四季快大早皇白(海口永豐華生種子有限公司)、坂田美陽結球白菜(汕頭市澄海區綠豐種子有限公司)、歐美566快菜(河南歐蘭德種業有限公司)、華良8號快菜(山東華良種業有限公司)、京研快菜2號(京研益農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早皇京白菜(海南林忠民菜種行有限公司)、泰快3號白菜(汕頭市澄海區升合種子有限責任公司)、抗熱五號白菜(海南林忠民菜種行有限公司)、德陽01白菜(德州市德高蔬菜種苗研究所)、早熟長江5號白菜(德州市德高蔬菜種苗研究所),以德高536白菜為對照品種。
①育苗方法 本試驗采用128穴穴盤育苗,育苗基質以腐熟羊糞∶草炭∶蛭石∶珍珠巖按體積比4∶3∶1∶2配制而成。采用半自動播種機播種,每穴1粒,每個品種播9盤(每3盤為1個重復)。播后澆透水,苗期常規管理。各品種于4葉1心時定植于大棚內,作畦,連溝寬1.3 m,株距15 cm左右、行距20 cm,定植前每667 m2施羊糞有機肥700 kg、復合肥40 kg、氰氨化鈣10 kg作底肥,定植后及時澆透水,其他田間管理一致。
②測定項目 播種后7 d統計各品種快菜的出苗數,計算出苗率,出苗率(%)=出苗數/播種數×100。播種后15 d,每重復取長勢一致的植株15株,用直尺測量幼苗株高、葉長和葉寬,用游標卡尺測定莖粗,采用Epson Expression 11000 xl型掃描儀測量根長、根體積,采用稱重法測定地上部鮮質量、根系鮮質量、地上部干質量、根系干質量,用SPAD-502 Plus葉綠素儀測定葉綠素含量,參考TTC法[6]測定根系活力。定植后18 d,調查植株株型、葉形、葉色、葉面性狀、耐熱性等外觀性狀,統計各品種小區產量,小區測 產 面 積10 m2,折 算 每667 m2產量。
試驗數據采用Excel 2007進 行 整 理,用SPSS 22.0進行分析,用Duncan's新復極差法進行多重比較。分別按照公式(1)和(2)對正向指標和負向指標數值進行統一量綱轉化,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將各單項指標轉換成綜合指標,根據公式(3)得出各指標權重后,依據公式(4)計算不同品種育苗效果的綜合分值。
式中:u(Xi)為第i個綜合指標的隸屬函數值,Xi為第i個綜合指標值,Xmin、Xmax分別為綜合指標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式中:wi為第i個綜合指標在所有綜合指標中的重要程度(權重),pi為第i個綜合指標的貢獻率。
綜合分值=[u(Xi)·wi],i=1,2,3…,n(4)
式中:u(Xi)表示第i個綜合指標的隸屬函數值。
由表1可知,不同快菜品種的發芽率存在差異,其中發芽率最高的是早皇京白菜,達到92.97%,其次為抗熱五號白菜和德陽01白菜,這3個品種的發芽率顯著高于對照和其他品種;京研快菜2號的發芽率最低,僅為71.35%。各品種葉長在5.98~8.82 cm,其中早皇京白菜的葉長最大,其次為抗熱五號白菜和德陽01白菜;葉寬4.10~6.08 cm,其中早皇京白菜的葉寬最大,其次為德陽01白菜;株高最大是歐美566快菜,達到13.04 cm,且顯著高于對照,但與四季快大早皇白、抗熱五號白菜差異不顯著。各品種的地上部鮮質量3.36~5.93 g/株,其中最大的是早皇京白菜,最小的為泰快3號白菜。泰快3號白菜的葉綠素含量最高,顯著高于其他品種,早熟長江5號白菜的葉綠素含量最低。莖粗和地上部干質量在各品種間無顯著性差異。

表1 不同快菜品種的發芽率和幼苗莖葉生長情況
由表2可知,參試快菜品種的根長存在差異,其中根長最大的是坂田美陽結球白菜,顯著高于其他品種。各品種的根體積在0.34~0.79 cm3/株,其中最大的是抗熱五號白菜,最小的是潮州快大夏皇白。根系鮮質量最大的是德陽01白菜,其次是早皇京白菜,最小的是四季快大早皇白。根系干質量在所有品種間差異不顯著。早皇京白菜、抗熱五號白菜和德陽01白菜的根系活力較大,且與其他品種相比差異顯著;早熟長江5號白菜的根系活力最小,僅為69.35 μg·g-1·h-1。

表2 不同快菜品種苗期根系生長情況和外觀性狀
由表2可見,各品種的株型均為開展,葉形有近圓和橢圓2種,葉色均為綠。耐熱性方面德高536白菜、早皇京白菜、抗熱五號白菜、德陽01白菜、早熟長江5號白菜較好,采收期無黃葉;四季快大早皇白、坂田美陽結球白菜、歐美566快菜、華良8號快菜、京研快菜2號、泰快3號白菜有少許黃葉,耐熱性中等;潮州快大夏皇白黃葉較多,耐熱性較弱。
由表3可知,參試的12個快菜品種中單株質量最大的是早皇京白菜,其次為抗熱五號白菜,四季快大早黃白的單株質量最小。從小區產量來看,最大是早皇京白菜,達到24.12 kg;泰快3號白菜的小區產量最低,僅為16.02 kg。折合產量最高的品種是早皇京白菜,為1 286.47 kg/667 m2,顯著高于對照和其他品種,其次為抗熱五號白菜和德陽01白菜。

表3 不同快菜品種的產量比較
①主成分分析 對12個快菜品種的各農藝性狀指標進行主成分分析發現,15個指標可轉換為貢獻 率 分 別 為46.77%、17.14%、14.11%、7.29%和6.96%的5個新綜合指標,依次用Z1~Z5表示,累計貢獻率達92.28%(表4)。Z1中小區產量和折合產量的特征向量較大,Z2中根體積和地上部干質量的特征向量較大,Z3中株高和根體積的特征向量較大,Z4中葉寬的特征向量最大,Z5中根體積的特征向量較大,說明這些指標在各綜合指標中的貢獻率較大。

表4 各指標的系數及貢獻率
②隸屬函數分析 為進一步明確5個綜合指標Z1~Z5對不同快菜育苗效果的貢獻率,采用隸屬函數法進行綜合評價,獲得12個快菜品系在5個綜合指標中的隸屬函數值,分別用x1~x5表示。隸屬函數值越大,說明該品種的育苗效果越好。由表5可知,5個綜合指標的權重分別為0.506 8、0.185 7、0.152 9、0.079 0、0.075 4,通過計算得到了不同快菜品種的綜合分值并進行排序,綜合分值高于對照品種的有潮州快大夏皇白、四季快大早皇白、坂田美陽結球白菜、華良8號快菜、早皇京白菜、抗熱五號白菜和德陽01白菜,其中早皇京白菜的綜合分值最大,排名第一,表明其育苗效果最好,其次為抗熱五號白菜和德陽01白菜;泰快3號白菜的綜合分值最小,表明其育苗效果最差。

表5 不同快菜品種育苗效果的綜合評價
本試驗調查了12個快菜品種育苗期的發芽率、莖葉生長、根系生長和采收期的植株外觀性狀及產量指標,并采用隸屬函數法對育苗效果進行綜合評價。試驗發現早皇京白菜、抗熱五號白菜和德陽01白菜這3個品種的育苗綜合性狀表現較好,可以作為熱區快菜育苗應用品種。海南地處熱帶地區,夏秋季高溫、臺風、多雨頻發,容易產生高溫熱害、水淹等生長不利因素。因此,建議在選擇快菜品種育苗時,不宜過度將高產作為唯一目標,要綜合考慮品種的適應性、穩產性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