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鈺 周顯平 田珩 李成軍 夏增
油菜是安康的第二大農作物,是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近年來,安康認真貫徹落實“穩糧擴豆增油”的指導思想,實施“藏糧于技、藏糧于地”戰略,油菜面積穩定增長,2022年全市油菜種植面積達到5.74萬hm2,平均每667 m2產量139.4 kg。面積、單產分別較2021年增長了0.55%和0.93%,總產量較2021年增加了1.49%,為開發油菜薹提供了基礎條件。2019-2020年在漢陰縣平梁鎮試驗,當土壤硒含量在0.2 mg/kg以上,油菜薹硒含量能夠達到0.1 mg/kg;2021-2022年在平利縣廣佛鎮試驗,土壤含硒量為0.21 mg/kg,6個菜薹品種平均含硒量為0.021 3 mg/kg,菜薹平均硒轉化率為10.14%。
安康屬長江中上游冬油菜種植區,位于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全市日照時數在1 495.6~1 836.2 h,年降水量在750~1 100 mm,全市無霜期210~270 d,適合油菜生長。
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清除體內自由基、延緩衰老、增強人體免疫力、拮抗重金屬及預防癌癥等多種生物學功能,被譽為“生命的火種”“心臟守護神”“護肝衛士”抗癌之王”“天然解毒劑”。研究表明,人體缺硒可引發多種疾病,如免疫系統功能障礙、精神衰竭、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癥等。全國有72%的地區屬于缺硒或者低硒地區,導致我國居民膳食中硒的攝入量偏低,2/3的人口存在不同程度的硒攝入不足。安康是天然富硒區,54.2%土壤含硒,而且是優質硒。在富硒區域種植油菜,開發富硒油菜薹具有得天獨厚的硒資源優勢。食用富硒油菜薹能夠滿足人體對硒的需求,發展功能性富硒油菜薹對提高全民身體素質意義重大深遠。另外,在安康還能夠實現“春吃油菜薹,夏收油菜籽”,既豐富了廣大市民的菜籃子,又為人們補充硒元素找到一條新路子,更為提高油菜的種植效益催生了新的增長點。


安康有中國農業科學院王漢中院士工作站及其油菜科研創新團隊,近幾年示范種植的油蔬兩用型中油雜19、專用菜薹型油菜硒滋圓1號、硒滋圓2號以及秦優919等新品種,為開發油菜硒菜薹提供了品種保證;依托漢陰縣綠源家庭農場、石泉張在順種養合作社、漢濱區萬良家庭農場等8個標準化種植基地,實現科研+推廣+合作社+農戶+企業的技術推廣模式。
同時還制定了《油菜硒菜薹標準綜合體》團體標準,制定了《油菜硒菜薹第1部分:栽培技術規程》和《油菜硒菜薹第2部分:采摘技術規程》地方標準,為油菜硒菜薹種植、采摘提供了技術規范。
從2017年起安康市相關技術部門開展了品種對比試驗、菜薹采摘、菜薹硒轉化率、包裝加工等研究,已經培育菜薹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合作社2個,建立定點銷售門店4個。同時該項產業還得到有關縣政府的高度重視。
本文件規定了油菜硒菜薹的采摘要求、品質要求。本文件適用于安康市境內天然富硒土壤中栽培的雙低油菜,春發后長出的新鮮菜薹,硒含量≥0.01 mg/kg。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 276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5009.8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維生素A、D、E的測定;GB 5009.8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抗壞血酸的測定;GB 5009.8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膳食纖維的測定;GB 5009.9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鈣的測定;GB 5009.9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硒的測定。
①采摘期 育苗移栽油菜:在9月上旬播種,每667 m2留苗6 000株左右,10月上旬移栽,次年1月下旬至2月15日采摘菜薹。直播油菜:在9月中下旬播種,每667 m2播種量200 g,留苗20 000株左右,次年1月下旬至2月20日采摘菜薹。中山區反季節油菜薹:在8月底搶墑播種,每667 m2播種400 g,在開花前采摘菜薹。
采摘的油菜硒菜薹應符合品質要求。當薹高30~40 cm,從頂部測量15~20 cm用小刀片平切主莖,要求切割整齊,禁止手工折斷莖稈。采摘時應在油菜行間行走,不得踩踏、折斷油菜植株、葉片。先抽薹的油菜植株先采摘,后抽薹的后采。采摘的菜薹要求葉片新鮮嫩綠,無黃萎,無病蟲。采摘3 d后,每667 m2追施尿素3~5 kg,以促進其分枝生長。同時要加強病、蟲、草害的綠色防控。進入市場銷售的新鮮菜薹包裝后,一定要在包裝袋(盒)置于冰袋,使其保持鮮嫩。
①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應符合表1的規定。②營養指標 營養指標應符合表2的規定。③污染物限量 污染物限量應符合GB 2762的規定。

表1 感官要求

表2 營養指標
④農藥最大殘留限量 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應符合GB 2763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