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子平
各走各路,各受各苦,每份職業都有其不易。
棉田白,稻田黃,家家農人去來忙,天下當無不種田,農民之不易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除卻讀書之樂,不忍將一分一秒浪費在娛樂消遣上,學者之不易也。隔山隔海,并無可比,惟有難相似。
攻城莫畏堅,讀書莫畏難,正因堅難,方曰莫畏。雖說喜歡可消抵歲月的漫長,卻是心有余而睡眠不足,心有余而智商不足,心有余而余額不足。錯把陳醋當成墨,寫盡半生紙上酸,人生最不缺的就是代替者,不被代替,便需學會一套獨門絕技,董其昌說“吾書無他奇,但姿態高秀,為古今獨步耳。心忘手,手忘筆,筆忘法,純是天真瀟灑”,需要多少的工夫,才能完成由大腦記憶而肌肉記憶的過程。積久而成形,英華可內聚,怕就怕多所涉獵而不專精,泛濫無方而無所專注,明末名醫裴一中《言醫·序》 云:“學不貫今古,識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寧耕田織布取衣食耳,斷不可作醫以誤世。”領域如此大,只需一枝棲,醫之外,其他也是,“我是開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
螞蟻進磨盤,條條是路,尚需更多視力,而非視野。物質社會,世面給人的第一聯想便是物質,選擇一條人間煙火之路,一房二人,三餐四季,約略觀之,并不高深。沒有哪份職業,不能養家糊口,卻都不會輕而易舉,垂手可得。生活一半的痛苦,源于職業;幾乎所有的痛苦,源于沒錢。飯菜中沒有血腥,素餐足食,餓出來的瘦也是瘦,清風拂過西窗寒,依舊心懷暖陽,氣定神閑,以為是堅強,實則無奈。人生一世,難能周全,多數人活得沒有父母眼里那么好。一天里會邂逅許多的人,或光芒四射,或銹跡斑斑,世間的不同模樣,大致就在他們身上。長安有男兒,二十心已朽,成年人是過期的小朋友,心態尚存,可惜頭發已少,容顏已老。倒不是鼓勵你變得復雜,還得學會保護自己。
沾什么事的光,便會吃什么事的虧,離夢想越近,便會離父母越遠,試圖通過名利場彰顯身份,越發覺得寒微。表面有多少別人向往的生活,背后便有多少不為人知的辛酸,難過找不到人傾訴,開心找不到人分享,只能以自己的價值觀,揣度整個世界。經過許多事,未必有判斷力,被世俗裹挾,委屈咽下去,別人才覺得你懂事。不與君子斗名,不與小人斗利,不與天地斗巧,張口閉口達官顯貴的雀躍聚會,插不進話,默默吃東西,像個饑餓的異鄉食客。魚乘于水,鳥乘于風,草木乘于時,對于莫名其妙的走霉運,真是束手無策,灰心既久,已無所謂灰心,放自己一條生路,只待時間消解一切。蟄伏于一隅,雙手插在口袋,期盼來年的春暖花開,這是創造與追求全部的可能性。匍匐于生活的地面,方能夠飛翔,你的力量,或許正是你的局限。
職業之不易,不在這里,就在那里。人間何事不艱難,只要智商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職業的成就感,也能讓人忘記疲憊,生活還得繼續,這才是真相。不同職業,不同性格,在擁擠的空間,時而發生爭執。驚慌失措,怒火中燒,事后想想,一點小事而已,只因心態長期緊張而失衡。有些苦楚,平時覺不得,但有外界觸發,雷擊般無處可躲。與別人生氣,實則還是對自己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