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格律詩詞的口語化"/>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程建明
我退休后,喜歡讀媒體上刊載的格律詩詞。讀著讀著,也發覺一種令人不滿意的現象:有的作者,一味模仿古人的遣詞用字和表達方式,采用古代的名詞術語及稱謂,用字措辭,不僅生冷怪僻,晦澀難懂,而且,用典過多,出現注釋反比詩文還長的現象,嚴重地影響了讀者的欣賞和理解。尤其是在當今快節奏的工作生活中,人們本沒有那么多時間去查閱資料,反復揣摩,讀者望文生疑、卻步,使得格律詩詞更加“小眾”化。
我認為,格律詩詞本是抒發人們情感、膾炙人口的一種口語化的文學表達形式。所以,才為人們所喜愛,并千古傳誦。比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又如,“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再如,“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等千古絕唱,哪一首不是口語入詩?哪一首不是意境深遠、韻味無窮?短短幾言,道出了眾人想說卻找不到最合適且淺顯明白的詞句。讓人讀一遍,就明明白白,多讀幾遍,就會讓人記住并口口相傳。毛澤東主席的詩詞,之所以令人們交口稱贊,應該說,描寫生動細膩、口語化,恐怕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比如,他1965年寫的《念奴嬌·鳥兒問答》:“鯤鵬展翅,九萬里,翻動扶搖羊角。背負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間城廓。炮火連天,彈痕遍地,嚇倒蓬間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飛躍。借問君去何方,雀兒答道:有仙山瓊閣。不見前年秋月朗,訂了三家條約。還有吃的,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這些口語化的描寫,就像詩人在面對讀者娓娓道來,既好懂,又易記。
最近一段時間,我在讀媒體上的格律詩詞時,發現有些詩家詞人,專挑一些生僻字詞,故弄玄虛,以顯自己高深、高雅。比如,蝴蝶就是蝴蝶,為何非要寫成“蛺蝶”;荷花就是荷花,為何非要寫成“菡萏”呢?又如,蒲草或蘆葦,人們一看便知,為何非要與古人一樣稱“蒹葭”?現在,讀者對象不同了,總是引用古人的詞句,不一定就能表達好自己的情感。我料想,古人的詩詞,也可能是用當時人的“口頭語”。至于用典,更是各取所需,信手拈來,難怪有的人詩詞后的注釋相當于一篇文章。
格律詩詞,是一種用高度凝結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的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并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她是國粹。有人把她形象地比喻為戴鐐銬跳舞,好看不好跳。我覺得,好的東西一定要傳承,但不能生搬硬套。格律詩詞,跟講話同出一理,最主要的是,要讓別人聽得懂、看得明、意境好,人民大眾讀了說好,不能雅得讓人看不懂,更不能俗得滿紙口水。要通俗易懂,明白曉暢,貼近大眾,抒發情懷。
我說口語化,可能有人會認為我忽略了格律詩詞的文學性、形象性,說那叫順口溜、打油詩,而不是格律詩詞。其實,賦詩填詞,不僅需要作者有為民情懷,邁開雙腿,深入民間,深入實際,傾聽和熟悉民間口語,更需要去發現、搜索和提煉,關注百姓內在的發現與感覺,捕捉生活的閃光點,并將其濃縮成詩詞,記錄時代變遷的點點滴滴,為社會傳遞正能量。但話說回來,并不是所有的口語,都能進入詩詞。近些年來,我在《東坡赤壁詩詞》雜志上,就常常讀到了很多口語化的詩詞,不僅音韻朗朗上口,而且意境深遠。比如,星漢的《回鄉偶書》:“春風吹拂滿書包,如餅朝陽掛柳條。布谷催春聲太晚,麥苗已到小兒腰。”又如,陳維林的《女鴨倌》:“汗融湖水注辛勤,一桿長篙領鴨群。挑起朝陽撐落日,撥開風雨戳穿云。”再如,孫宇璋的《馮二嫂取經》:“取經今日到劉村,自愧當年錯退婚。一片草房成廣廈,三山果樹變金盆。李伢娶進湖南女,張妹攜回大學生。欲見支書誠道歉,誰知開會去京城。”這些口語入詩,既有強烈的生活現場感,又有鄉土風情;既講平仄,又合韻律;既有民歌風韻,又流暢淋漓。讀后讓人感覺“眼前一亮、喉頭一熱、心中一顫”。我認為,用這種口語賦詩,其實,也是一種傳承格律詩詞的好途徑。詩圣杜甫(字子美)便是我們的好榜樣。金元易代詩人房暤,有名句可證:“欲知子美高明處,只把尋常話作詩。”(房皞《讀杜詩》)“尋常話”,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白話。換言之,是經過詩人提煉的口語。可見,創作格律詩詞,讓那些生動鮮活的、經過提煉的口語入詩,是應該值得我們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