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沙(巴基斯坦)
2021年6月15日的到來,標志著上海合作組織(SCO)已經走過20 年的歷程,這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這是各國共同踐行多邊主義的光輝歷史篇章。上海合作組織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歐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也是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所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響應。
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和歷史原因,主要是由于五個國家面臨著共同的安全問題和經濟發展問題,需要一個合作的平臺。上海合作組織起源于1996 年成立的“上海五國”會晤機制。1996年4 月26 日,在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和塔吉克斯坦簽署《關于在邊境地區加強軍事領域信任協定》之后,“上海五國”會晤機制在上海成立。“上海五國”元首第二次會晤于1997 年4 月24 日在莫斯科舉行。五國元首就在邊境地區相互裁減軍事力量達成協議,這是“上海五國”的進一步合作與行動,并為中國與這些國家之間的關系帶來安全與穩定。第三次首腦會議于1998 年7月3 日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舉行。五國確認了通過和平協商解決國家間分歧的原則。第四次首腦會議于1999 年8月24 日在吉爾吉斯比什凱克舉行,成員國強調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促進經濟和貿易合作的重要性。第五次,也是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前最后一次首腦會議,于2000 年7 月5日在塔吉克斯坦杜尚別舉行,成員國重申決心打擊民族分裂主義、國際恐怖主義、宗教極端主義、武器走私、毒品販運和非法移民。2001 年6 月15 日,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在中國上海宣布成立永久性政府間國際組織,這標志著上海合作組織的正式誕生。在這次會議上,各國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和《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
通過回顧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過程,可以發現其有一個明確的議題,即打擊恐怖主義、加強成員國之間的貿易、解決邊界爭端、區域合作、加強人民之間的接觸,以及通過成員國內部的雙邊或多邊對話解決任何問題。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對加強這幾個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為亞太地區國家在建立睦鄰關系方面開創了一個良好的范例,對該地區的安寧、穩定與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功來源于各國之間的互相尊重和信任,以及彼此之間希望通過平等的溝通對話來解決問題的美好愿景。在這一過程中所形成的“上海精神”,是上海合作組織發展的靈魂和成功的秘密。換句話說,上海合作組織是“上海五國”的最終形態,“上海精神”的形成是基于“上海五國”之間的信任和多次磋商,具有跨時代意義。
“上海精神”是指“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是上海合作組織的基本價值觀和指導方針。“上海精神”的實質與中國在20 世紀50年代確立的著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非常一致和兼容,并具有互利和共同發展的新內涵。它不僅是上海合作組織作為一個國際組織的寶貴文化和制度資源,而且是在全球范圍內發展新型國家間關系的潛在模式,已經成為很多國家遵守的新的國際關系準則。
自從“上海精神”被提出后,就得到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的普遍認同,并成為共同遵守的準則,因為這一精神是這些國家這么多年來合作積累的寶貴財富,并指導上海合作組織工作各部分的運轉,維持了各成員國之間的關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美國政治學家塞繆爾·亨廷頓在他的著作《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提出了避免原則、共同協調原則和求同原則來避免不同文明之間的沖突,而“上海精神”很好地發揮了這一作用。現在,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在各項工作中都能切實按照“上海精神”行事。
“上海精神”是上海合作組織能取得巨大成功的秘密之所在。一方面,20 年來,上海合作組織自身在貫徹落實上海精神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組織實踐、經驗和記憶。它在安全合作領域的行動是上海合作組織最初授權的三大領域之一,總體而言非常成功,盡管此前該地區內外都有人懷疑這種合作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最近全球環境的變化凸顯了“上海精神”的價值。由于冷戰后全球化的挑戰,美國和大多數西方自由主義國家迅速退出了國內“多元文化主義”的實踐,這種實踐過去強調相互尊重、和不同文化和平共處。相比之下,“上海精神”以其自身的方式勾勒出了一種基本的世界主義世界觀,其基礎是成員國之間的橫向合作關系,盡管大多數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國內政治制度與西方社會存在差異。因此,“上海精神”值得上海合作組織內外更多的贊賞。正如中國有句話所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現在正是所有與會者討論如何進一步貫徹和弘揚“上海精神”的時候。
上海合作組織對中亞國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功案例,因為這個平臺解決了他們之間90%的邊界爭端。歷經多年的發展與積淀,上海合作組織積累了豐富的解決邊境問題的經驗。上海合作組織有助于解決巴基斯坦和印度的邊界問題,為改善兩個國家的關系提供經驗和談判的平臺。巴印關系的改善有助于增加兩國在反恐問題上的互信,解決反恐問題上的雙重標準,有利于減少兩國的恐怖襲擊。上海合作組織打擊恐怖主義威脅、促進地區和平與安全、促進經濟共同繁榮的決心與巴基斯坦所尋求和迫切需要非常一致。各國共同努力打擊恐怖主義,并共同努力阻止恐怖主義滋生,會使得制止恐怖主義成功的機會更大,而巴基斯坦可以為這項努力作出貢獻并從中受益。
對于巴基斯坦來說,上海合作組織對于推動本國經濟的發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巴基斯坦和印度自2000年初以來都希望加入上海合作組織。2017 年6 月9 日,兩國在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峰會上以正式成員身份加入了上海合作組織。對于上海合作組織中的中亞國家而言,他們有較為相近的文化,都使用俄語,因此,上海合作組織的標志有俄語和漢語兩種語言。中亞國家之間的交往和國際貿易是積極的,因為所有中亞國家彼此之間都有非常寬松的簽證制度,在他們內部和俄羅斯聯邦之間進行跨國流動不需要簽證。中國的簽證制度對中亞國家和俄羅斯也相當寬松。所有中亞國家、中國和俄羅斯之間都有鐵路和公路聯系以及強大的航空聯系。如果我們看看這些國家的貿易往來,他們的貿易指標一直很高。除去中國、巴基斯坦和印度,俄語足以傳播到整個上合組織集團。因此,如何同這些國家打交道是巴基斯坦應該考慮的事情。值得慶幸的是,巴基斯坦與上海合作組織中有關國家的關系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因為巴基斯坦的文化和文明在中亞有著深厚的根基。
巴基斯坦是歐亞大陸未來發展的樞紐,也是整個地區“和平、安全、貿易、發展和繁榮”的門戶。同時,巴基斯坦也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希望推進世界和平,愿意在相互尊重、主權平等和利益與共的基礎上建立伙伴關系。巴基斯坦決心向其所屬地區尋求解決其經濟困境和其他脆弱性的辦法,這代表了巴基斯坦富有遠見的外交策略的轉變。巴基斯坦加入上海合作組織為該組織增添了活力,因為其在全球和區域貿易和經濟活動方面具有巨大潛力。巴基斯坦擁有2 億多人口的消費市場、巨大的商業潛力和快速發展的基礎設施,為上海合作組織實現互利合作和實現組織愿景提供了巨大機遇。而且,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的支點,也與上海合作組織的互聯互通和經濟一體化愿景相得益彰。巴基斯坦致力于出口多元化,并為其產品尋找新的、易于進入的市場。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擁有近四分之一的世界人口,與巴基斯坦在地理上接近且交通便利,構成了其出口的主要市場。同樣,巴基斯坦可以吸引一些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中具有比較優勢的能源和基礎設施部門的必要投資。巴基斯坦在該地區的戰略位置及其經濟潛力也有助于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經濟潛力。
總之,上海合作組織在鞏固世界新秩序、消除該地區易受外國干預的脆弱性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或許是加強地區安全、維護世界和平的最佳論壇。巴基斯坦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平臺解決自身的安全和發展問題。巴基斯坦也將在上海合作組織中發揮更加積極和廣泛的作用,并有助于實現其目標,同時成為上海合作組織提供機會的受益者,因而尤須弘揚“上海精神”,共同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