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蘋 國家公共營養師、中醫藥師
清洗肉類的首選是淘米水,將肉浸泡于淘米水,不一會兒就能看見一些臟東西浮于淘米水表面,然后再進一步搓洗,就能將肉類表面的浮塵、油脂、血水等清洗干凈。
動物內臟,很難清洗干凈,分享兩個小竅門給大家:一、豬肝可以用面粉水搓洗,不僅能很好地洗去血絲,還能去除腥味,這樣清洗過的豬肝,做出來的菜肴也更鮮嫩。二、街頭面館里的大腸面鮮香美味,但是自己家做出來的總有股異味,這是因為沒有洗干凈大腸。清洗豬大腸可以用白醋或者料酒,再加少許細鹽反復搓洗,最后用清水沖洗干凈,魚類等葷腥食物也可以這樣處理。
說起魚,自然就想到各類海鮮,買回家后常常不知道該怎么處理。比如花蛤類,我們會發現即便買回來養兩三天還是會有沙,這時可以利用淡鹽水浸泡海鮮,模擬海水的腥味環境,幫助花蛤吐沙。浸泡期間記得要換幾次水,泡幾個小時就可以了。
與清洗肉類不同,蔬果的清洗最常用的是小蘇打或淡鹽水,洗好后可以再用網紗棉類的小布擦洗一遍。分享一個小妙招,清洗水果時用一小片化妝棉,蘸取少量小蘇打或淡鹽水擦拭水果,可以更好地擦去水果表面的污垢和蠟等物質。因為化妝棉是一次性的,也不用擔心會像抹布一樣反復使用滋生細菌,最后再用清水沖洗一下水果就可以了。
對于像花菜、香菇這類蔬菜,可以使用淘米水或者小蘇打、淡鹽水浸泡之后再輕輕搓洗,能將縫隙里的一些泥沙洗得更干凈些。其他常用的一些小妙招,如用細鹽搓洗水果表皮、面粉水浸泡葡萄類水果等,都可以幫助我們把蔬果洗得更干凈。
拓展閱讀
日本“s t e a m i n g烹調技術研究會”代表平山一政先生提倡的50℃食材清洗法,在一些日本年輕人中風靡一時。利用50℃的溫水沖刷清洗食材,一來可以保鮮更久;二來也能有效抑制細菌滋生。因為水溫低于50℃時,接近一些細菌繁殖的溫度,但高于50℃可能會把一些果蔬燙得過熟。另外,50℃溫水清洗完的食材烹飪出來也會更加色香味俱全。
但50℃的溫度在家中并不好操作,除非家里有一臺恒溫出水機或者恒溫菜類清洗機。可以用市面上同類型的食材清洗機作為替代,通過電解、降解、氧化反應等作用來殺菌、破壞殘留農藥分子,操作也比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