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靜霞
(廣東省建筑工程機械施工有限公司,廣東廣州 510000)
近年來,隨著高檔定位的城市商業體、廣場和街頭綠地的建設,精細化的地面鋪裝設計創新迭出,增加景觀設計感,提高景觀檔次效果明顯。地面鋪裝可以用EPDM、透水混凝土及壓模混凝土等材料進行整體化施工,但出于耐用性考慮,用石材更為耐久且不易掉色。但碎塊的石材如何鋪設出整體化的地面,需在設計時加以仔細研究并在施工圖階段進行詳細出圖才能令施工得以實現。
地面石材鋪裝的整體化、模塊化設計,令鳥瞰效果特別整體、美觀。筆者近年設計的若干設計項目均涉及不規則圖案的地面石材鋪裝,特選取具設計特色及景觀效果的具體設計案例加以分析。
整體化設計需對場地平面圖進行鋪裝的整體設計。除對平面圖進行圖案設計外,對圖案的特殊位置要出詳圖進行說明。整體化設計在施工平面圖上下的功夫較多,需根據方案構思,把平面圖的線條全部畫出,難以使用簡單的CAD復制命令。
常規CAD做法如下。
(1)在CAD菜單欄插入-插入光柵圖像,把方案的彩色平面圖作為圖片插入CAD。
(2)用ALIGN命令把圖片縮放至施工圖實際尺寸。假如我們知道圖片上的某線條是1m,在CAD里畫出1m的直線,然后輸入ALIGN命令,把圖片上的某線條縮放重疊到1m的直線上。
(3)MO命令調出特性顯示器。選擇圖片,在特性顯示器里把圖片透明度調低。這樣圖片就遮擋不了直線,或者用工具-繪圖次序,把圖片放在直線的圖層下面,圖片也不會遮擋直線。
(4)用Pline命令按方案平面圖的構思,把圖片的線條繪制出來。通過以上方法可以把方案的圖形按實際施工尺寸搬到施工圖上,在此基礎上再進行下一步施工圖深化[1]。
廣州市大坦沙島門戶整治景觀設計項目于2019年5月進行設計,2019年8月完成施工。項目位于廣州荔灣,設計面積42564.96m2。該項目獲2021年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IFLA)基礎設施類榮譽獎及廣州市2020年度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評選中獲園林和景觀工程設計三等獎。
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能夠承載美好記憶的場所,為街區內不同社會背景的人們提供一個生態、便捷、活力、舒適的公共場所。在此通行的人們需要一些可以停留、聚集、休憩的街頭空間。街頭廣場延續大坦沙島的外形,提取水的形態,演化為鋪裝、休憩座凳、矮墻等元素,構建了靈動有趣的街頭休憩廣場。圖1為大坦沙項目鳥瞰實景。

圖1 大坦沙項目鳥瞰實景
場地地面鋪裝采用芝麻黑、芝麻灰及芝麻白三種顏色,顏色間漸變過渡。大面鋪裝采用400mm×400mm、200mm×200mm及100mm×100mm三種規格的石材。此場地主要使用的石材規格為400×400。兩種顏色過渡時采用200mm×200mm及100mm×100mm兩種規格。
場地地面鋪裝施工平面圖制作步驟如下。
(1)先把硬質鋪裝的場地邊緣畫出波打線,然后波打線以內的地面填充400mm×400mm方格。
(2)畫出顏色過渡位置線,此項目用的是虛線。200mm×200mm及100mm×100mm兩種規格的石材鋪裝線用直線命令加上。
(3)直接把文字“黑”“灰”“白”加在鋪裝總平面圖上對應該石材顏色的地方,這樣更便于施工人員理解。
(4)補充特殊位置的詳圖,如兩種顏色過渡處的具體做法、鋪裝與樹穴交接位置做法等。剛好位于顏色分界線上的石材,如超過一半面積位于某色上,則鋪貼某色。剛好位于樹穴分界線上的石材,如超過一半面積位于鋪裝上,則保留,否則取消[2]。
地面不規則的石材圖案看似復雜,實則由標準段重復鋪設而成。景觀施工圖只需把標準段定義清晰,則能指導施工。整體化地面顏色不能太多,通常為2~3種同色系的石材搭配,只是深淺上作區分。性價比高的選擇通常用芝麻黑、芝麻灰、芝麻白等石材。如果三種顏色較接近,可把芝麻黑改為中國黑或福鼎黑,拉開顏色的層次。也有不用同色系的,用綠或黃搭配灰,如福建青搭配芝麻灰和芝麻白、黃銹石搭配芝麻黑和芝麻白。顏色的搭配主要視乎整體設計的色調需要。本人設計的兩個項目地面石材鋪裝標準段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本人各設計項目地面石材鋪裝標準段基本情況
用標準段方式來做景觀平面圖,可以使用繪圖軟件CAD里的自定義圖案方法,實現快速填充,比起整體化設計方法的鋪裝平面圖省時省力。下文將介紹繪圖軟件CAD制作自定義填充圖案的方法及需注意的要點。
在CAD制作鋪裝平面圖時,使用填充命令即可制作鋪裝的圖案填充。但CAD自帶的填充圖案有限,未必能滿足個性化的需求。這時首先可以通過網上下載CAD填充圖案,然后安裝至CAD安裝目錄下方的support文件夾。CAD填充圖案文件后綴格式為“PAT”。安裝好后打開要填充的CAD文件,輸入H然后找到自定義填充,即可看到我們剛加載的填充圖案。若下載的CAD填充圖案不符合我們設計要求的圖案時,就需要自定義填充圖案。
自定義圖案方法如下。
(1)下載CAD填充圖案制作插件。
(2)打開CAD,輸入AP加載應用程序。
(3)實際尺寸大小繪制填充圖案。
(4)輸入命令“MP1”新建一個填充圖案。
(5)選擇填充圖案,并拾取基點,和橫縱向重復間距,即可完成制作。
需要注意的是,填充圖案需用直線制作。如用Pline多段線命令繪制填充圖案,可在繪制完填充圖案后,把pl線用Explode命令炸開成零散的直線。幾種石材最好先用不同的圖例填充,以便區分。圖例區別明顯,石材的區分才突出。填充后的圖例也要炸開才能進行自定義圖案操作,否則插件運作不了。石材的填充圖例最好不要選類似填充預定義里的AR-SAND或AR-CONC等,因為圖例炸開后,碎點太多,文件內存消耗大,畫圖的速度會很慢。
中國軟件CBD總部項目位于廣州市黃埔區,規劃用地約8.3hm2,建筑面積約50萬m2。其中首期項目位于護林路與石化路交匯處的東南角,占地面積約3.2hm2,打造成為軟件科技園。首期項目定為展示區,除建筑外均為廣場硬質鋪裝。鋪裝面積大,全部采用600mm×300mm規格的燒面石材。車行區域石材50mm厚,非車行區域石材30mm厚。采用灰色系的中國黑、深灰麻及淺灰麻三種顏色混拼。地面鋪裝采用14.8m×2.4m為一個標準段。整個廣場用標準段重復鋪設。由于標準段尺寸足夠大,故鋪設出來的效果感覺隨機性強,難以找到重復的規律,效果理想,符合科技園簡約、大氣、具創新性的特點[3]。由于石材使用工字拼,所以標準段是咬合狀的,制作時可把標準段的外框加粗,作左右上下復制,用以檢驗標準段的外框是否正確。
因為每種石材的價格不同,采用的表面處理工藝不同,價格也有區別。所以最好把標準段的各種石材比例計算出來標在施工圖上,這樣方便預算計價及施工單位確定采購量。
切割式冰裂紋地鋪也是標準段運用的典型。切割式冰裂紋通常是由幾塊異型等厚的石材或青石板拼接成標準單元,再把標準單元重復鋪貼。標準單元的單片石材線條可以根據項目鋪裝設計要求來定。冰裂紋在實際加工過程中由工廠按照設計圖進行機器切割即可。冰裂紋的鋪裝和常規地磚的鋪裝基本類似,每組標準單元的下方都有鋪貼網,石材和網之間用膠粘劑進行粘合。這樣是為了鋪裝方便,也為了在運輸過程中不至于散亂[4]。鋪貼時直接按照組為單位進行拼接即可。冰裂紋大面施工前也應先進行試拼。
多種石材通過約定各自的比例,由施工人員現場隨機鋪貼。此方法較上面兩種鋪貼方式更為隨機。由于隨機鋪設很受施工人員的施工水平影響,所以均應先做樣板段,確認效果沒問題再進行大面積鋪設。
筆者設計的東莞常平國際創新港項目位于廣東省東莞市常平鎮,地塊面積43.6hm2,由環常北路、東興路及天鵝湖路包圍而成。項目于2016年04月著手設計,2017年6月首期改造完成。首期把部分工廠拆除騰挪出大的公共空間用于布置公園。公園里的人行道地面鋪裝用的是200mm×100mm規格的透水磚。人行道波打用淺灰色透水磚,非波打用淺灰色及黃色透水磚混拼。施工圖沒有對透水磚混拼圖案進行詳細說明,只是標明兩種顏色的比例,力求達到灰色調的基礎上有局部黃色的跳躍,活躍氣氛。現場施工出來的效果比較理想,工匠把黃色透水磚間隔錯位鋪設,達到設計想要的活躍美觀效果。石材也能采用此方法進行鋪裝設計(圖2)。

圖2 東莞常平國際創新港項目實景
前三種方法都是通過石材顏色的組合來達到不規則的效果。其實規整的石材通過對其表面作處理,如燒面、荔枝面、亞光面、拉槽、拉絲等,使不同表面效果的石材組合鋪貼,也能達到不規則的效果。通常在地面建議不要用光面和菠蘿面,光面雨天容易滑,菠蘿面凹凸不平容易絆倒行人。拉絲面防滑效果理想,特別適合用在有坡度的場地。
石材雕刻各種花紋或圖案也能顯得與眾不同。中式園林地面鋪裝用上中式雕刻圖案的石材,充滿中式韻味[5]。石材雕刻上該項目的LOGO,更是該項目的品質體現。或者把名人字句刻在石材上,起到教育意義。
不規整的石材間縫大小不一,縫隙間以鋪設草坪為宜,也可嵌鋪鵝卵石,能體現自然粗獷的感官效果[6]。規整尺寸的石材塊料與草坪的組合也能帶來極具創意的鋪裝效果。石材的邊界與草坪互相嵌入,融合度高。石材也可與瓦片、瓷片、卵石、透水磚等材料相搭配。通常卵石、瓷片做圖案,石材做波打。瓦片常豎鋪與石材拼圖案。石材與金屬的搭配提升檔次,很多樓盤示范區將自己的標志與名稱用金屬材質嵌入地面的石材,給人一種高級感[7]。另外不銹鋼板常折彎作為不同材料的分隔條或者不銹鋼條可以制作成各種線條、圖案鑲嵌在石材鋪裝里。
常見的石材地面鋪裝通過用心的設計,可以營造出極具創意的不規則效果。本文總結了5種方法。其中,前3種方法通過石材顏色的組合來達到不規則的效果。另外,通過石材表面紋理的處理或雕刻也能達到不規則效果。最后通過石材搭配植物、瓦片、瓷片、卵石、透水磚、不銹鋼等材料亦能實現。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鋪裝設計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同時,能帶給我們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