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旭菁
過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是常見的毛細血管變態反應性疾病,多發于學齡期兒童,在小兒原發性血管炎中的占比近58%,可侵犯皮膚、腎臟、關節等[1-2]。本病的病因相對復雜,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目前認為,HSP 發病可能與細菌感染[3]、病毒感染[4]、藥物[5]、疫苗接種[6]等有關。HSP 的全國性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相對缺乏,綜合各地公布的數據,本病的高峰年齡為4~6 歲,男性發病約為女性的2 倍,常并發腎臟損傷[7-8]。HSP患兒的首發癥狀主要為皮膚紫癜,但該癥狀不具有特異性,單純依靠癥狀與體征變化判明紫癜誘因的難度較大。急性期HSP 患兒需臥床休息,做好體內電解質平衡的維持、營養干預等支持性治療,同時根據患兒的癥狀表現,給予對癥治療。HSP 的常規治療主要涉及抗組胺藥物、抗凝藥物、腎上腺皮質激素等,部分重癥患兒可通過血液灌流治療快速清除體內炎癥因子[9]。但在臨床實踐中,HSP 患兒的病情容易復發,常規治療方案的效果存在較大差異。奧美拉唑為質子泵抑制劑,其主要適應證為消化性潰瘍、胃泌素瘤,林世光等[10]報道,奧美拉唑對幽門螺桿菌干擾所致HSP 有良好療效,用藥后復發率較低。復方甘草酸苷為慢性肝病的常用藥物,具有抗炎癥、調節免疫、抑制病毒增殖等作用,牛文忠等[11]研究發現,將復方甘草酸苷用于HSP 患兒的輔助治療,可抑制白介素-10 的分泌,促進輔助性T 細胞1(Th1)/輔助性T 細胞2(Th2)型細胞因子水平趨向平衡。從藥物作用機制看,將上述兩種藥物聯合應用,有增強療效的可能性,但目前缺少相關報道。基于此,本研究就維生素C+奧美拉唑+復方甘草酸苷治療HSP 的臨床價值進行分析,觀察患兒用藥后關鍵指標的變化情況,評價聯合用藥方案的療效與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湖南省人民醫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70 例HSP 患兒。納入標準:(1)符合文獻[12]HSP 的診斷標準;(2)年齡4~13 歲;(3)依從性好。排除標準:(1)血小板減少性紫癜;(2)既往有器官系統疾病;(3)有本研究涉及藥物禁忌證。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兒分為兩組,每組35 例。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兒及患兒家屬知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1)急性期囑患兒臥床休息。(2)常規采取抗凝與抗血小板聚集治療。(3)對癥治療。有感染癥狀者,根據致病因素、實驗室檢查結果等選用抗感染藥物;有腹痛癥狀者,給予解痙劑;有消化道出血癥狀者,按要求禁食,必要時行注射用法莫替丁(生產廠家:河北智同生物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9191,規格:20 mg)治療,0.4 mg/kg。對癥治療用藥均根據相應癥狀的改善情況確定停藥時間。(4)混合型HSP 患兒給予醋酸潑尼松片(生產廠家: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3021207,規格:5 mg)治療,口服,20~40 mg/d,分多次用藥。以7 d 為1 個療程,持續治療4 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評估。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聯合用藥,具體如下:(1)大劑量維生素C 注射液[生產廠家:上海現代哈森(商丘)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3054,規格:5 mL∶1 g]治療,200 mg/(kg·d),將藥品與5%葡萄糖液250 mL混合,靜脈滴注。(2)注射用奧美拉唑鈉(生產廠家:江蘇奧賽康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9053,規格:40 mg)治療,靜脈滴注,0.6~0.8 mg/(kg·d),具體劑量根據患兒的病情進行調整。(3)復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生產廠家:日本米諾發源制造株式會社,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30071,規 格:20 mL),2 mL/ 次,1、2 次/d,皮下注射。上述用藥治療均以7 d 為1 個療程,持續治療4 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評估。
1.3 觀察指標 (1)癥狀改善指標。記錄患兒各類癥狀的消退時間。(2)炎癥因子。分別于治療前、治療4 個療程后常規采集血液樣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3)腎功能指標。分別于治療前、治療4 個療程后常規收集患兒晨尿,采用柯登KNF-100 型自動尿液分析儀檢測其尿紅細胞、尿微量白蛋白(MA)、24 h 尿蛋白定量。(4)不良反應,記錄患兒用藥后的不良反應。炎癥因子、腎功能指標的檢測試劑、配套標準及質控品由北京科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5.0 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用t 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中,男21 例,女14 例;平均年齡(8.47±2.35)歲;單純型HSP者19 例,混合型HSP 者16 例(含11 例紫癜性腎炎)。觀察組中,男19 例,女16 例;平均年齡(9.37±2.58)歲;單純型HSP 者20 例,混合型HSP 者15 例(含9 例紫癜性腎炎)。兩組患兒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兒各類癥狀消退用時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癥狀消退時間對比[d,()]

表1 兩組患兒癥狀消退時間對比[d,()]
2.3 兩組炎癥因子對比 治療前,兩組炎癥因子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炎癥因子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炎癥因子對比()

表2 兩組炎癥因子對比()
2.4 兩組腎功能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腎功能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腎功能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腎功能指標對比()

表3 兩組腎功能指標對比()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15,P=0.643),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例(%)]
HSP 屬自限性疾病,臨床確診后,根據患兒的病因及病癥設計治療方案,規范應用抗組胺藥物、解痙劑、腎上腺皮質激素等藥物,是消除病癥的關鍵,對患兒的近期療效與預后有重要價值。病因方面,目前已知有多個觸發因素參與發病,感染為最普遍的病因之一[13]。根據文獻[14-15]公布的數據,HSP 發病呈現出季節變化,冬季、春季的病患數目明顯多于夏季,與呼吸道感染吻合。癥狀方面,HSP 患兒的臨床表現以皮膚紫癜(常為首發癥狀)、消化道癥狀、關節腫痛為主,部分患兒在發病30 d內可出現腎臟癥狀。而臨床診治中,由于過敏原的差異性,多數混合型HSP 患兒不能準確判斷病因,常規治療方案難以取得預期療效,探討有效的治療方式,成為HSP 治療的難點。奧美拉唑是消化性潰瘍常用的質子泵抑制劑,對幽門螺桿菌有一定的殺滅作用,部分HSP 患兒存在消化道癥狀(如胃腸黏膜糜爛、潰瘍等),將奧美拉唑用于HSP 治療,符合對癥治療的原則,遂有研究對其療效進行探究,結果表明其療效優于西咪替丁[16]。另有文獻[17]指出,既往HSP 患兒普遍需要使用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考慮胃腸道癥狀的存在,激素用量過多可能導致病變加重,而奧美拉唑可抑制胃酸的分泌,為損傷胃腸黏膜的愈合創作條件。復方甘草酸苷屬于復方制劑,主要成分包括甘草酸、甘氨酸等,兼具抗炎、平衡Th1/Th2 等多重功效,在抗變態反應方面有重要應用。孫瑞麗[18]研究發現,復方甘草酸苷用于單純型HSP 的療效良好,且用藥后復發率低。維生素C 具有增強免疫功能、促進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合成等功能,鄧玉等[19]將維生素C 用于HSP 治療,結果表明,維生素C 有助于改善患兒的癥狀與血清細胞因子水平。因此,上述3 種藥物對HSP 患兒的病情皆有積極作用,探討聯合應用的療效與安全性,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本研究圍繞維生素C+奧美拉唑+復方甘草酸苷在HSP 患兒中的應用價值進行研究,選取癥狀消除時間、炎癥因子、腎功能指標及不良反應情況為觀察指標。盡早消除紫癜、關節腫痛等癥狀,是HSP 患兒規范治療的重要目標,本研究發現,聯合用藥有助于改善患兒的病癥,縮短癥狀消退用時。炎癥因子指標可為患兒的病情評估提供參考,文獻[20]指出,炎癥因子水平過高與血管炎性損傷之間有著密切關聯。本研究顯示,觀察組的IL-6、IL-10、TNF-α 水平均優于對照組,即聯合用藥方案可促進患兒體內炎癥因子的清除。分析其原因,考慮與維生素C 增強機體免疫能力及復方甘草酸苷的抗炎作用有關。腎臟損傷是HSP 患兒病程內嚴重并發癥,腎功能指標可提示患兒的腎損傷程度,故本研究將尿紅細胞、MA 及24 h 尿蛋白納入觀察指標,測定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腎功能指標優于對照組,即聯合用藥可促進腎損傷的好轉。本次研究納入的病例中,有20 例患兒確診為紫癜性腎炎,腎炎的存在可嚴重影響患兒的預后質量,而患兒用藥后腎功能指標明顯改善,提示本研究提及的聯合用藥方案可能對紫癜性腎炎有良好療效,但具體的作用機制及綜合療效仍需做進一步研究。安全性方面,兩組患者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此外,本研究存在局限性:(1)來自單中心的患兒可能導致偏倚;(2)未按照HSP 的類型及臨床癥狀等做進一步分類與差異化治療,病因差異對用藥療效的影響可能被低估。
綜上所述,在HSP 患兒的治療中,維生素C+奧美拉唑+復方甘草酸苷可改善其炎癥因子指標與腎功能,促進癥狀的消退,用藥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