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山西四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建筑模板是建筑工程在施工的過程中,施加的一種臨時性施工和防護模板結構,在當前建筑施工中,模板結構施工使用較多。相對于傳統建筑模板施工方式不同,在當前的建筑模板施工中,很多情況下,使用了較多的鋼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完成搭建。因為在具體使用的過程中,材料質量水平相對于先前有了明顯的提升,現代建筑模板的抗震抗災性能提升明顯。特別是主體模板對于整個建筑模板工程的穩固性有著較大的影響。因此,對建筑模板工程中主體模板施工技術進行分析有著較為重要的意義。
X工程包含有6個獨立地塊,總占地面積超過了10萬m,建筑面積達到了47萬m。從工程情況來看,主要包含有地上部分28~34層,地下均有2層,建筑設計為框剪結構。從工程項目內容來看,不僅有社區商業,還有公建配套、保障性商品房、地下車庫等。
從本次建筑模板工程的施工情況來看,主體模板施工是重點內容,不僅直接關系到施工進度,同時也直接關系到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特別是從本次建筑工程的施工情況來看,不僅體量龐大、造型新穎,同時主體模板結構形式多樣。這些均給主體模板施工帶來了較大的難度。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技術措施,全面做好主體模板施工的各個專項內容。
選擇符合實際需求的主體模板支撐體系是本次施工的主要難點。主體模板支撐體系是否符合實際需求,將直接影響到施工質量。在本次選擇時,重點從模板周轉次數、樓層高度、結構類型、施工進度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從當前來看,常用模板支撐體系較多。從本次工程的實際情況來看,因為本次工期相對較緊,從項目實際條件來看,在綜合考慮各個支撐體系特點的基礎上,本次設計采用了木模板和鋼管扣件式滿堂腳手架施工的方式。設計使用的最大梁橫截面尺寸為2.2m×0.6m,線載荷承載達到了47kN/m,最大的板厚度為0.35m。
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應做好現場技術指導,施工材料應當擺放整齊,按要求設置警示標志。在主體模板支架搭設之前,應當從施工方案出發,對于技術交底工作應當全面、細致,確保施工方能夠全面掌握施工注意要點。在施工之前,對場地應當做好有效清理,不能有雜物等影響到正常施工。在立桿搭設時,應當采取按照排列的方式進行通層搭設,將剪力撐、縱向和橫向加固桿、水平桿及掃地桿等隨搭隨設,保證立桿垂直度在規定的范圍中,一般情況下,立桿垂直度偏差應當在1/500H范圍內,H是架體總高度,同時,最大偏差需要在50mm范圍內。在對頂部的拉桿與掃地桿進行布置時,兩者之間的距離應當控制在1.5m以內,將水平拉桿設置在縱向和橫向兩個方向上。對于支架的內部橫向、縱向及外側,均應當從底板到頂板設置豎向剪力撐,豎向剪力撐之間的距離應當控制在5m的范圍內,寬度設置為4跨。支架底板與水平剪力撐之間的距離應當在6m范圍內,水平剪力撐的寬度控制在3~5m。在布置豎向剪力撐時,控制其余地面之間的傾角在45~60°之間。支架和水平剪力撐在縱向和橫向之間的夾角也控制在45~60°之間。此外,技術人員在施工時,通過將扣件進行旋轉的方式,將剪力撐有效固定在水平桿和立桿上,對于旋轉扣件、主節點之間的距離,在施工時,應當保障在0.15m之內。
主體模板安裝是主體模板施工的關鍵環節。在具體安裝過程中,主要包含有:支架、底模、側模等環節。在安裝時,必須確保主體模板中心線位置精準,尤其是在底模標高設置時,應當嚴格按照規定的要求,確保精準施工,這對于提升鋼管支撐體系的牢固性較為關鍵。最大限度的減少安全事故風險發生概率。對于跨度超過4m的梁體,技術人員進行中間起拱處理,在對起拱高度進行控制時,通常情況下,技術人員應當按照梁跨度0.02%左右進行設置。同時,在施工的過程中,對于支撐體系使用到的相關部件,應當按照分類的方式進行堆放,在放置模板時,應當平行放置。對于使用到的鋼管、扣件等需要嚴格進行抽檢,達到之后才能使用。在拆除時,技術人員必須隨裝隨運,嚴禁拋擲。如果在現場作業的過程中,風力超過了8m/s,高空作業必須立即停止,確保施工安全。在具體施工時,還需要重點把控好如下兩個大方面。
首先,梁模板安裝。在安裝時,需要將水平控制線、梁體位置線、軸線等全部彈出,根據標高的不同,對扣件式腳手架進行調整,之后將木方設置在可調頂托的托板上。見圖1。對于現澆筑混凝土梁,應當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起拱,在梁模的交接施工時,技術人員應當首先將主梁進行起拱,然后再根據設計將次梁進行起拱。在本次施工時,跨度超過了11m,按照相關的要求,起拱高度本次設定為20mm。在安裝時,對于梁底模應當首先進行安裝,然后在進行側模安裝,最后進行斜撐、壓腳板安裝。為了確保梁身處于平直狀態,確保梁底平整,特別是局部模板、測量模、下撓等模板必須精準嵌入到柱梁體之間。為了便于進行模板的拆除,在本次支模施工時,設計采用側模包底模的方式進行施工。在柱模、梁模連接的位置,技術人員采取了縮短下料尺寸的方式,同時在梁側模將斜撐、壓腳板等設置到其中,對梁側模選擇使用通直拉線的方式進行固定。

圖1 梁模板安裝示意圖
其次是開展樓面模板安裝技術要點。在對支架高度進行調節時,可選擇使用通直拉線后對頂托進行調節,確保支架達到設計高度。之后技術人員對頂托進行調節,并將主龍骨安裝固定到位。在主龍骨安裝到后,通過設置橫楞的方式,將樓面模板安裝到位。在完成安裝之后,技術人員在進行下步施工時,應當從四周朝著中間方向盡心施工,最終在中間的位置進行收口。如果施工時,需要進行壓旁,對于角位模板,需要按照直線拉的方式進行施工。此外,技術人員在將支撐體系、模板等全部施工后,首先需要進行自我檢查,檢查沒有問題后,相關部門再進行檢查驗收,在檢查時,應當全面根據表1的相關數據進行調整。

表1 模板安裝驗收標準
技術人員拆除主體模板過程中,首先對模板混凝土開展全面檢測,在達到了設計強度后,才能將模板拆除。對拆除之前,技術人員應當在外圍將安全防護網設置好,嚴防高空墜物而引發安全事故。在拆除時,對于模板應當做好保護,特別是對棱角、表面應當切實保護好。在拆除時,應當逐塊進行拆除,嚴禁采用拉倒模板的方式,嚴格禁止在懸臂上開展底模拆除,防止出現對建筑物產生沖擊性載荷。此外,對拆除的模板、鋼管等應當采取分散堆放的方式,并根據工程進度需要及時全面清理到位。
在主體模板施工的過程中,除了對上述技術要點進行控制之外,還需要對各種類型的材料進行全面的控制,嚴格把控材料質量,才能更好保證工程質量。在具體實施中,技術人員應當從工程實際出發,科學選擇鋼管、模板等施工材料,嚴格把控材料質量。在施工主體模板和支架時,選材較為關鍵,應從設計出發,科學選擇具體的施工型號,尤其是其中使用到的特殊模板,全面做好質量控制。在施工過程中,注意保證施工質量,對現場測量過程嚴格進行把控,使用到的材料應當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選擇。本次使用所用材料見表2。對主體模板施工過程中,配套使用的支撐體系,需要對配件、鋼管等材料質量嚴格進行驗收與檢查,嚴謹不合格配件、鋼管進入到施工場地。尤其是做好鋼管質量管理工作,嚴防鋼管出現劃痕、裂縫、毛刺及分層等問題,對鋼管的外徑、斷面及壁厚等進行嚴格把控,特別是嚴防出現有明顯裂縫、變形或者腐蝕的鋼管進入到主體模板現場施工場地。

表2 主體模板施工材料要求
從當前主體模板施工情況來看,由于高層建筑有標準層存在,導致模板經常由于混凝土澆筑平整度存在的問題,導致與樓地面有一定的裂縫存在,為了防止在現場施工的過程中出現漏漿的問題,技術人員經常選擇使用角鋼防漏、模板條圈邊防漏或者提前砂漿封堵等技術措施。
在本次主體模板施工的過程中,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時,從外界條件出發,開展了高質量的混凝土振搗作業,最大限度的控制混凝土中的氣泡。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時,設計采用了逐一分層、陸續澆筑的方式進行施工,同時,將所有分層混凝土的厚度全面控制在0.4m的范圍內,全面提升混凝土澆筑效果。此外,由于部分情況下,受到現實條件的影響,澆筑工作連續性不能較好保證,本次嚴格控制在每兩層混凝土進行澆筑時,相差時間在2h之內。同時強化專業設備使用,特別是對關鍵點位置,在澆筑完成后,立即進行實時監控,全面確保混凝土澆筑作業效果。
在主體模板施工的過程中,各種材料的配比會直接影響到主體模板混凝土質量。在本次施工時,對混凝土質量進行嚴格控制,要求強度應達到1.2MPa后,才能增加載荷或者開展豎向構件拆模。所以,在本次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不僅對坍實度進行全面檢測,同時,對混凝土具體配比進行了全面檢測,確保混凝土的配比和工程實際需求相符合。在對主體結構混凝土進行澆筑時,技術人員確保所有部位混凝土得到均勻振搗,增強混凝土主體結構強度和密實度。在具體拆模時,為了防止出現拆模對混凝土結構帶來破壞。在具體拆模時,重點從如下三個方面進行了全面質量把控。首先,對于現澆筑結構進行拆模時,混凝土強度需要從同等條件下養護工作標準尺寸試件的強度進行設定。其次,對于柱體、墻體在拆模時,必須確保混凝土的強度可以確保棱角、表面不會由于拆模而出現損壞。第三,在對底模進行拆除時,應當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全面把控。一是對于板跨度在2m范圍內的,混凝土強度在達到1/2后,即可進行拆模。二是對于板跨在2~8m之間的混凝土,強度需要達到75%以上,跨度在8m以上的,需要強度達到100%后才能進行拆模。對于懸臂結構,強度必須達到100%后,才能進行拆模。在完成了拆模后,還需要做好混凝土養護工作,可選擇使用覆蓋澆水氧化或者帶模養護的方式,時間應當在7d以上。
在建筑模板工程施工的過程中,主體模板施工是重要的分項工程,不論是施工技術還是施工管理,過程較為復雜,涉及內容較多,對安全有著較高要求。通過將模板施工技術應用到其中,特別是模板施工容易周轉、簡單快捷的特點充分發揮出來,可有效壓縮主體模板施工所需時間,有助于控制工程工期,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與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