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少瑩
(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學 351131)
多元變量函數問題是函數中的一大難點,問題類型多樣,方法多變,但是解題思路主要把握一個宗旨“消參減元”,再輔以構造新函數進行解題.那么如何消參減元呢?本文主要就兩大類型來探討,一是x1,x2為定義域或所給區間中的任意兩個變量;二是x1,x2為函數的零點、極值點或方程的兩根.




由于lnx∈[2,4],因此1-lnx<0.





評析本題不等式中函數含有兩個變量,此類問題的解題思路一般是將兩個變量分離至不等式兩邊,利用同構式可將其轉化為函數的單調性問題,構造新函數,利用導數達到“減元”的目的,最終再將問題轉化為恒成立問題,通過函數的最值得到解決,考查了邏輯推理、數學建模及數學運算等核心素養.同時要特別注意此類問題在解決時要關注變量的取值范圍,以及不等式是對該范圍內的任意x1,x2恒成立.
例2(2020年天津卷20題)已知函數f(x)=x3+klnx(k∈R),f′(x)是f(x)的導函數.
(1)當k=6時,①求曲線y=f(x)在點(1,f(1))處的切線方程;


解析(1)①y=9x-8.


則對任意的x1,x2∈[1,+∞),且x1>x2,欲證
即證[f′(x1)+f′(x2)](x1-x2)>2[f(x1)-f(x2)]成立.



故h(t)在[1,+∞)上為單調遞增.
所以h(t)>h(1)=0.
又因為k≥-3,

又x2>1,t>1,


而由(1)②可得t>1時g(t)>g(1)=1.


由此可得[f′(x1)+f′(x2)](x1-x2)-2[f(x1)-f(x2)]>0.





f′(x)=lnx-mx.
依題可得x1,x2為f′(x)=0的兩個不等實根.
故lnx1-mx1=0,lnx2-mx2=0.
兩式相加,得lnx1x2=m(x1+x2).
依此可得
故欲證x1x2>e2,即證lnx1x2>2.



故g(t)在(1,+∞)上單調遞增.
因此g(t)>g(1)=0.

即lnx1x2>2成立.
所以x1x2>e2.


(1)討論f(x)的單調性;



(2)由(1)可知若f(x)存在兩個極值點x1,x2,則a>2,且x1,x2為-x2+ax-1=0的兩根,即x1+x2=a,x1x2=1.
不妨設x1>x2,則x1>1>x2>0.

即證f(x1)-f(x2)<(a-2)(x1-x2).






故g(x)在(1,+∞)上單調遞減.
所以g(x) 例5(2016年新課標全國Ⅰ卷21題)已知函數f(x)=(x-2)ex+a(x-1)2有兩個零點. (1)求a的取值范圍; (2)設x1,x2是f(x)的兩個零點,證明:x1+x2<2. 解析(1)f′(x)=(x-1)ex+2a(x-1)=(x-1)(ex+2a). ①設a=0,則f(x)=(x-2)ex,f(x)只有一個零點. ②設a>0,f(x)在(-∞,1)上單調遞減,在(1,+∞)上單調遞增. ③設a<0,由f′(x)=0得 x=1或x=ln(-2a). 故當x∈(1,+∞)時,f′(x)>0,因此f(x)在(1,+∞)上單調遞增. 又當x≤1時,f(x)<0,所以f(x)不存在兩個零點. 可得f(x)在(-∞,1)上單調遞增,在(1,ln(-2a))上單調遞減,在(ln(-2a),+∞)上單調遞增.極小值f[ln(-2a)]<極大值f(1)=-e<0,所以f(x)不存在兩個零點. 綜上,a的取值范圍為(0,+∞). (3)不妨設x1 又f(x)在(-∞,1)上單調遞減, 所以欲證x1+x2<2, 即證f(x1)>f(2-x2). 而f(x1)=f(x2)=0,故只需證f(x2)-f(2-x2)>0,x2∈(1,+∞). 令g(x)=f(x)-f(2-x),x>1,則 g′(x)=f′(x)+f′(2-x) =(x-1)(ex+2a)+(1-x)(e2-x+2a) =(x-1)(ex-e2-x) 又x>1,故g′(x)>0. 因此g(x)在(1,+∞)上單調遞增. 故g(x)>g(1)=0. 從而有x2∈(1,+∞)時f(x2)-f(2-x2)>0. 故x1+x2<2得證. 評析第(1)問主要是為第(2)步作鋪墊得到f(x)的單調性,需由此先得到x1,x2的大致范圍,再根據所證不等式中x1,x2的和(積)形式轉化發現x1,2-x2在同一單調區間,因此考慮將所證問題轉化為證明f(x1),f(2-x2)間的大小關系,又利用f(x1)=f(x2),將問題再次轉化為f(x2),f(2-x2)間的大小關系,從而構造函數g(x)=f(x)-f(2-x),x>1,證明g(x)>0即可.這種解法中不管所證不等式是x1,x2的和還是積都可將x1,x2分離至不等式兩邊,并保證它們在已知函數的同一單調區間內,然后利用函數單調性的定義將單調性與a,b大小、f(a),f(b)大小綜合起來,從而將問題進行等價轉化,結合f(x1)=f(x2)將變量統一為x1或x2,從而構造出新函數以解題.比如例4也可用這種方法解決,讀者可自行動手試試. (1)求a的取值范圍; 教學中我們不應僅僅是教會學生“這道題”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學會對題目條件進行深入挖掘,根據不同條件特征、問題結論等進行方法的選擇,當條件特征、問題結論與常見(已掌握)的形式不同時,又應如何轉化,如何在解題中真正做到消參減元.在教導通性通法的同時,還應抓住題目條件所包含的信息、知識點與證明結論的轉化間的異同及關聯,引導學生學會歸納總結其中條件的不同、問題結論的不同與對應方法間的聯系,以真正領悟各類方法的數學本質,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會一題,通一類”.而這正是對高考評價體系中學科素養所包括的“學習掌握、實踐探索、思維方法”3個一級指標的最好踐行.


4 對稱變換回歸同一單調區間



5 類題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