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昕
(甘肅省蘭州市第三中學 730000)
涉及圓錐曲線離心率的求值或取值范圍問題,變化多端,破解時往往思維多樣、策略多變、技巧多樣,解決問題時或一種策略獨領風騷,或多種策略齊心協力,或另辟蹊徑,合理轉化,巧妙破解.

此題以雙曲線為問題背景,通過雙曲線的兩個焦點與一個頂點,以及雙曲線上的一個點,組成一個復合的三角形,利用相關內角之間的相等、倍數關系等合理構建,進而確定雙曲線的離心率的值.
解法1(三角函數定義+余弦定理法)
因為∠MF2A=∠MAF2=2∠MF1A,
則有|AM|=|MF2|=|AF1|=c+a.

圖1
結合雙曲線的定義,可得
|MF1|=2a+|MF2|=3a+c.

利用余弦定理有
由cos∠MAF2+cos∠MAF1=0,可得
整理,得c2-ac-4a2=0.
即e2-e-4=0.


解法2 (余弦定理法)
因為∠MF2A=∠MAF2=2∠MF1A,
則有|AM|=|MF2|=|AF1|=c+a.
結合雙曲線的定義,可得
|MF1|=2a+|MF2|=3a+c.
利用余弦定理有

整理得(c-a)(c2-ac-4a2)=0.
即c2-ac-4a2=0.下同解法1.
解法3(相似三角形法)

圖2
因為∠MF2A=∠MAF2=2∠MF1A,
則有|AM|=|MF2|=|AF1|=c+a.
結合雙曲線的定義,可得
|MF1|=2a+|MF2|=3a+c.
如圖2,過點M作MN⊥x軸,垂足為點N,過點A作AH⊥MF1,垂足為點H,則有
易得Rt△MF1N∽Rt△AF1H.

整理,得c2-ac-4a2=0.下同解法1.
解法4(勾股定理法)
因為∠MF2A=∠MAF2=2∠MF1A,
則有|AM|=|MF2|=|AF1|=c+a.
結合雙曲線的定義,可得
|MF1|=2a+|MF2|=3a+c.
過點M作MN⊥x軸,垂足為點N,過點A作AH⊥MF1,垂足為點H,則有
利用勾股定理,在Rt△AMN中,可得
又在Rt△F1MN中,可得

整理,得c2-ac-4a2=0.下同解法1.
解法5(二倍角公式法)
因為∠MF2A=∠MAF2=2∠MF1A,
則有|AM|=|MF2|=|AF1|=c+a.
結合雙曲線的定義,可得
|MF1|=2a+|MF2|=3a+c.
過點M作MN⊥x軸,垂足為點N,則有

而∠MF2A=2∠MF1A,結合二倍角公式可得
整理,得c2-ac-4a2=0.下同解法1.
解法6(二倍角三角形性質法)
因為∠MF2A=∠MAF2=2∠MF1A,
則有|AM|=|MF2|=|AF1|=c+a.
結合雙曲線的定義,可得
|MF1|=2a+|MF2|=3a+c.
在△MF1F2中,∠MF2A=2∠MF1A,
結合二倍角三角形性質,可得
(3a+c)2=(c+a)(c+a+2c).
整理,得c2-ac-4a2=0.下同解法1.
探究1 保留題目創新情境,改變圓錐曲線的類型,將原來的雙曲線問題類比到橢圓問題,保留相關條件以及角之間的關系,同樣可以確定橢圓的離心率問題,得到以下相應的變式問題.

解析因為∠MF2A=∠MAF2=2∠MF1A,則有|AM|=|MF2|=|F1F2|=2c.
結合橢圓的定義,可得
|MF1|=2a-|MF2|=2a-2c.
在△MF1A中,∠MAF2=2∠MF1A,
結合二倍角三角形性質,可得
(2a-2c)2=2c(2c+a+c).
整理,得c2+5ac-2a2=0.


探究2保留題目的創新背景,改變題目部分條件,以等腰三角形以及對應的線段長度等為背景來創設,進而確定相應雙曲線的離心率.


圖3
解析結合雙曲線的定義,可得
|MF1|=2a+|MF2|=5a,解得|MF2|=3a.
如圖3,取AF2的中點N,由△F2MA是以∠AMF2為頂角的等腰三角形,可知MN⊥F1F2.

利用勾股定理,可得
整理,得c2+ca-8a2=0.


破解以雙曲線為載體的圓錐曲線問題,利用圓錐曲線的定義確定相應的線段長度,利用條件中角之間的關系,可以考慮從解三角形思維、平面幾何思維、三角函數思維、特殊三角形思維、解析幾何思維以及圓錐曲線的定義思維等來切入,結合平面幾何、余弦定理、三角函數以及距離公式等知識,歸納相應的方法來分析,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涉及圓錐曲線的問題,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加以合理類比,進而挖掘、探究,得到與之相關的其他問題,拓展思維,從而全面提升思維能力、解題能力,提升數學品質,提高數學能力,培養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