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師傅
電子紙,是一個頗為小眾的行業。
然而,資本市場圍繞電子紙的相關討論卻逐漸多了起來,行業的景氣肉眼可見,被投資者津津樂道。
這么多年,電子紙一直不溫不火,怎么突然又“活”了?
電子紙,并非新鮮事物。
據百度百科顯示,電子紙也叫數碼紙,是一種超薄、超輕的顯示屏,即理解為“像紙一樣薄、柔軟、可擦寫的顯示器”,具有可重寫、超輕薄等特性。
初期,電子紙的主要應用場景為電紙書。
2004年,索尼推出Sony Librie,屏幕具備護眼功能,從而打開了電紙書的大門,而2007年亞馬遜推出Kindle,將電紙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一時間,電紙書被寄予厚望,大大小小的品牌紛紛切入賽道。
詭異的是,這個市場并沒有如外界預期的那樣爆發,反而一步一步邊緣化,在資本市場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小眾題材。
更為糟糕的是,電紙書沒落了。
之所以如此,與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閱讀興起有莫大的關系。
據第十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2020年我國成年國民紙質圖書閱讀率近60%,人均每天讀書時間約20分鐘,同年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卻高出19.9個百分點,人均每天手機接觸時長是紙質閱讀的五倍。
不過,電子紙沒有隨著電紙書走上下坡路,反而越活越滋潤。
一名業內人士表示:“電子紙在國內應用比較多的領域主要有ESL(電子貨架標簽)、電紙書和近兩年增長較快的電子紙筆記本,涉及智慧辦公電子紙會議桌牌、物流民航的標簽、醫療領域標簽、床卡、信息牌、公交站牌、高端金融卡片等。”
一言以蔽之,智慧辦公、智慧物流、智慧倉儲、智慧零售、智慧商務等成為電子紙的主要應用場景。
譬如,北京冬奧會志愿者佩戴的數字胸牌就用到了電子紙,再譬如寶馬的變色概念車BMW iX Flow,就包裹在電子紙中。
據RUNTO的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電子紙模組出貨量達到1.2億片,同比增長25%;預計下半年將呈現爆發式增長,整年出貨量從而超過4億片,同比增長92.7%,接近翻倍。
而據TrendForce 的報告顯示,預計2022年全球電子紙市場規模約46.5億美元,同比增長48.1%,至2026年將有望達到203.4億美元。
TrendForce表示:“在數字化、可持續發展的態勢下,零售、物流與倉儲等相關企業對采用電子紙平板、電子標簽等產品的意愿將大幅提升,加上隨著彩色電子墨水屏技術快速提升,各類電子紙產品從黑白走向多彩化發展,成為電子紙市場規模的主要增長動能。”
目前,A股與電子紙相關的上市公司約莫有15家,只有少數得到了游資的青睞。
亞世光電成立于2012年7月,是一家生產液晶顯示模組及顯示屏的企業,專注于工控儀器儀表、通訊終端、辦公室自動化、醫療器械、家用電器、汽車顯示、金融器具、安防等細分領域,客戶遍及德國、美國、日本和中國大陸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早在2015年,亞世光電就切入了電子紙,目前擁有10條電子紙生產線,并在逐步擴大生產規模以滿足產品的市場供應,計劃未來將達到20條生產線,“電子紙新增生產線正按計劃有序進行,產能也在穩步增長。子公司奇新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專門的研發團隊,其電子紙產品在公交站牌、電子價簽等領域都有項目在進行”。
2022年上半年,亞世光電的營業收入為3.93億元同比增長53.36%,凈利潤為4850.55萬元同比增長110.62%;其中,電子紙顯示模組貢獻了6915.54萬元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0%。
此背景下,亞世光電成為電子紙板塊的領頭羊,從而在這波股市調整中,幾乎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
秋田微是一家專注于液晶顯示及觸控的公司,旗下產品主要有單色液晶顯示器、單色液晶顯示模組、彩色液晶顯示模組、電容式觸摸屏等,客戶包括海興電力、德賽西威、惠普、西門子、比亞迪、施耐德等。
2022年上半年,秋田微的營業收入為5.657億元同比增長13.66%,凈利潤為7364萬元同比增長100.21%,扣非凈利潤為6804萬元同比增長173.63%;毛利率為27.09%同比增長23.9%,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9725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近些年,秋田微大力推進高端化,電子紙是其中一個方向。
開源證券表示:“公司的電子紙模組以中小尺寸產品研發為主要方向,可應用于價簽、名牌、電紙書等應用領域,計劃2022年度完成可靠性測試和小批量試產。”
由此可見,炒的是預期,而非業績。
此外,秋田微還涉足車載防眩光液晶光閥、汽車自動調光遮陽板液晶光閥、激光雷達液晶光閥等,渴望在汽車市場分一杯羹。
漢王科技是老牌電紙書企業,曾一度名聲大噪,試圖與亞馬遜Kindle對標,如今依然在電紙書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不過,其重心已不在電紙書上,而是數字繪畫板、文本大數據等業務。
2022年上半年,漢王科技的營業收入為5.93億元同比減少18.13%,凈利潤為-4560萬元同比下降250.27%。

民生證券表示:“公司繪畫業務持續高增驗證自身實力,同時消費電子配筆等業務具有長期潛力。”
需要注意的是,電子紙概念雖然頗為搶眼,但整體市場仍然不大,對業績的貢獻并不明顯,依然是炒概念股為主,因而投資風險較大。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跟本報無關。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作參考,實際盈虧自負。
彩虹集團是中國電熱毯的龍頭企業,最近可謂紅得發紫。之前,公告“目前正值歐洲能源危機,電熱毯作為節能環保產品會有一定機會。5月以來,公司取得不少電熱毯出口訂單”,引來市場的炒作,后又坦承“今年取得了一些電熱毯出口訂單,單張訂單數量低,總體金額小,未對公司收入產生實質影響”。不過,氣氛已經炒起來了,大量游資認定彩虹集團為取暖概念股的龍頭,所以股價屢創新高。從這個角度來看,彩虹集團具有持續炒作的噱頭,但估值已經脫離了基本盤,純粹由資金驅動,風險也在不斷聚集,畢竟彩虹集團是以國內市場為主,而非出口型企業。

浙江世寶是一家汽車轉向器的汽車零部件企業,業績平平。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浙江世寶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82億元、11.02億元、11.78億元、5.54億元,同比-13.30%、12.19%、6.88%、-3.31%;凈利潤分別為-1.77億元、4084.60萬元、3415.63萬元、85.56萬元,同比-2527.90%、123.11%、-16.38%、-97.52%。以上可見,浙江世寶面臨盈利難的問題,然而20222年6月中下旬,收獲11個漲停板,累計漲幅高達202.72%,如今股價又氣勢如虹。之所以如此,與以趙老哥、方新俠為代表的知名游資青睞有關,從而帶動散戶的熱情。客觀來看,浙江世寶的炒作沒有什么大邏輯,因而風險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