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夢、七彩的夢,童年的歌、歡樂的歌,童年的腳印一串串,童年的故事一摞摞……”炎炎夏日,窩在空調房里聽著歌,讓我想起童年時故鄉的夏。
我的家鄉在蘇北里下河腹地一個叫戚家莊的村莊,村子不大,僅一百多戶人家,靠種地為生。到了夏天,滿眼碧綠、瓜果飄香,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清晨,鄉村寧靜而幽美,氣溫不算高,還時不時刮來一陣陣涼爽的風。大人們總是悄然無聲地起床,唯恐擾醒貪睡的孩童。男人擔水澆菜園,女人做飯洗衣,老人則搖著蒲扇在路口乘涼。起床后的孩子們圍坐在堂屋里的木桌旁,乘著涼爽的風喝著麥糝粥,嚼著脆生生的小咸瓜或炒蠶豆,能喝上好幾碗,將小肚子撐得圓鼓鼓的。
白天,大人們都上工了,午飯便由放暑假的孩子們來完成。葷菜是池塘里撈的魚蝦、螺螄等,蔬菜是自家菜地里長的。
中午,鄉村燥熱而忙碌,氣溫極高,樹葉紋絲不動,蟬卻叫得響亮。悶熱的天氣讓人們在勞作之余,常會跳進小河里泡一下涼。下午,對孩子們而言最有趣的活動就是到河溝或池塘里撈魚摸蝦。夏天的池塘、水溝、秧田里,魚蝦隨處可見,伸手可及。
夜晚,鄉村熱鬧而歡快,一橋一河一天星,涼風習習滿橋人,手搖蒲扇心自涼,孩童歡聲撲螢忙……勞累一天的大人們放工了,幾家人聚在一起有說有笑,互品各家孩子備好的大餐:炒螺螄、韭菜炒蜆子肉、韭菜蛋湯等。男人們一高興還要來點兒小酒,邊吃喝邊嘮嗑。
飯畢沖涼后,大家便搖著蒲扇來到鄉村乘涼的風水寶地——水泥橋。在橋上擺上小凳,點上蒲穗,聽收音機里的評書《楊家將》《岳飛傳》……仰頭便是滿天繁星閃爍,低頭可見一河波光粼粼,快活似神仙。
有時幾個孩子一起來到長滿綠草的土路上捉螢火蟲,扯著嗓門兒齊聲喊:“螢火蟲,低下來……”捉到螢火蟲后,孩子們或把它們裝在玻璃瓶里做手電筒,或拿回家放在蚊帳里,伴隨著忽閃忽閃的光甜甜地進入夢鄉……
如今,我雖已定居外地,但永遠也不會忘記可愛家鄉的夏日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