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魯迅中學/董子彥
轉眼七月下旬,暑假已過了一半。反正高中生的假期只有學習,日復一日地面對習題、網課,生活單調又枯燥。漸漸地,我愛上了熬夜,似乎只有在夜里,我的思路才能稍作休整,變得清醒。在黑的夜里,世界變得不是只有黑白灰了。夜,成了我的棲身之地。
點一支小小的蠟燭放進燭臺,看著自己的影子落在雪白的墻壁上。我什么都懶得做,厭倦了那一本本快要翻爛的課本、那些讓人沒有頭緒的練習題,還有跑兩分鐘就開始酸脹的小腿肌肉,甚至鋼琴在我手下都變成了笨重的機械。最好的放松方式大概就是聽歌了,我懶懶地半躺在沙發上,在各種曲子里一遍又一遍地游動、游動。
懶到連歌詞都不想聽,只有純音樂能讓我徹底放空,尤其是節奏慢又旋律悠揚的音樂,它們像夏日里融化的巧克力,讓我能在如水的夜里縱享絲滑。我固執地把自己包裹在這樣的氛圍里,浸透在無盡的空虛里。我有時想,音樂竟真有這么神奇,沒有詞,任由音調的起伏便能左右情緒。它的作者是什么樣的人呢?那個人是在什么樣的情緒下寫了這樣的曲子呢?他也像我一樣處于迷茫和自我封閉的狀態時才能獲得靈感嗎?
手指不小心碰到彈幕,像是打開了另一個世界。看著屏幕上飛舞的字符,漸漸地,我竟有些聽懂了歌曲的意思。我又打開評論區,滑到底部,看到了作曲者的自敘——2019年夏天,作者的母親因病去世,母親在留給他的信中寫道:“希望以后無論遇到什么,都要相信有人會站在你這邊。”作者說:“我也堅信向日葵終會追隨太陽、追隨光、追隨希望。”
原來是一首這么美好的曲子,原來它的背后有這么動人的故事。它書寫了希望,充滿了陽光,但我卻把它聽成了對無盡空虛的釋放。果然,每個硬幣都有兩面,但無論你看到的是哪一面,它都在向著陽光的方向。我的心結仿佛被一個個打開,眼前變得明亮開闊起來。從前,我一次又一次與世隔絕、胡思亂想,一次又一次報復性熬夜、自我放棄,一次又一次在不知名的曲調里無意義地迷醉,只是因為我忘記了抬頭看。不管未來如何,不管狀態如何,我們的節奏都應該是明朗的。
熄燈,好好睡覺。晨起,換好鞋,走出久未邁出的家門。小區的廣場上,鄰居們三三兩兩,遛著狗的,聊著天的。陽光淡淡灑落樹間,夏風吹過,溫而不燥。
原來夜里的沉醉,遠不及清晨的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