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姬

上海銀行大廈巧妙體現了上海銀行海納百川、中西合璧的海派特色。
10月8日,2022年國慶長假后的第一個工作日,時值上海養老金發放高峰時期,不少銀行的營業網點都出現了前來辦理業務的老年人。作為上海地區最大的養老金代發銀行,上海銀行網點內秩序井然;因為一批穿藍馬甲、胸掛藍吊牌的老年導銀志愿者,在網點內耐心地指導同齡客戶使用各類金融智能化產品和服務。
讓老人來幫助老人,更容易消除銀行與客戶之間的心理隔閡,更好地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據了解,“老年導銀志愿者”自推出以來,累計已惠及500多萬名老年人。
“老年導銀志愿者”是上海銀行始終踐行金融為民初心的一個縮影。2012 年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上海銀行恰于當年確立“精品銀行”戰略愿景,十年來,上海銀行始終將追求自身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融入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和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實現同頻共振,同向同行。
上海是黨的誕生地,也是初心始發地。發源并發展壯大于這座有著光榮歷史的經濟中心城市,紅色金融既是上海銀行的固有基因,也是不變的底色。一路走來,上海銀行始終將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深化全面從嚴治黨融入到全行經營管理、改革發展全過程、各方面,通過將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有機統一,凝聚發展合力;通過強化思想教育,提升發展動力;通過將基層黨建與強化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相融合,增強工作能力,不斷將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打造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
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持續筑牢發展基石。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上海銀行黨委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及市委關于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相關決策部署,率先將黨組織的職責權限、機構設置、運行機制、基礎保障等重要事項修訂入章,并實現轄屬控股公司和村鎮銀行黨建入章全覆蓋。注重發揮黨組織對重大決策的把關定向作用,建立完善“1+3”制度體系,以制度保障治理效能,發揮好黨委抓戰略性、全局性、根本性工作的部署、推動和落地。注重加強與中心工作雙向融合,每年與全行工作會議同步召開年度、半年度黨建工作會議、全面從嚴治黨會議,確保黨建工作與經營管理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并制定年度黨建工作要點,抓具體、抓落實。
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引,把好發展方向。上海銀行黨委中心組學習緊扣新發展理念,開展經常性學、議、研。注重創新載體形式,橫向上抓拓展,以“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與國資兄弟單位、重點客戶企業等開展聯組學習;縱向上抓貫通,將中心組學習與各黨支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相貫通。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四史”學習教育及黨史學習教育,聚焦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突出金融特色、突出學用結合、突出惠及群眾、突出擔當作為,深化開展“音樂黨課”“紅色文化進國企”等特色活動,不斷建立健全常態長效機制,推動全行不斷從黨的百年奮斗歷史中汲取智慧力量。
以黨管干部人才為關鍵,激發內生動力。堅持系統推進。上海銀行黨委班子牽頭,將抓隊伍建設與經營管理、攻堅克難、作風建設等有機結合,制定形成隊伍建設實施方案和工作方法體系。近年來,干部隊伍專業化、年輕化取得顯著成效,黨委直管干部“80 后”占比提升15%,中層管理崗位干部“80 后”占比近50%,其中“85后”占比近20%。堅持能力提升。以“學史力行、開創新局”專題培訓、新任職直管干部培訓等為載體,干部隊伍綜合素質和專業結構得到持續優化,隊伍整體戰略推進能力得到明顯提升。堅持梯隊培養。建立優秀管理人才庫,推廣干部見習、輪崗機制。堅持崗位成才。通過崗位交流、專題培訓、參與重大項目建設,努力培養一支政治過硬、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專業人才隊伍。

2021年7月1日上海銀行舉行百名黨員集體宣誓儀式暨“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頒發儀式。
以黨的組織建設為基礎,增強生機活力。各級黨委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帶頭抓實工作計劃的制定與執行,增強支部工作落實的穿透性和創造性,在實踐中打造黨性強、素質高、業務精的隊伍。時至今日,總行黨委下屬16個基層黨委、7個黨總支和232個黨支部,始終活躍在金融業務發展各條線、各領域。
上海銀行注重將基層黨建工作與服務實體、小微、社區、養老等工作有機結合,以黨建聯建共建為抓手,推動基層組織成為堅強的戰斗堡壘。去年,圍繞建黨百年,組織開展“七個一”系列活動,成功舉辦首屆“高質量黨建引領上海銀行高質量發展”黨建論壇。組織創建評選“上海銀行基層黨建品牌”,培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特色亮點。近年來,一批基層黨委、黨組織獲評“上海市黨支部建設示范點”,入選市委組織部“書記工作室”,榮獲市國資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紅旗黨組織”“上海國企黨建品牌”等稱號。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上海銀行根據自身機構布局和資源稟賦特點,將更多資源投入到支持區域協調發展的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建設大局,在積極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協同、成渝經濟圈發展,大力支持上海“五個中心”“四大品牌”等建設中,推進做優做強。
這十年,上海銀行資產規模突破2.8萬億元、增長3.3倍,年度營收突破560億元、增長3倍,存、貸款規模突破萬億元,分別增長2.3、2.8倍,實現了公開上市。這十年,上海銀行加快培育普惠金融、綠色金融、民生金融、科創金融、供應鏈金融、跨境金融等特色業務,深化商投行聯動,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級。
其中,上海銀行普惠貸款近3年復合增長率近60%,科創金融服務覆蓋上海近四成“專精特新”企業、近三成高新技術企業,綠色貸款增速在全國24家主要銀行中排名前列、綠色債務融資工具承銷規模排名城商行首位。
眾多科創企業高速發展的背后,都能看到上海銀行的身影。中科新松是工信部認定的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國產協作機器人的龍頭企業。2018年,中科新松新一代“多可”協作機器人已經推向市場,并得到廣泛認同。但當時受制于公司流動資金有限,無法大規模組織生產。同時,公司的工程項目回款周期長,市場上商業銀行能夠提供的短期流動資金借款無法滿足公司需求。
上海銀行在得知該情況后,迅速開展盡調,在最短時間內,為中科新松及其子公司審批了合計8000萬元的2年期流動資金貸款,滿足了企業的資金及期限的需求。在上海銀行中期流貸的支持下,中科新松的銷售規模迅速爬坡,從2017年的1億多元提升至2021年的超過3億元。
據悉,上海銀行在業內首創“科創金融實驗室”模式,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領域開展產品、機制等方面的積極探索,服務細分產業;與國泰君安聯合成立“長三角科創企業聯合服務平臺”,聚焦長三角區域科創企業投貸聯動服務。為強化對上海“3+6”重點產業支持,上海銀行還與上海市科委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出專項服務方案,加大在三大先導產業、六大重點產業的布局投入。
去年10月上海公布加快打造國際綠色金融樞紐的實施意見,明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碳交易、定價、創新中心的目標。為提升金融服務能級,作為上海本地法人銀行,上海銀行去年11月發布“綠樹城銀”綠色金融品牌,迭代升級“綠色金融+”產品服務體系,落地了多項“首單”創新業務,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綠色投融資服務。自“綠樹城銀”品牌發布以來,該行綠色信貸總額增長超過120%,綠色信貸客戶增長超過170%;綠色貸款增速在全國24家主要銀行中排名前列、綠色債務融資工具承銷規模排名城商行首位。
同時,上海銀行加強自身低碳運營,于去年11月發布了中國銀行業內首個“雙碳”白皮書,明確了自身“2025年碳達峰、2030年碳中和”的目標,爭當綠色低碳的實踐者、先行者。上海銀行還作為唯一金融機構,參與起草上海市首個零碳園區評價標準。今年6月,上海銀行張江園區被市經信委批準列入上海市首批創建零碳園區名單。作為創建零碳園區的一大標志性舉措,張江園區分布式光伏項目于9月29日如期并網發電,助力全行綠色低碳發展。

2021年11月18日,上海銀行舉行綠色金融品牌發布會,用“綠樹城銀”定義金融本色,為“精品銀行”增添綠色新意,同時發布國內銀行業首部雙碳白皮書。

張江園區光伏發電。

2022年6月1日銀行網點復工。
在“大上海保衛戰”期間,上海銀行更是彰顯金融國企的使命擔當,全力支持防疫抗疫、復工復產金融服務工作。
疫情期間,上海銀行先后頒布《上海銀行普惠金融支持疫情防控行動方案》18條、《關于支持上海地區防疫抗疫、復工復產的金融服務工作方案》30條、《上海銀行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金融服務工作方案》25條等工作措施,設立1000億元防疫抗疫、復工復產專項信貸額度。
與此同時,上海銀行充分運用“上行e鏈”,高效服務小微企業。比如,為叮咚買菜上游逾700戶中小供應商累計放款25億元;圍繞保物流,提供“商車貸”服務,為全國超6萬名卡車司機、城市配送經營者等群體購買經營性用車提供金融支持超50億元,服務市民基本生活保障。
此外,上海銀行主動對接各級政府機構、產業園區、行業協會,與上海市工商聯等機構合作搭建服務中小企業的平臺,積極與各類市場主體主動溝通聯系,實時了解企業實際困難與訴求,第一時間提供合適的金融解決方案,堅持“應貸盡貸、應延盡延、能減則減、能免則免”,多措并舉為各類市場主體紓困解憂,全力支持經濟社會恢復和發展。疫情期間,該行推出無還本續貸、延期支付利息、減費讓利等多項措施,為中小微企業降費優惠超過4000 萬元,為企業減免支付手續費超過1600萬元,減免租金近1000萬元。
在上海解除全域靜態管理的第一時間,上海銀行上海地區網點“應開盡開、應復盡復”,滿足廣大客戶對金融服務的迫切需求。為保障服務平穩有序,上海銀行組織總分支行力量,在客流高峰期,每日近千名員工赴網點一線支援做好服務。在嚴格落實網點防疫各項要求同時,上海銀行高度關注客戶體驗,多措并舉做好客戶服務,包括:高峰網點適當延后關門時間、雙休日加開提供應急服務;針對老年客戶等人群,設置綠色通道或特殊服務窗口、增設愛心座椅等;及時緩解排隊長問題,通過引流至附近網點,對需要關愛的人群預留聯系方式、主動通知等方式;主動為需要關愛人群提供飲用水、扇子等防暑降溫用品等。此外,上海銀行疫情期間組織上海地區員工累計志愿服務近1.4萬人次,組建百余人“黨員突擊隊”,今年以來防疫抗疫捐贈現金和物資1600 余萬元,馳援一線防疫抗疫。
作為地方金融國企,上海銀行這十年在增進人民福祉的同時也勇擔社會責任。
除了用心服務養老金融市場,上海銀行還是上海最早開展醫療金融服務、合作醫院數量最多的銀行,并開辟綠色通道全力保障城區舊城改造、歷史風貌保護、租賃住房等城市更新項目推進。
與此同時,上海銀行落實中央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決策,響應上海市委市政府部署,自2013年起與奉賢區結對開展農村綜合幫扶,累計幫扶5000萬元;落實上海市國資委“百企幫百村”結對精準扶貧要求,與云南文山州硯山縣3個行政村結對,通過黨建聯建、志愿助學、消費扶貧、產業扶貧、綜合金融服務,支持3個結對村從深度貧困到1058戶全部脫貧,圓滿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目前,上海銀行與結對村簽訂了新一輪協議,繼續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此外,上海銀行不遺余力地支持文化事業發展,連續多年支持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海交響樂團等一批重點項目。尤其是最近五年,上海銀行在文化、教育等領域累計對外捐贈近6000萬元,為“上海文化”品牌建設持續注入“上銀動力”。近期,上海銀行還設立100億元專項信貸額度,支持文旅行業助企紓困。
立足新階段新起點,上海銀行將進一步強化國企使命擔當、砥礪金融為民初心,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努力開創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