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
摘要:單親家庭學生是班級里一類相對特殊的群體,由于家庭影響,他們容易存在缺愛、自卑、不善表達和叛逆等特點,加強對他們的心理疏導意義重大。社會、學校、教師、家長應通力合作,采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幫助單親家庭的學生實現健康、全面發展,使之最終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文章以初中學段單親家庭的青少年為研究對象,著重分析他們在學習方面的壓力,并探索幫助他們減輕壓力、提高學習積極性和綜合素養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學段;單親家庭;學習壓力;引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28-0141-04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度甘肅省“十四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初中學段單親家庭子女學業現狀調查及教育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立項號:GS[2021]GHB1553)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身心快速發展的階段,身體外形的變化,使他們產生成人感,他們對一切都不愿順從,聽不進別人的意見,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常處于一種與成人相抵觸的情緒狀態中。他們的思維獨立性和批判性顯著發展,不滿足于簡單的說教和現成的結論,但由于還不成熟,所以容易固執和偏激。此時的他們急于脫離教師和家長的管控,既想擁有完全獨立的人格,又希望周圍的人能多給自己一些關注。在這種矛盾的心理下,他們常常會出現各種不同尋常的行為。如果教師和家長不加以有效引導,他們很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進而直接影響其學習的心態和效果,尤其當他們處在單親家庭中時,這種情況會更加突出。
1.教師施加的壓力
每個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同時擁有高尚的品格和優異的學習成績,因而在實際教學中會想方設法對學生進行引導,以期他們能記住更多知識,掌握更多的技巧。然而,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基礎都不相同,所以即便教師花費很多心思和精力,也無法幫助所有學生提高成績。這時,部分教師就會表現得心急或者嚴厲。教師的出發點雖然是好的,但對學生來說,教師表現出的這種心急和嚴厲會變成一種無形的壓力,讓他們苦不堪言,甚至產生逆反或自暴自棄心理,且時間越久越嚴重。
2.家長施加的壓力
對單親家庭的學生而言,他們只能跟隨父母一方生活,或者是被監護人托付給自己的祖輩及其他親戚,所以這些學生往往承載著很多人的期望,這種期望迫使他們不得不更加努力學習。因為,所有人都在告訴他們,他們必須努力學習,必須有出息,這樣才能報答所有人。另外,還有部分家長一直在向孩子述說著自己的不容易,甚至再三強調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只有孩子好好學習才能對得起自己的付出。這種說法雖然可能成為學生學習的情感動力,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但是一旦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學生就會產生極重的負罪感,此時家長若不進行及時的安慰和引導,而是一味地展現自己的不易和抱怨,就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打擊,加重他們的心理負擔,影響他們在后續學習中的心態,致使他們學習壓力越來越大,甚至產生自我懷疑的心理,這對他們的未來發展極為不利。
3.學生個人原因導致的壓力
單親家庭的孩子通常比普通家庭的孩子更加敏感和自卑,當這些心理表現在學習中時,他們往往就會感覺壓力較大。首先,由于自卑,單親家庭的孩子在課堂上很少主動舉手發言,遇到不會的問題他們也不愿意開口向他人請教。一旦教師或同學說了不恰當的話,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就會受到強烈打擊,進而導致他們更不愿意發問,學習成績也會隨之下降。其次,單親家庭的孩子很容易受家庭瑣事的影響。初中階段的學生,心理發育還不成熟,很難做到理性地將學習與生活區分開,因此一旦在家庭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很容易深陷其中,進而出現上課走神,聽不進、聽不懂教師講的知識,學習效果可想而知。最后,很多單親家庭的學生很想為自己、為家長爭氣,想要好好學習,可是由于方法不恰當或者基礎不好等,他們并沒有取得理想的學習成績,導致學習積極性下降,并出現較大的學習壓力。
1.社會原因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青少年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尤其是初中學段的學生,他們已經開始面對升學的“抉擇”,即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進入普通高中學習,而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則要向職高分流。大部分處在這一環境下的初中學段的單親家庭學生,為了能去自己理想的高中學校就讀,通常會更加努力地學習,生怕落后于別人,不能接受自己的學習成績下降,因此每次考試都是戰戰兢兢的,擔心發揮不好影響最終的選擇。長此以往,這些學生就會產生較大的學習壓力,而學習壓力很可能會轉變為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進而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2.家庭原因
在單親家庭中,監護家長不僅擔負著養育孩子的重任,往往還承擔著家庭經濟的重擔,他們為了保證孩子的生活質量,往往會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工作中,這導致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交流較少。很多時候孩子在學習或生活上遇到困難時,都無法得到家長的有效幫助。另外,部分單親家庭孩子的父母親關系比較緊張,雙方很難真正做到共同撫養,孩子常常被當作“皮球”一樣踢來踢去,這種情況通常會給孩子更大的心理壓力,使他們常常在各種不良情緒中掙扎,很難靜下心來將全部精力放在學習上,學習成績很難理想。
3.學校原因
當前,部分學校依然十分重視升學率,因此會給教師和學生施加較多壓力,如要求教師在特定階段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并依據每次大考的成績給教師發放績效獎金等。教師為了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提高班級整體成績,不得不為他們布置更多的作業或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無論是普通家庭的學生還是單親家庭的學生,都會承擔著繁重的學習壓力。而單親家庭的學生在家庭中獲得的親情和關懷本就不夠完整,如果教師不顧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情緒變化,一味嚴格要求,就會導致該群體學生產生更多負面的、消極的情緒,從而加重學習壓力。
1.社會層面
要想讓單親家庭的學生實現健全發展,就要充分發揮社會的力量,幫助他們解決更多現實問題,從而使之能夠心無旁騖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首先,社區要做好摸底排查工作,統計好轄區內初中學段單親家庭學生的人數,并準確把握他們的家庭情況,即該學生是否還在上學,是跟著父母中的一方還是跟著自己的祖輩或其他親戚生活,家庭經濟狀況如何等,然后立足實際給予他們必要的幫助。其次,教育部門應要求初中學校為單親家庭學生建立檔案,并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的經濟幫扶,以緩解他們的經濟壓力,從而讓這些學生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學習中。最后,教育部門應當發揮監督作用,推動“雙減”政策的落實,同時要借助相關文件、派遣工作人員為學生講述“職高”和“普通高中”的異同點,使之能夠正確認識升學,并逐漸調節好自己面對社會競爭壓力的心態。
2.家庭層面
對初中學段單親家庭的學生來講,家庭環境的改善是減輕其學習壓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家長應注重改善家庭氛圍,增進親子關系,從而讓孩子在相對寬松和自由的環境中成長。例如,單親家庭孩子的父母應端正態度,明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知道自己的態度對孩子的影響,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以更加平和的心態與孩子對話,并承擔起個人的養育職責,無論有沒有監護權,都應盡自己的努力給予孩子更多關愛,讓他們明白雖然父母分開了,但對他們的愛卻沒有變。另外,家長不應該將自己的理想強加給孩子,也不能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而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能夠與他們平等對話,且要多關注孩子的身體情況、心理狀態,努力用愛來化解孩子的心結。
3.學校層面
(1)加強心理教育,幫助單親家庭學生克服心理障礙。作為教育的主陣地,學校應肩負起培養學生的重任,遵循青春期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并將單親家庭學生作為重點關注對象,做好心理健康輔導工作,以便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減輕心理壓力,端正學習態度,實現健康發展。首先,學校應專門開設心理健康課程,確保每周一次,并聘請專業的教師對該階段的學生進行心理引導,確保他們掌握更加豐富的心理健康知識,學會自我調節、合理發泄。其次,學校還要設立“線上+線下”的心理輔導室和發泄室,為學生提供宣泄的場所,便于他們排解不良情緒,避免出現心理問題。最后,學校還要鼓勵各班的班主任老師多多關注班級中的單親家庭學生,定期與他們談話,了解他們的困難,并給予必要的幫助。這樣一來,單親家庭的學生會得到更加科學的指導,這有助于改善他們對待學習的態度,緩解他們的學習壓力。
(2)改進教學方法,貫徹落實新課改理念。
第一,使用情境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性。首先,在實際教學中,各學科教師應靈活運用情境教學模式,把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形象,不斷降低學生理解難度,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其次,教師可以在講課時創設生活化情境,即將所教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一方面可以學生熟悉的事物引導學生將未知轉化為已知,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了解知識與生活的關系,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最后,教師還可以在教學期間構建音頻、視頻情境,從而營造良好的氣氛,讓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進行思考和分析,同時調動他們的多個感官,使之將相關信息融合起來,不斷發散思維,進而更加高效地理解和吸收知識。
第二,鼓勵合作學習,引導學生展現自我。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要結合初中學生的發展特點,為其提供合作學習機會,以此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和探索過程中,同時讓學生在展示自我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就感,樹立學習自信心,并通過有效互動積累豐富的學習經驗,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從而順利提高學習能力,緩解學習壓力。
第三,堅持分層教學,滿足學生學習需求。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閱歷和學習基礎,學習能力也不盡相同,所以在指導他們學習時,教師應根據分層教育理念,滿足學生多元學習需求,尤其要關注單親家庭學生的學習水平,給予他們針對性輔導,從而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學習壓力,促進他們良性發展。例如,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關注班內所有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科學劃分為A(優秀)、B(中等)、C(困難)三個層級,同時要特別關注單親家庭學生所處層級,然后設計針對性教學方案,以此引導學生高效學習。這樣的教學設計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促使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在設計課后作業時,教師也要從數量、難度上進行區分,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拿到適合自己的作業。
第四,合理搭建應用平臺,運用理實結合原則。初中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時,要關注實踐應用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將理論指導和實踐探索環節結合起來,以便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使之更加快速地吸收知識,更加充分地掌握應用知識的方法,從而有效提升學習效果。例如,在實際教學中,首先,教師要從多個維度引導學生分析理論知識,確保他們理解知識內涵和形成過程。其次,教師要及時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應用的機會,并使之在此期間獲得更多靈感,主動創新和創造。最后,教師還要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讓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運用知識解決問題,以此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使之將碎片化信息整合起來,得出更為完善的結論。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探究意識,還可以將復雜、枯燥的知識轉化為具體可感、豐富有趣的內容,以此有效增強學生的感性認知,促使學生將所學內容串聯起來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從根本上提升學習質量,有效降低學習壓力。
(3)開展激勵評價,喚醒學生學習動機。針對單親家庭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重實施激勵評價策略,以便觸發他們的積極情感和心理,并促使他們將其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從而形成良好的心態,潛移默化地減輕學習壓力。首先,教師要善于發現單親家庭學生的閃光點,如勤奮踏實、細心友善等,并抓住機會多表揚他們,使他們成為其他人學習的榜樣,以此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其次,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多提問單親家庭的學生,并根據他們的表現尋找激勵評價的切入點,如有些單親家庭學生學習很努力,但是成績無法提升,那么教師就可以趁著評價的機會對他們進行點撥:“這些知識你都很熟練了,而且在回答問題時非常放松,自信一點,以后在考試的時候就用這種心態,你一定可以克服障礙的。”還有的單親家庭學生缺乏學習動力,那么教師在點評時就可以這樣說:“你很優秀,稍微努力就能取得這么大的進步,照這樣發展下去,你一定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這種激勵性評價,可以有效激發單親家庭學生的自信心,促使他們樹立學習目標,改善學習態度,有效緩解學習壓力。
(4)密切家校聯系,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在培養單親家庭學生健康心理,幫助他們減輕學習壓力時,學校還要充分發揮作用,與家長建立密切聯系,確保實時共享信息,以便迅速發現學生的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案,以助力學生全面發展。首先,學校要為單親家庭學生的家長建立起“綠色溝通渠道”,這也需要班主任教師的參與,以便及時交換學生信息,針對相關問題提出合理意見。其次,學校還要要求班主任每個學期到單親家庭學生家家訪,與家長面對面交談,分享彼此知道的信息,這有利于班主任教師制定更科學、全面的育人方案,并為家長提供科學的教育建議。這還有利于增進單親家庭家長對孩子的了解,促使他們主動反思自我,改善自己對孩子的態度,并根據孩子的情況適當放低對孩子的要求,以免給孩子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和學習壓力。最后,教師可以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為其提供建議,讓其嘗試用“留言本”的方式與孩子交流,這既可以避免雙方面對面溝通時的尷尬,又可以讓彼此敞開心扉,更加勇敢地表達對彼此的愛,從而有效拉近親子關系,讓單親家庭學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關懷,進而以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生活中的挫折,由此有效減輕學習壓力。
總而言之,單親家庭的青少年是一個十分特殊的群體,他們比普通家庭的學生更需要關心,也比普通家庭的學生更想出人頭地,所以在實際學習和生活中面臨的壓力也比普通家庭學生更大。為了切實幫助單親家庭學生解決問題,使之全身心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并能夠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果,社會、家庭和學校應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家庭氛圍以及校園環境,使他們能夠放下壓力,以更加輕松的心態去學習,從而為他們的未來良好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永保.單親家庭學生自尊與人際關系困擾的相關性實證研究[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1(03).
[2]吳惠珍,高步剛,解萍.重塑單親家庭人格障礙學生健康人格措施探析[J].滁州學院學報,2019(02).
[3]王永保,許靜.單親家庭學生人格與主觀幸福感關系實證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9(03).
[4]黃小云.單親家庭學生的情感教育方法探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02).
[5]王欣燕.論單親家庭初中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3).
[6]王欣.單親家庭學生教育管理措施和對策[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01).
[7]徐善鳳.點亮心靈的燈———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問題及其教育策略[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0(03).
[8]高敬軍.談學校如何教育和管理單親家庭的學生[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3).
Discuss on the Study Pressure of Single Parent Student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its Relief
Wang Cheng
(Wuwei No. 26 Middle School,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 China)
Abstract: Single parent students are a relatively special group in the class.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ir families, they are prone to lack of love, inferiority, poor expression and rebell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ir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he society, schools, teachers and parents should work together to adopt various effective methods to help students from single parent families achieve healthy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o that they can eventually become qualified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teenagers from single parent famili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ir pressure in learning, and explores strategies to help them reduce pressure, improve their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single-parentfamily; learningpressure;guidance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