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姜鑫 矯筱蔓 陳權



【關鍵詞】UPLC-MS/MS;中藥制劑;非法添加;抗組胺類藥物
中藥凝聚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智慧,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受患者的青睞[1-2]。近年來,一些不法商家為了謀求利益,在中藥制劑中非法添加化學藥品的情況時有發生[3-4]。這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甚至可能會危害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5-6]。因此,國家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頒布了一系列針對非法添加的補充檢驗方法。目前,已報道的抗組胺類藥物的檢測方法多為液相色譜法[7-9]和液質聯用法[10],但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三重四級桿質譜(UPLC-MS/MS)法以其專屬性強、靈敏度高等優點廣泛應用于中藥制劑中非法添加的檢測[11-15]。本文選取13 種常用的抗組胺類藥物,采用UPLC-MS/MS法建立中藥制劑中非法添加的抗組胺類藥物的檢測方法。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曲吡那敏、溴苯那敏來自LGC公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地氯雷他定、異丙嗪、阿司咪唑、賽庚啶、羥嗪、西替利嗪、氯丙嗪、特非那定、氯雷他定來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
甲醇為色譜純;甲酸、甲酸銨均為質譜級;水為超純水。中藥制劑樣品均為市售樣品。
1.2 儀器與設備
XEVO TQ超高效液相色譜儀串聯三重四級桿質譜聯用儀(美國Waters 公司);XPE205DR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尼多儀器有限公司);Milli -Q Advantage A10 超純水儀(美國Millipore 公司);AS3120A超聲清洗器(天津奧特賽恩斯儀器有限公司)。
1.3 實驗方法
1.3.1 色譜條件
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 色譜柱(2.1 mm×150mm,1.7 μm);柱溫:35 ℃;流動相A 為10 mmol/L 甲酸銨-0.1%甲酸水溶液,流動相B 為甲醇,梯度洗脫(0~2 min,45%B;2~8 min,45%~60% B;8~12.5 min,60%~75% B;12.5~13min,75% B~95% B;13~16 min,95% B;16.5~20 min,45% B);進樣體積:1 μL。
1.3.2 質譜條件
離子源:電噴霧離子(ESI)源;掃描方式:正離子掃描;檢測方式:多反應監測(MRM),毛細管電壓:4.0 kV;脫溶劑氣溫度:400 ℃;脫溶劑氣流速:800 L/Hr;錐孔氣流速:50 L/Hr;碰撞氣流速:0.15 mL/min。
1.3.3 對照品儲備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各對照品約10 mg,分別置于10 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定容,配制成質量濃度約為1 mg/mL的對照品儲備液。分別精密吸取各對照品儲備液適量,用甲醇稀釋,配制成1 μg/mL的混合對照品溶液。
1.3.4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樣品約1 g,精密稱定,置50 mL 量瓶中,加入甲醇45mL,超聲提取10 min,放冷至室溫,加甲醇定容至刻度,混合搖勻,經0.22 μm濾膜濾過,作為供試品溶液。
2 結果與分析
2.1 色譜條件的優化
分別考察水、0.1%甲酸水及10 mmol/L甲酸銨-0.1%甲酸三種水溶液作為水相的分離效果。結果發現:水相為純水時,部分色譜峰峰型較寬,拖尾嚴重;當體系中加入酸時,可增加各組分的響應,峰型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部分組分保留時間過短;使用甲酸銨-甲酸體系作為水相,可明顯抑制拖尾現象,且保留時間合適。分別考察甲醇和乙腈兩種溶劑作為有機相的分離效果,結果表明兩種溶劑的分離效果相差不大,考慮到供試品溶液的提取溶劑為甲醇,故采用10 mmol/L 甲酸銨-0.1%甲酸水溶液和甲醇作為流動相。
2.2 質譜條件的優化
采用100 ng/mL的混合對照品溶液以流動注射的方式進行質譜條件的優化。正離子模式下采用一級質譜掃描方式進行母離子掃描,確定各組分的準分子離子峰,并對錐孔電壓進行優化;對待測物的分子離子進行子離子全掃描,并對碰撞能量進行優化,選取豐度最強的碎片離子作為定量離子,次強的碎片離子作為定性離子,不同組分質譜分析條件見表1。
2.3 樣品前處理的選擇
試驗通過比較不同的提取溶劑(甲醇、乙腈),不同溶劑質量分數(50%、75%、100%)以及不同超聲時間(5 min、10 min、15 min)對加標樣品的提取效率進行考察。結果表明,超聲時間延長對提取效率的影響不大,但隨著提取溶劑中有機相比例減少,提取效率稍有降低;甲醇和乙腈的提取效率相差不大,由于對照品是用甲醇溶解,故選擇甲醇作為提取溶劑超聲10 min。
2.4 方法學考察
2.4.1 專屬性試驗
取混合對照品溶液(10 ng/mL)按“1.3.1”和“1.3.2”項下的色譜條件和質譜條件進樣、測定,色譜圖見圖1。取不含任何化學成分的中藥制劑按“1.3.4”項的方法處理并測定,陰性樣品色譜圖上均無干擾。
2.4.2 標準曲線及線性范圍
用甲醇將混合對照品溶液稀釋成一系列質量濃度(ng/mL)分別為2、5、10、20、50 的線性溶液,進樣分析,以濃度為橫坐標,定量離子對峰面積為縱坐標,進行線性回歸,結果表明,各組分在其線性范圍內,質量濃度與峰面積均有良好的線性關系,相關系數(r)均大于0.999,見表2。
2.4.3 檢出限和定量限
取混合對照品溶液,用甲醇逐級稀釋后進樣分析,按信噪比為3(S/N=3)計算檢出限(LOD),按信噪比為10(S/N=10)計算檢定量限(LOQ),結果見表2。
2.4.4 加標回收試驗
以不含任何化學成分的中藥制劑為基質,采用3 個質量濃度(2.5、5、25 ng/mL)添加混合對照品溶液,按“1.3.4”項下方法處理并測定,計算不同組分的加標回收率,結果表明,各組分的加標回收率在91.1%~101.3%之間,RSD均小于5%,見表3。
2.4.5 精密度試驗
取混合對照品溶液(10 ng/mL),連續進樣6 次,計算峰面積的RSD,結果表明,各組分的精密度RSD均小于2.5%,見表3,說明儀器具有較好的精密度。
2.4.6 穩定性試驗
取加標回收試驗樣品溶液(5 ng/mL),在配制后分別放置0、2、4、8、12、24 h,進樣測定,計算各組分含量的RSD,結果表明,各組分的穩定性RSD均小于5%,見表3,說明供試品溶液在24 h 內穩定。
2.4.7 樣品測定
按擬定的含量測定方法,對10 批市售中藥制劑進行測定,均未檢出上述組分。
3 結論
本研究基于UPLC-MS/MS技術,建立了13 種抗組胺類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所建方法前處理方法簡單、準確、靈敏,專屬性強,分析時間短,可用于中藥制劑中非法添加抗組胺類組分的檢測,可為藥品監管部門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