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振華
(甘肅省臨夏州和政縣陳家集鎮畜牧獸醫站,甘肅 臨夏 731200)
大腸桿菌是一種條件性致病菌,當環境條件較差、飼養管理不善、發生應激等情況下,雞群體質變差,大腸桿菌就會趁虛而入使雞群發病。本病復發率高,可引起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不同品種、性別和日齡的雞群對大腸桿菌均比較敏感,成雞表現腸炎和關節炎、腦炎、眼炎等,致使雞群生長不良、生產性能下降;雛雞表現氣囊炎、急性敗血癥、卵黃囊炎和臍炎等癥狀,因體質弱小受到的危害更大。本文將雞大腸桿菌病的防治措施進行探討,供廣大養雞朋友參考。
一般育雛期的雞感染大腸桿菌后容易發生急性敗血癥,雛雞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較差,往往不會表現任何癥狀突然死亡;有的雛雞精神不振、閉眼縮頸、羽毛凌亂、食欲下降或停止采食,腹瀉、糞便呈黃白色,泄殖腔周圍沾滿污濁糞便。剖檢病死雛雞看到典型的包心包肝癥狀,即心臟和肝臟周圍覆蓋一層白色纖維素樣物質,氣囊混濁發生炎癥,病情嚴重時氣囊和肺臟粘連在一起。
育雛早期感染大腸桿菌后,通常表現臍帶閉合不嚴,周圍顏色發青、腹部腫大發硬,剖檢可見卵黃吸收不良,卵黃顏色呈黃綠色。這種癥狀大部分是感染大腸桿菌造成的。
雞感染大腸桿菌后,有的呈慢性經過,關節腫脹,身體局部溫度較高,行走不便、跛行,呆立角落等;剖檢可見關節腔蓄積大量粘液。有的病雞頭部腫脹,按壓有波動感,伴隨眼睛微閉、采食和飲水下降,逐漸消瘦;剖檢皮下有膠凍樣物質。
雞群感染大腸桿菌病后期就會發生眼炎。這是大腸桿菌入侵眼睛后引起的炎癥,可看到眼睛角膜混濁、積液增多、眼球呈灰白色,大部分是單眼發炎,個別情況下是雙眼發炎,甚至引起病雞失明,最終無法采食和飲水而死亡。如果大腸桿菌入侵雞只腦部后可以引起腦炎,病雞出現神經癥狀,縮頭閉眼,停止采食和飲水,大多情況下發生腦炎后無法治愈,最后衰竭死亡。
發病雞只發生嚴重腹瀉,糞便稀薄呈白色,泄殖腔周圍被糞便污染。剖檢可見腸道粘膜腫脹、出血,腔腸內蓄積大量黃綠色粘液,腸壁外翻不明顯,失去彈性。
雞群感染大腸桿菌后,出現的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容易與下面幾種疾病發生混淆。例如雞群感染雞白痢、葡萄球菌、禽霍亂、關節炎、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在癥狀和病變方面和大腸桿菌病非常相似,獸醫人員需要依靠自身豐富的臨床經驗,結合實驗室診斷方法對病情做出確診。
在雛雞入舍后,選擇敏感、低毒、廣譜抗生素作為開口藥,在育雛前4 d添加在飲水中能夠很好地預防雛雞大腸桿菌病。根據病情輕重,按照獸醫指導和藥物使用說明增減用量,保證飲水中藥物濃度和用藥時間,讓雛雞盡快攝入機體,對預防雛雞大腸桿菌病非常有利。
病原隨糞便排出體外,可污染環境中的飼料、空氣或飲水,健康雞通過呼吸道、消化道、肛門及皮膚創傷等途徑感染大腸桿菌發病。建議制定合理的消毒程序,定期清理糞便,清掃雞舍,用火堿溶液對地面和墻壁進行消毒,使用碘制劑、氯制劑對雞群進行噴霧消毒,可以殺滅或減少環境中的大腸桿菌。對飲水系統進行定期消毒處理:每周徹底清洗水箱,對飲水管道進行沖洗和消毒,防止形成生物膜,減少大腸桿菌對飲水造成的污染,降低雞群攝入大腸桿菌的風險。
根據雞群生長和體重情況,隨時進行轉群或擴欄,保證雞群飼養密度合理,避免飼養密度過高導致弱雛體質下降,增加感染大腸桿菌的幾率。根據環境變化隨時調節雞舍溫度和濕度,減少溫度變化較大給雞群帶來的冷應激或熱應激。在接種免疫、轉群或更換飼料過程中,可以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來減緩各種應激給雞群帶來的影響。
長時間、大劑量使用抗生素治療大腸桿菌病,容易使大腸桿菌產生耐藥性,而且使機體免疫力下降,極易發生支原體、沙門氏菌等混合感染,增加治療難度。建議選擇磺胺類、強力霉素、慶大霉素、青霉素、恩諾沙星等抗生素進行治療,一般治療效果良好。如果發生混合支原體病,可以結合使用泰樂菌素或阿奇霉素等藥物,能夠更好地控制病情。使用復方中草藥來治療大腸桿菌病,不容易產生耐藥性,在禽產品中也不易有藥物殘留,能夠起到良好的抗菌消炎的功效,但中藥治療起效慢,因此在臨床上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雞大腸桿菌病,在實踐中治療效果很好。通常情況下可以將藥物添加在飲水或飼料中進行治療,對于病情嚴重的雞群可以采取肌肉注射給藥,能夠幫助病雞盡快康復。
大腸桿菌在環境中廣泛存在,長期的濫用藥物使大腸桿菌耐藥性增加,且不同菌株對同一種藥物的敏感程度受用藥劑量、用藥時間、間隔時間、反復使用同類藥物等影響表現出明顯差異。所以在治療雞大腸桿菌病時,需要提前做好藥敏試驗,選擇高度敏感藥物防治。一般預防給藥最少需要3 d時間,治療給藥需要4 d以上時間,避免用藥療程過短和頻繁更換藥物而影響治療效果。
在養雞生產中不可避免受到大腸桿菌病的困擾,為了減少損失,以防為先。日常生產中需要加強飼養管理,給雞群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和飼料營養,提高雞群體質和抗病力,避免其它疾病繼發或誘發感染大腸桿菌病;同時增強責任心,每天認真觀察雞群精神狀況、糞便形狀和呼吸道情況,預防雞群感染呼吸道疾病或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