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 璞 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普分會委員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1 回:“咱們奶奶萬金之體,勞乏了幾日,黃湯辣水沒吃,咱們只有哄他歡喜的,說這些話做什么?”
泛指飲食。
成語是漢語的精華,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蘊含著寶貴的文化財富,具有極強的表現力。成語中,形容飲食味道的詞有很多,而“黃湯辣水”就比較有特點,一個“辣”字給了人最直觀的感受。在人生的味道里,當屬“辣”味最為刺激,火辣的口感,帶給口腔與舌尖重重一擊,順著喉嚨,炙熱地奔向胃里。
辣椒之所以辣,是因為它含有一種名為辣椒素的成分,辣椒素是一種含有香草酰胺的生物堿,當人吃下辣椒,辣椒素會和人體的感覺神經相結合,向人體傳遞一種灼熱感,所以吃辣的時候會有一種被灼燒的痛感。有趣的是,這種灼熱的感覺會讓大腦誤以為機體受到損傷,釋放出一種人體自身的止痛物質——內啡肽,內啡肽會讓人產生愉悅、歡欣的感覺,這也是很多人吃麻辣火鍋時,火鍋越辣就越想吃,越吃越爽,越爽就越想吃辣的原因。
隨著冬天的來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通過吃辣驅寒。相傳東漢末年,名醫張仲景曾用“祛寒嬌耳湯”為冬季耳朵生凍瘡的百姓治病,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里煮熬,煮好后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后分給患者服用。每人兩只嬌耳,一碗湯,療效顯著。后來,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偏食,這也成了一道經典的養生美食。


中醫認為,辣椒性溫,味辛,入脾、胃經。有健脾胃、祛風濕等功效,主治消化不良,寒性胃痛,風濕痛,腰肌痛等病癥。因此,辣椒在醫學上被譽為“紅色藥材”。辣椒辛溫,能夠通過發汗而降低體溫,并緩解肌肉疼痛,具有較強的解熱鎮痛作用。很多人喜歡吃飯的時候吃些辣椒,是由于辣椒強烈的香辣味能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加食欲,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辣椒還有降脂減肥的作用,辣椒所含的辣椒素,能夠促進脂肪的新陳代謝,防止體內脂肪積存,有利于降脂減肥。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中心夏公旭副主任中醫師介紹,雖然吃辣很過癮,且有一定的好處,但有時食用辣椒會影響很多中藥的療效。服用中藥者,在飲食方面應稍加清淡,不能吃辣椒和一切含有刺激因素的食物,否則會引起病癥復發。慢性膽囊炎、膽石癥、胰腺炎患者也不宜多吃辣椒,辣椒素的刺激,會增加胃酸分泌,胃酸多了可引起膽囊收縮和膽道口括約肌痙攣,造成膽汁排出困難,誘發膽囊炎、膽絞痛及胰腺炎等疾病,此類病癥的患者應多吃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忌食蘿卜、辣椒、洋蔥等刺激性強的食物。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患者因為本身就心率較快,食用辣椒后更會使心跳加快,所以不要多吃辣椒。
“沒有錯誤的食物,只有錯誤的飲食習慣。”對于愛吃辣的中老年人,以下3 點可以讓你既飽口福,又有利健康。
想吃辣時,可選擇鴨肉、蝦、鯽魚、苦瓜、百合、苦瓜、蓮藕等有滋陰、降燥、瀉熱功效的食物為主料進行烹調。起到“中和”作用,健脾胃的同時減少刺激。
辛辣食物性熱,會生火燥肺;而酸主收斂,酸甘化陰,可滋陰潤燥。醋中的醋酸還可與辣椒素中和,降低辣味,減少對身體的刺激,緩解上火。吃辣后,吃點酸味水果也有同樣的功效。酸味水果中,含有的鞣酸、膳食纖維等,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胃腸蠕動,滋陰潤燥。山楂、柚子、橘子等水果都是不錯的選擇。
雜糧粥、玉米、紅薯、山藥等粗糧和薯類富含膳食纖維,而且B 族維生素、鉀、鎂等營養素含量也比一般的精白米面高,可有效緩解吃辣引起的燥熱、上火等癥。